著名思想家盧梭說過:既不能說一種性別與另一種性別完全不同,又不能說兩種性別完全一樣,也不能說某種品質完全為某種性別所特有。男性和女性在多大程度上具有這些品質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在培養男孩和女孩時的目標、方法和途徑方面,也要有所區別。
男孩和女孩在生理上的發育很早就表現出了差異。男孩一天所消耗的能量略比女孩高,他們的體能也不一樣,男孩通常會跑得比較快,也有很好的臂力。而女孩則有比較好的平衡感。男孩喜歡的游戲通常比女孩更緊張刺激,他們喜歡打打鬧鬧的游戲,女孩則喜歡玩那些有關生活的較為平靜的游戲,比如“過家家”等。
如果問一個女孩的理想是什么,女孩的回答一般都是醫生、老師、芭蕾舞演員等,而男孩的一般都會說想成為宇航員、飛行員、科學家、警察等。孩子所向往的職業與他們的性別關系密切。
在成人眼中,女孩更依賴成年人,而男孩則具有很大的攻擊性和獨立性。
男孩與女孩這些與生俱來的差異,使家長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如何才能促進不同孩子的心理發展?雖然孩子將來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先天的因素,但是教育所發揮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少家長都認為對男孩和女孩的教育是一樣的,事實上這是不正確的。當男孩遇到煩心的事情時,父母要和孩子多多進行交流,而女孩不開心時,則需要父母給孩子更多的安慰。在家庭中,女孩總是會比男孩得到更多的溫暖、關懷和鼓勵,受到家長更多的表揚,而男孩則會受到更多的懲罰。由此可見,在對待男孩與女孩的教育問題上,“一視同仁”的教育是不可取的,家長需要根據他們的性別特點,尋找最適合的教育方式,具體有以下幾種。
1.父母分別做男孩、女孩的偶像
一般來說,母親對女孩性格的形成所產生的影響是最大的,而父親則會對男孩性格的形成產生重大的影響。
有的媽媽喜歡亂發脾氣,總是無法克制心中的怒火,動不動就對家人大喊大叫,給家庭帶來一種不和諧的因素。而有的媽媽則非常親熱,對丈夫很尊重,對孩子體貼入微,讓家庭充滿了祥和的氛圍。在兩種不同的環境中成長的女孩肯定也是不同的,由第一個媽媽教育出來的女兒將來肯定無法把家庭照顧得細致周到,而第二個媽媽教育出來的女兒日后一定會成為一個好媽媽,她會給家庭帶來一種寬大友愛的氣氛。
同樣的道理,如果作為父親總是逃避對家庭的責任,粗暴且冷漠地對待家人,男孩在這樣的父親影響下,長大之后也會具有這些特點,無法成為家庭的頂梁柱。如果父親在家中的角色扮演得很好,主動承擔家庭中的責任,在這樣的父親的影響下,男孩在將來必定會成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當然,母親對兒子的影響,父親對女兒的影響也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因為它們同樣重要。母親那種鮮明的女性氣質同樣有助于男性氣質的培養,父親的那種男性氣質則會對女兒女性氣質的培養有所幫助。所以,父母雙親對子女的影響都是不可缺少的。
2.分配給男孩女孩不同的家務勞動
父母在給孩子安排家務勞動的時候,一定不能忽略孩子的性別差異,對于男孩來說,可以讓他們干一點力氣活,女孩則可以幫媽媽擇擇菜、洗洗碗、擺擺餐具等。
媽媽可以讓女兒和自己一起來做飯,還可以教她學一點針線活,教她學會發現自己身邊美好的事物,并盡量地把美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來。在和與女孩一同勞動的過程中,媽媽要讓女孩懂得愛護小動物和植物,讓女兒學會用溫和的方式來處理問題。
而對男孩來說,家長可以讓他做一些如到沒開燈的房間幫自己拿東西、讓他幫媽媽提東西、幫爸爸修理椅子等這樣的活動。在教育男孩的過程中,家長要知道他是未來的男子漢,日后會成為家庭的支柱,因此不能嬌慣他,要給他展示意志和勇氣的機會。
根據女孩的特點因材施教
我們都知道,嬰兒的性別取決于母親的X染色體是同父親的X染色體還是Y染色體的相遇。這兩種小小染色體的結合將決定這個孩子是女孩還是男孩。
在母親懷孕的前6周,幾乎無法看出女性胚胎與男性胚胎的區別。胎兒的性器官在懷孕的第7周開始發育。由于性器官的發育不同,所以嬰兒出生時的性別就很容易分辨了。那么,除了這一點外,男孩和女孩的區別還有其他的嗎?
