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子商務概論(第2版)
- 張夏恒編著
- 1101字
- 2024-06-27 15:53:50
1.6.3 跨境電子商務成熟期
成熟期是行業生命周期理論的第三個階段。這一時期的市場增長率不高,需求增長率放緩,技術上已經成熟,行業特點、行業競爭狀況及用戶特點非常清楚和穩定,買方市場形成,行業盈利能力下降,新產品和產品的新用途開發更為困難,行業進入壁壘很高。
2014年至2020年是跨境電子商務成熟期,該階段一些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不斷成長壯大,主流企業均已出現,如2014年天貓國際、小紅書、蜜芽、1號海外購、蘇寧全球購、唯品會海外購、聚美海外購上線,2015年京東全球購上線。伴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數字技術發展和消費者需求日趨個性化,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日趨成熟,跨境電子商務交易比重越來越大,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不斷攀升。在這個階段,中國啟動了跨境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城市,步入了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的快車道。2011年后,“跨境電商”這個詞語開始為我們熟知,國家也開始重視,相關政策密集出臺,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加強,當然,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有傳統的行業轉型進入,線下供應商、物流商、服務商以及國內電商的賣家越來越多地涌入全球速賣通。經過前一輪的野蠻生長,中國跨境電子商務開始出現比較激烈的競爭。2014年7月起,包括海關總署的56號、57號文件在內,各類利好政策不斷出臺,涉及海關、商檢、物流、支付等環節,刺激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至此跨境電子商務企業不斷涌現,也逐漸步入正常發展的軌道。2014年成為跨境電子商務的重要轉型年,跨境電子商務全產業鏈的商業模式都發生了變化。2015年,網易考拉、京東全球購、阿里巴巴國際站信保業務紛紛上線。跨境電子商務市場規模逐年攀升,在2019年一舉突破了10萬億元大關。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先后五批次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9710/9810海關監管模式出臺,都推動了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如此,突發的疫情也刺激了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一些新的跨境電子商務模式嶄露頭角,如跨境社交電商的出現。
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的轉型,跨境電子商務“大時代”隨之到來,出現了大型工廠上線、B類買家成規模、中大額訂單比例提升、大型服務商加入和移動用戶量爆發五個方面的特征。與此同時,跨境電子商務服務全面升級,平臺承載能力更強,全產業鏈服務在線化也成為我國跨境電子商務行業成熟期的重要特征。在跨境電子商務成熟期階段,用戶群體由“草根”創業向工廠、外貿公司轉變,且具有極強的生產設計管理能力。平臺銷售產品由網商、二手貨源向一手貨源轉變。該階段的主要賣家群體正處于從傳統外貿業務向跨境電子商務業務艱難轉型的時期,生產模式由大生產線向柔性制造轉變,對代運營和產業鏈配套服務需求較高。另外,該階段的主要平臺模式也由C2C、B2C向B2B、M2B模式轉變,批發商買家的中大額交易成為平臺主要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