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樓夢金瓶梅合璧賞讀
- 劉心武
- 3673字
- 2024-06-26 13:40:36
仙氣的林黛玉追求高層次的安全感
上面講到了《金瓶梅》里的李瓶兒,她一生都在不斷地尋求安全感,經過一番曲折以后嫁給了西門慶,終于獲得了安全感。從此以后,她的生活態度、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她在吳月娘和西門慶的幾個小老婆面前,盡量地退讓包容,還不斷地自我凈化。她后來有一個什么優勢?她為西門慶生下了一個男孩子,這在那個社會是不得了的事,吳月娘也好,其他幾房小老婆也好,都沒有為西門慶生育。
當時西門慶度過了政治危機,而且花錢買到了官。前面說了,他這個副提刑官職,相當于地方上的一個公安局副局長,他很得意。李瓶兒給他生的兒子,就取名為官哥兒。西門慶成了財迷加官迷了。后來府里面這些小老婆之間的矛盾沖突,特別是潘金蓮和李瓶兒的沖突,造成了官哥兒的死亡,李瓶兒也得了不治之癥,奄奄一息。
故事寫到在那樣的情況下,西門慶竟然和李瓶兒之間出現了超越肉體關系的愛情升華。但是,李瓶兒最后的結局是悲催的,她最后走形了,散發出不雅氣息,雖然這個時候她得到了西門慶的真愛,但也挽救不了她的生命,悲慘地死掉了。
《紅樓夢》里面的林黛玉按說跟李瓶兒沒有可比性。前面說了,李瓶兒的一生充滿了市井氣、庸俗氣,她人性當中有陰暗的一面,導致她甚至于還潑水休夫,把親自招贅的蔣竹山下狠手攆走了。她到了西門府以后,對西門慶低聲下氣,以個人尊嚴去換取一個作為小老婆的穩定的家庭地位。通過給丈夫生兒子,她更大大提升了自己在丈夫心目當中的地位,但到頭來這個兒子沒保住,自己也得了不治之癥死掉。這是一個典型的市井婦女。林黛玉和她不一樣,根據書里交代,她是仙女下凡,是天界的西方靈河岸三生石畔的一株絳珠仙草,后來經天上赤霞宮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修成女體;書里交代,絳珠仙子聽說神瑛侍者下凡了,她隨后就去求警幻仙姑,也安排她下凡,她要把一生的眼淚還給神瑛侍者,以報答他的甘露灌溉之恩。她下凡到哪兒了呢?她沒有能夠落身在京城,她下凡在金陵地區的揚州。當時在揚州有一個官員叫林如海,他前幾輩都曾經承襲過貴族頭銜,到他這兒,皇帝就不再給他們家頒賜貴族頭銜了,他要靠參加科舉考試去立聲身揚名。
林如海考中了探花,而且有了一個官銜——蘭臺寺大夫。皇帝派他去揚州管事,讓他擔任巡鹽御史。大家知道揚州一帶是出海鹽的,把海水運上岸來,擱在池子里面,讓太陽曬,水分蒸發以后結晶出來的就是海鹽。鹽是人們生活當中以及生產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東西,歷代都是由官府來掌控,不允許私自產鹽、運鹽。故事里的皇帝派林如海在揚州出任巡鹽御史,管理鹽務,這可是一個肥缺。可以想見,林如海即使不主動貪污,主動上門賄賂他、給他送禮的應該也不少。旁的不說,皇帝給予他的這個待遇是很高的,他因此會很富有。
林如海娶了京城榮國府賈母的一個女兒為妻,也就是故事里面賈赦、賈政他們的一個妹妹賈敏。這個婚配也是很不簡單的,一個在科舉考試當中考上探花的人,又當了巡鹽御史,他娶的妻子又是京城賈家的一個千金小姐,他們兩口子生了一個男孩,但沒養大,后來又生了一個女孩,養大了,就是林黛玉。
林黛玉有仙女下凡的身份,但是她的父母并不清楚,她自己在人間也不是很清楚。但是書里后來寫林黛玉父母雙亡,不得不投靠到京城榮國府,投靠賈母,賈母是她的外祖母,賈母的親女兒的親女兒就是林黛玉。林黛玉和《金瓶梅》里面剛才講到的李瓶兒全然不同,她身上沒有市井氣,她對財富視若糞土,她對社會上的男人也沒有一種當時社會意識形態下的敬畏感。
有一次,賈寶玉給了她一串手串,說這是北靜王——一個王爺給我的,而北靜王還說了,這是皇帝給他的。北靜王是書里面當時的皇帝的一個小弟弟。你想這手串的來源多了不起,賈寶玉得到以后就興沖沖地送給林黛玉,林黛玉就扔到地上,說什么臭男人戴過的,她不要。
她不但視財富為糞土,她還把權勢、皇帝都視為糞土。她是一個完全脫離了世俗價值體系的充滿仙氣的女性,和李瓶兒截然不同。但是,林黛玉也缺乏安全感。因為一個青春女性在那個時代、那個社會,到頭來是要嫁人的,那個社會是不允許青年男女自由戀愛的,婚姻要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己是沒法掌控自己的戀愛和婚姻的前景的。林黛玉到了榮國府以后,她就和賈寶玉從小在一塊兒生活,他們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賈母的院子的正房里面共同生活,耳鬢廝磨,產生了純真的感情,產生了真正的愛情。
