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推薦序二 真實的學術寫作

也許你是一名研究生,正在為自己的第一篇論文絞盡腦汁;也許你是一個剛剛畢業的青年博士,正在為申請自己的第一個獨立課題窮思竭慮。你正翻開的這本易莉老師寫的《學術寫作原來是這樣》或許有助于你了解真實的學術寫作。

讀完全書,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易莉老師的真誠。關于學術寫作,人們有很多誤解,其中最大的誤解是,科學家所做的似乎是在一個與世無爭的世界中探索人類科學前沿,寫作只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面,但事實上并非如此。好的作家不一定是一位好的科學家,但是好的科學家一定是一位好的作家。

本書與很多指導學術寫作的圖書不同,如果說那些圖書過于強調了學術寫作、科學研究不食煙火的一面,那么易莉老師的這本書則呈現了真實世界中的學術寫作方法論。

從第一次去國外讀博,作為班上唯一一個非英語母語學生,面對寫作十分尷尬,到寫博士論文時用力過猛,導致幾年時間里再也不想寫論文,后來慢慢在圖書館安靜的角落治愈自己,到發表論文被多次拒稿,不知道如何取標題,再到如今成為領域內權威專家,并在改稿、取標題上游刃有余,甚至給北大學生開設學術論文寫作課。可以說,這本書就是易莉老師近20年的學術寫作心得。

難得的是,她沒有在格式、排版等容易掌握的寫作細節上多花篇幅,而是在中國人從事學術寫作時的一些常見誤區,比如心理、邏輯、語言、流程等方面的誤區上著墨更多。

全書分為導論、寫作邏輯、語言和寫作流程四個部分。接下來,我談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幾點。

學術寫作與創意寫作

真實的學術寫作不同于創意寫作,但也有與創意寫作相通的一面。什么是創意寫作?創意寫作的英文是“creative writing”,可以翻譯為創造性寫作。它于20世紀初在美國誕生。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艾奧瓦大學成立創意寫作工作坊,標志著創意寫作作為一門學科正式誕生。目前最主流的分類方式一般將創意寫作分為虛構類與非虛構類,虛構類創意寫作往往包括小說、散文、詩歌、劇本等,非虛構類創意寫作往往包括傳記文學、人物采訪故事、深度報道等。

創意寫作的核心是文采與故事,而學術寫作(academic writing)的核心則是論證與邏輯。中國傳統語文教育提供的文本以創意寫作為核心,多談故事與詩歌,少談論證與邏輯。到了第一次寫學術論文時,不少學生才開始真正接受人生第一次論證與邏輯教育。這是絕大多數中國學生寫不好學術論文的根本原因。

不少學生第一次寫學術論文時抓不住要點。學習精確地描述科學發現,進行優雅的論證,是學術論文寫作的第一課。

不過,學術寫作與創意寫作完全不相干嗎?并非如此。故事是人類大腦先天最容易接受的語言結構,因為它有沖突,有對立,有先后次序。從遠古男耕女織的時代,到今天萬物互聯的時代,人類大腦先天愛故事。故事不僅包含于創意寫作之中,同樣存在于學術寫作之中。易莉老師在書中舉了很多學術高手也是講故事高手的例子,其中有兩個例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個例子是沃倫·瓊斯(Warren Jones)和阿米·克林(Ami Klin)于2013年發表在《自然》(Nature)上的文章(見第9章)。這篇文章的背景是,與正常孩子相比,孤獨癥孩子與人的眼神交流更少。這種與人眼神交流更少的行為是先天障礙,還是后天出現的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將決定不同的孤獨癥治療與干預方向。而這篇文章報告的研究發現,早期的正常嬰兒和孤獨癥嬰兒在注視眼部的時長上差異并不明顯,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孤獨癥嬰兒的注視眼部的時長減少了。

第二個例子是易莉老師在第10章中談到的給論文取標題的方法。我們既可以采取莎士比亞式的寫法:吃還是不吃( To eat or not to eat: Effects of food availability on reward system activity during food picture viewing)、信還是不信(To believe or not to believe: Trust choice modulates brain responses in outcome evaluation),也可以采取簡·奧斯汀式的押頭韻寫法:黏黏的還是滑溜溜的注意力(Sticky or slippery attention: How do symptoms of autism and ADHD affect children's attention disengagement)。

