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湘自然歷:與自然有約
- 湖南日報社編著
- 704字
- 2024-06-25 14:52:09
◎南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
濕地因鳥而靈動。

【小名片】南洞庭湖國際重要濕地,位于洞庭湖西南方,由湘資澧沅四水和長江三口匯流注入,水系復雜,河湖縱橫,是世界著名的內陸湖泊濕地,保護著珍稀野生動物,如白鶴、白頭鶴、東方白鸛等。
該地以沖積三角洲平原一河溪湖沼地貌為主,屬于華中地區濕潤大陸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地勢平坦,保存著豐富多樣、原始完好的濕地景觀生態系統、湖泊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資源,被譽為“長江明珠”。
【文】劉奕楠
【圖】李劍志
洞庭湖西南部,鹵馬湖、萬子湖、漉湖等水域在此集結,共同描繪出8萬多公頃的南洞庭湖省級自然保護區。
碧波萬頃,飛鳥翔集,自然環境的改善吸引了珍稀鳥類紛紛現身。
去年11月,南洞庭湖資陽區管理局開展鳥類監測,在寶塔湖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鸛5只。這家伙可是出了名的“挑剔”,不僅要求覓食水域食物豐富,還得水質清澈,水深不超過40厘米。黑鸛是重要的環境指示性動物,滿足它的“居住條件”十分不易。據了解,黑鸛已被《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列為瀕危物種,全球僅存3 000只左右,在我國有1 000多只。
2023年春節,南洞庭湖也格外熱鬧,十余只中華秋沙鴨在這兒過年。據說,一次性記錄到如此多中華秋沙鴨,在南洞庭湖還是頭一遭。中華秋沙鴨是第三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物種、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瀕危物種,是中國特產稀有鳥類,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素有“鳥中大熊貓”之稱。
更有意思的是,以往每年2月,極危鳥類青頭潛鴨便會南遷,而近年來,青頭潛鴨并未按時返回繁殖地,而是選擇在南洞庭湖筑巢、繁殖后代。這是中國對青頭潛鴨棲息、繁殖等生活習性的一個全新發現,也是全球生態學方面的重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