寶玉也是一個視財富如糞土的人,同時也是一個視權勢為糞土的人,他們兩個在價值觀上是心心相印的。賈寶玉厭惡仕途經濟,對他父親一天到晚嘮叨,讓他讀書上進,通過科舉考試去謀得一個好的前程,反感透頂。林黛玉從來不勸他去走這樣一條讀書上進的道路。他們兩個就是兩小無猜,純真相愛。書里寫其他女性,筆觸還不一樣。曹雪芹寫林黛玉確實寫得像一個女神一樣,高尚、高雅、高傲,仙氣滿盈,是這樣一個很獨特的女子。
《金瓶梅》里面的李瓶兒跟她一比就鄙俗不堪,為什么要把她們倆合璧賞讀,穿插著對照來講呢?你今后讀這兩本書,之所以可以挑出有關她們的情節來對照閱讀,就是因為確實都有一個安全感的問題。林黛玉和賈寶玉不顧封建禮教的束縛而自由戀愛了,但是前景怎么樣?最后能不能真正成為一對夫妻?賈寶玉能不能成功地娶林黛玉為正妻?前面還有許多的障礙,面臨很多的危機。特別是書里寫到,林黛玉在榮國府后來遇到了一個潛在的競爭者,就是王夫人妹妹的女兒薛寶釵。這薛家在書里寫得很有意思。這家人從故事開始,就從南京來到了京城,住進了榮國府,一住就不走了。后來那個梨香院,即他們一開頭住的那個院子,需要騰出來養小戲子。因為榮國府里面賈政的大女兒賈元春進宮,到了皇帝身邊,才選鳳藻宮,加封賢德妃了,要回來省親。省親當中有很多環節,有一環節就是要演戲,所以榮國府就從姑蘇買了十二個小姑娘,要找個地方把她們養起來,找教習教她們演戲、排戲,這樣就把梨香院騰出來,給這些小戲子和教習居住。按說你薛家就別在榮國府住著了,但他們搬出梨香院以后還在榮國府賴著,梨香院不能住了,就往東北邊更遠的一個角落選擇個院子,布置起來,又住下了。薛姨媽帶來的一兒一女,兒子叫薛蟠,是一個很糟糕的紈绔子弟,而女兒,就是薛寶釵。據書里面描寫,薛寶釵長得非常美麗,和林黛玉的美法還不一樣,如果說林黛玉的美麗是一種瘦形的,類似歷史上傳說的漢代的趙飛燕,能在一只盤子上跳舞的那樣一個身體輕盈的美女的話,那薛寶釵就是另一種類型的美,唐代的美——唐代崇尚女子要胖一點,以胖為美,就是唐明皇寵愛的妃子楊貴妃那種美。
薛寶釵從美貌上雖然和林黛玉屬于兩個流派,但任是無情也動人,像牡丹花一樣,很富麗。林黛玉愛賈寶玉,可是薛寶釵暗中也愛賈寶玉,所以林黛玉就有一種不安全感。在小說的第三十二回,就從回目上體現出來林黛玉和賈寶玉之間的特殊關系,叫作“訴肺腑心迷活寶玉”。寫黛玉和寶玉之間有一番對話,掏心窩子來說話,概括起來就是林黛玉表示她還總是不放心,賈寶玉就賭咒發誓,你有什么不放心的?其實這個話題在故事前面多次出現過,像前面那部分,那時候還沒有大觀園,府里面不但有了薛寶釵,還來了一個青春女性,是寶玉的另一個遠房的表妹史湘云,這樣就讓林黛玉心里更不平靜了。當時就有過兩人之間的心理沖撞。林黛玉當時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告訴寶玉,說我之所以這樣,為什么呢?我是為我的心。這是很重要的一句話,林黛玉的不安全感,只出于一個點,就是她怕賈寶玉見了薛寶釵,見了史湘云,就去愛她們,就不愛她了。她對寶玉要求,不是說你給予我財富,給予我權勢,給我這些保護,這樣的安全感,我要的就是一顆真心。
寶玉后來也確實賦予她一顆真心。所以我們就可以通過《金瓶梅》里面的李瓶兒和《紅樓夢》里面的林黛玉來對照閱讀,分析女性對安全的需求。雖然都是需要安全感,可是有像李瓶兒那樣一種世俗的欲求,也有像林黛玉這樣一種超俗的純精神層面的將心比心的需求,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安全需求。
這樣對照閱讀,對我們今天的讀者還是很有啟發的。當今社會有些女性也還是缺乏安全感,可見現在一些電視上的相親節目,以及現實生活當中的一些相親活動。女性和女性的家長,首先希望男方,你有沒有獨立住房,你這房子能不能夠把產權人加上今后你妻子的名字,甚至于就完全變成你妻子的名字?另外你有沒有車?還不能是普通的車,最好是高檔的車。再就是你有多少存款,有沒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高收入。對此我就只能發出喟嘆了,我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到今天了,但是還有一些女子,她們安全感的訴求跟《金瓶梅》里面的李瓶兒沒太大差別。不是說物質保障方面的安全感可以忽視,而是你得到了房子、車子、款項,卻沒能得到一顆真心,你能有真正的、長久的安全感嗎?當然,像曹雪芹筆下的林黛玉那樣,視一種純精神上的安全感為需求,在當今社會也是有的,但是相對來說較為罕見,林黛玉畢竟是神仙下凡,我不建議當下的青春女性都以林黛玉為楷模,世俗一點也無妨,但林黛玉那種追求一顆真心的戀愛觀,確實值得弘揚。因此,建議在把《金瓶梅》中有關李瓶兒的情節和《紅樓夢》中有關林黛玉的情節合璧賞讀的時候,我們大家可以思考和討論一下,女性在社會中應該如何去尋求安全感,尋求什么樣的安全感。

清代改琦《紅樓夢圖詠》·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