學術寫作的“顏值”和邏輯

真實的學術寫作一方面講究文章的“顏值”,另一方面也講究寫作的邏輯嚴謹性。

文章的“顏值”,是指拼寫、語法與格式等,其中最容易被人忽略的是學術寫作格式。人們常誤解科學,將實證看作其唯一,但它的本質其實是定義、驗證與質疑,質疑是科學最大的貢獻。在現代科學范式之下,科學家通過定義術語、建立公理體系、邏輯論證、引用文獻、同行評審、約定寫作格式等手段,建立了一個“性價比”較高的、容易溝通的知識良性循環體系。在這個體系中,掌握學術寫作格式代表練會了學術基本功。目前學術圈主流的寫作格式有:以《細胞》(Cell)、《自然》(Nature)、《科學》(Science)三本頂級期刊為代表的格式,適合大科學領域交流;AMS格式,用于數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AIP格式,用于物理學、天文學等領域;MLA格式,用于人文學科等領域;芝加哥格式,用于很多其他領域。當然,還有易莉老師在書中反復提及的,適合社會科學、教育學和工商管理領域的APA格式。這些格式規范的形成,來之不易。每一個版本的更新,代表著相關學術共同體關于論證與邏輯的最新共識。借助參考文獻軟件,青年學者可以更輕松地輸出這些格式。

而寫作邏輯嚴謹性的訓練則絕非一日之功。對于絕大多數青年學者來說,備擇假設的推敲,是最難過的一關。21世紀最新的邏輯學發展,也為我們提出了新的挑戰。邏輯,不僅需要考慮到形式邏輯,也就是傳統的三段論,還需要考慮到非形式邏輯,也就是論證。試看一個經典例子:

前提1: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水。

前提2:玫瑰需要水。

因此,玫瑰是生物。

很多人會認為這個論證是正確的。事實上,這個結論確實是正確的,不過其推理過程是完全錯誤的。這就是認知科學歷史上最著名的“玫瑰三段論”。我們一旦轉換內容,就不難發現其中的邏輯錯誤:

前提1:所有的昆蟲都需要氧氣。

前提2:老鼠需要氧氣。

因此,老鼠是昆蟲。

比較兩個案例可以發現,這兩個推論的論證結構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大部分人會被第一個三段論所蒙蔽。這就是在討論問題上認知科學給我們的一個重要啟發:人在論證過程中會被具體內容干擾,而非如古典經濟學家們所言,是“生而理性”的。

節省讀者的能量

真實的學術寫作時而需要將每個讀者想象成一批人,遵循學術社區的寫作規范;時而需要將所有讀者想象成一個人,盡量減少讀者的語義能量與句法能量消耗。對于前者,不同的學術社區有不同的寫作規范。比如,在心理學論文中,往往需要包括摘要、前言、方法、結果、討論和標題等部分。同樣,寫作中的作者排名、信息點呈現等也需要遵循A PA格式。

對于后者,什么是語義能量與句法能量?

文章之于大腦,就像布料之于熨斗。當你的寫作如絲綢般平滑,讀者只需將熨斗溫度調到最低,投入一點點大腦能量,就能輕松愉快地開始一場冒險。而如果你的寫作是粗糙的干棉布,讀者就需要將熨斗溫度調到最高,投入大量的大腦能量,還經常得忍受難看的褶皺與亂竄的蒸汽。

這就是杜克大學英語系喬治·戈朋教授提出的閱讀能量模型。每一次寫作就是一次對話,在屏幕那頭坐著讀你的情書的愛人或讀你的論文的審稿人,正是他們的期望決定了寫作的普遍規律。

戈朋參考認知神經科學原理,用Et來表示大腦處理一個句子所需的全部能量。閱讀文章所有句子消耗的能量,即Et的總和。Et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人們分析句子結構時消耗的“句法能量”,另一部分是人們連接句子以及理解語義時消耗的“語義能量”。

Et=句法能量+語義能量

人們在閱讀一個句子的時候,受到大腦結構與時間的制約,能夠投入的整體大腦能量有限,因此,每個Et是固定的。如果你的寫作消耗讀者更多的句法能量,那么讀者就只能投入更少的語義能量,可能讀完全文卻完全不理解表達的意思。而如果你的寫作消耗的句法能量較少,那么讀者就能在語義上投入更多。