根據兒童專家的觀點:“一直到3歲之前,女孩和男孩之間都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的身長和體重的成長曲線幾乎相同。3歲之后,同齡的男孩比女孩一般會高1~2厘米。體重也會比女孩重600~700克?!敝詴a生這種差別,是因為男孩體內分泌的睪丸素加速了男孩身體發育的速度。同樣也是由于這種激素的存在,男孩和女孩的行為也表現出差異性。有研究發現,男孩比女孩更需釋放自己的能量。
根據最新的醫學成像技術,男人和女人(嬰兒也不例外)使用大腦的方法是不同的,大腦活動的優勢區域也是不一樣的。比如,如果說女孩在語言方面更強的話,男孩的空間識別能力可能會優于女孩。
這是什么原因呢?有專家認為可以從激素分泌方面來尋求答案。因為對胎兒性器官發育發揮作用的激素,同時也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它往往會激活某些神經元的連接,同時使得其他神經元的連接受到抑制。簡而言之,男孩和女孩的大腦存在著很大的差別。
既然一個嬰兒是男是女是由染色體的不同而決定的,那我們為什么還會提出“怎么成為女孩或者男孩”的疑問呢?其原因在于染色體只能決定嬰兒的生理性別,而在后天的成長過程中這個孩子更具有男孩特征還是女孩特征,則更多地是由父母的撫養與教育方式來決定的。
其實,這一點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經為科學家所認識了。1957年,3位美國科學家跟蹤了105個嬰兒的成長。這些嬰兒出生后,人們不能根據外部的生殖器官來對他們的性別做出判斷(由于染色體或激素分泌異常,會出現這樣的現象)。結果如何呢?這些嬰兒完全是根據父母的培養方式來確定自己的性別角色的。
我們在生活中??梢钥吹?,如果用培養女孩的方式來培養一個男孩,那他長大后的言談舉止就會有女性化的趨勢。同樣的道理,如果把一個女孩當成男孩來教育,那么她的行為也會變得像個男孩。這表明,教育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盡管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我們大力倡導男女平等,然而,用完全相同的教育方式來培養不同性別的孩子是根本行不通的。父母對孩子的養育方式、傳遞給孩子的信息以及對他們的期望,要視孩子性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所以,養育孩子時,不同性別孩子的養育方式也是不同的。那么對于女孩,父母該如何養育呢?
1.女孩要富養
俗話說“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對女孩就要優待一些,也就是“嬌養”一些,但絕不能“嬌生慣養”。在家庭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吃、穿、用都要講究一些。這樣會讓孩子的心理更加健全,使她對這些東西不會要求更多,因為這些她全都擁有了,所以不會看到其他孩子的東西而總是想要。事實表明,女孩長大之后,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與人友善、胸懷大度、個性獨立、淡泊名利、藐視“權貴”等這些品質,都離不開幼兒時期的“嬌養”。
2.多和女孩進行語言交流
女孩天生就是語言家,生來就具備語言天賦,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很好的傾聽者和交流者。女孩開口說話比男孩要早,而且很早就能說出比較復雜的句子。到兩歲的時候,一般女孩可以運用比男孩多一倍的詞語。所以,在嬰兒時期,父母就要有意和女孩進行語言交流,以此來訓練女孩的語言表達能力。
3.多一些鼓勵
男孩子一般都喜歡打打鬧鬧、探索新奇,女孩子則不同,她們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他人的身上,所以女孩子的心思相對來說更為細膩。她對父母的看法會很在意,同時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所以在這方面父母要多給予鼓勵與保護。
4.多一些運動