從寫作的閱讀能量模型出發,你還需要從讀者角度來確定句子結構,需要銘記幾個要點:①讀者預期英文句子的動作應該由動詞來表達;②讀者預期句子講述最先出現的人/物的故事;③讀者預期謂語要緊跟著句子的主語;④讀者預期在著重點讀到作者最想要強調的內容;⑤讀者預期句子一開始的內容與前面一句話有聯系。詳情可以參考易莉老師在第7章中的精彩舉例。

與人協作的學術寫作

真實的學術寫作一方面需要個人埋頭苦干,另一方面講究與人協作。

寫作為什么難?一方面難在寫作這種輸出形式的本質是一道數學題,你需要從10萬個字詞中提取1000個字詞,來排列組合成一篇千字文。此時,你面對的是數目無窮大的組合方式,遠遠超過了人腦的計算能力。

另一方面,難在寫作這種輸出形式的本質是一種對話。試試看,將你自己關在一個房間里自言自語,你能堅持多久?別說一個月了,一天都堅持不了!試試看,對著一個什么都聽不懂的小孩講話,你能堅持多久?同樣,別說一個月了,一天都堅持不了,除非你是孩子的父母。

寫作者就在天天堅持這種高難度的自我對話。有時候,你要假設你的讀者擁有上帝視角,全知全能;絕大多數時候,你要假設你的讀者一無所知。

與人協作,事實上降低了寫作的對話難度,學術寫作更是合作寫作的典范。易莉老師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與平輩合作、與長輩合作以及與晚輩合作,相信你讀畢會格外受啟發。

寫作中的情緒問題

真實的學術寫作首先是真實的。在書中,易莉老師用非常誠懇的口氣講述了寫作中的情緒問題,她自己經歷的寫作進步,她讀過的寫作類好書,以及她修改學生論文與項目申請書的體驗。

對于易莉老師引用的一項研究,我的印象尤為深刻:如何在寫作中保持情緒的穩定?一篇最近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研究發現寫作中有三種類型的人:“海龜”(勻速完成任務)、“忍者”(有提前癥,總是盡快完成)以及拖延者。

拖延者和“忍者”都很難按時完成任務,而平均分配時間的“海龜”更容易按時完成任務。其中,只有“海龜”的情緒是正性的,“忍者”情緒看起來比較緊張,而拖延者則表現出驚恐的狀態。

用易莉老師的話來說,學術寫作是個龐大的工程,需要逐步完成:“當我意識到時間緊迫通常是焦慮的一大來源時,我開始為一項任務預留充足的時間,保證自己最后能在游刃有余的狀態下完成。可能有人追求最后一刻的心跳,而我更注重長期持續的效果,不止這一次的完成。保持良好的情緒會讓你在將來愿意長期堅持,并且享受寫作的過程。”

這樣的話語在書中比比皆是,我相信各位讀者一定能感受到易莉老師的真誠。

小結

真實的學術寫作不同于創意寫作,但也有與創意寫作相通的一面。真實的學術寫作一方面講究文章的“顏值”,另一方面講究寫作的邏輯嚴謹。真實的學術寫作時而需要將每個讀者想象成一批人,遵循學術社區的寫作規范;時而需要將所有讀者想象成一個人,盡量減少讀者的語義能量與句法能量消耗。真實的學術寫作一方面需要個人埋頭苦干,另一方面講究與人協作。

真實的學術寫作首先是真實的。寫作期間,你既會享受破解科學難題、心流涓涓的快樂,也會面臨文思枯竭、詞不達意、總被拒稿的苦悶。因此,它需要你堅持大時間周期的自律與刻意練習。而《學術寫作原來是這樣》一書,正是你前行路上的好導師、好助手、好伙伴。

陽志平

安人心智集團董事長,“心智工具箱”公眾號作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林格尔县| 潞城市| 石棉县| 珠海市| 左贡县| 昌宁县| 乐都县| 二手房| 东乌| 武强县| 新平| 建水县| 邵阳县| 漳浦县| 柏乡县| 靖边县| 丰台区| 剑川县| 东海县| 伊宁市| 三原县| 郴州市| 定远县| 五华县| 宁化县| 景宁| 黄梅县| 内丘县| 吉水县| 大关县| 青铜峡市| 阿瓦提县| 开原市| 永泰县| 淳化县| 改则县| 丰原市| 松江区| 江油市| 堆龙德庆县|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