女孩的身體健康同樣也是很重要的,看似粗魯、大強度的游戲對于女孩子來說,也不失為一個強健體魄的好方法,因此,不要過分地保護她們。攀爬、跑跳都是提高協調能力不錯的選擇。當然,在游戲中,一定要注意安全,如果女孩想從五層臺階“飛”下去,要堅決告訴她“不行”,可以這樣對她說:“五層看起來太高了,我們先從兩個臺階開始,你是最棒的,一定能行!”,這樣就可以讓她感覺到你對她的能力是充滿信心的。
嬌養女孩,但不等于嬌生慣養
嬌養與嬌生慣養這兩種教育是完全不同的。嬌著養是給女孩的真正而理智的愛。而嬌生慣養則是一種溺愛,對女孩來說無異于一種“毒品”,盡管看起來十分香甜,但實質上卻像毒品一樣,對女孩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
在現代社會中,很多父母都對自己的女兒嬌著養。有的父母可以很好地運用這種方式,可以做到嬌養有度,對女孩的不合理的要求敢于說“不”。然而,有的父母卻有一種錯誤的觀點,認為嬌養就是要嬌生慣養,無論什么事情都要順著女孩,這是一種很可怕的想法,對女孩的成長也是非常有害的。父母對女孩嬌生慣養通??梢詮囊韵聝蓚€方面表現出來。一種是視女孩為掌上明珠,處處姑息遷就,盡最大可能地滿足女孩的愿望和要求,對她百依百順。在有的父母看來,只要無限地滿足女孩的物質需要,就是給予女孩無限的愛,而實際上,這種愛是不理智的。另一種是不讓女孩接觸她力所能及的事,不注重培養女孩的獨立性,無論什么事情都為女孩打算好,不讓她承擔任何家務勞動,父母為她包辦一切。這種做法無形中使女孩喪失了能力發展的機會,降低了她的獨立性與自信心,限制女孩的自我發展。
嬌生慣養的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讓女孩的心理在日后不能得到很好的發育。女孩由于受到父母的溺愛,慢慢就會養成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定式,進而變得“刁蠻”、“任性”、“拔尖強上”,并形成偏執的人格,不能克制自己,也無法尊重他人。此外,父母對女孩的嬌生慣養,還會使她失去親力親為的機會,這樣女孩難免會變得懦弱、膽小、嬌氣,經不起挫折,受不得委屈。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家長們動不動就說,身為父親和母親,一切都以孩子為出發點,一切都是為孩子著想,可以為他犧牲一切,甚至可以將自己的幸福置之度外。這實際上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可怕的禮物了。嬌生慣養是父母為女孩種下的一粒有毒的種子。”
嬌生慣養的女孩,在面對失敗、挫折、意外打擊時的心理承受力一般都很差。從表面上看,這種女孩個性張揚,其實她們的內心非常脆弱,不堪一擊,表面上是一只完好無缺的蛋殼,但稍微一捏就會變成碎片,這在心理學上,正是所謂的“蛋殼效應”。一旦沒有了父母的保護,這種女孩就很難適應艱難的環境,受到一點挫折就會承受不了。
嬌生慣養如同洪水猛獸一般吞噬著女孩的意志力、抗挫折力、勤勞節儉和溫厚孝順的美德、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獨立自理的能力,對女孩的成長構成嚴重的影響。教育家克魯普斯卡姬曾經說過:“父母僅僅簡單地給孩子愛是不夠的,還要學會如何愛他們?!彼裕改敢欢ㄒ獙W會科學地養育女孩,做到愛之深而不溺,愛之熱烈而理智。具體來說,父母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
1.對女孩尊重有度
在處理與女孩的關系時,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要成為女孩的知心朋友,也要成為一名嚴格的長者,只有合理拿捏其中的分寸,才能教育好女孩。
彤彤的爸爸擁有很新的教育觀念,他和女兒如同朋友一樣親密無間。他的做法是讓女兒直接稱呼自己的名字,許多事情都要詢問彤彤的意見,而且還盡量采納她的意見。他始終覺得,只有這樣做才能表示自己對孩子的尊重。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才幾歲的彤彤因此變得格外任性,一切唯我獨尊。
當彤彤的爸爸對此有所認識的時候,父女之間的沖突已經達到了無法化解的程度。有一次,兩人之間的沖突又爆發了,最后爸爸實在忍無可忍,抓住彤彤出手打了她。彤彤立刻哇哇大哭起來,因為她搞不明白,為何平日里與自己親如朋友的爸爸,突然變得如此兇狠,竟然會動手打自己,她感覺自己受到了莫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