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為人:遵從自己的內心

“崇尚真實、自然,追求簡單、有效”是信譽樓的風格,是創始人張洪瑞的生命狀態,也是信譽樓生機勃勃,干部和員工活得更為本真、踏實、透亮、幸福的深層次原因。

朋友們對張洪瑞的由衷評價是:至真至簡,坦誠相待,令人敬重,讓人舒服。下屬們對老董事長的肺腑之言是:真實、自然、堅定、從容,令人信服,甘愿追隨。

他隨時隨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生活。

有人可能疑惑,做企業那么忙,哪有時間享受生活?在張洪瑞看來,會享受是一種能力,只要對生命充滿了熱愛,對生活飽含激情,內心是陽光、愉悅的,那么不管在什么樣的境遇下,隨時隨地都能怡然自得,都可以享受生活。

張洪瑞熱愛大自然,喜歡綠色,喜歡花草樹木的千姿百態、勃勃生機。有一年冬天在海南萬寧,一行人乘車去戶外看景,目的地是咖啡谷,但轉了好幾圈就是找不著,大家七嘴八舌,有些著急。張洪瑞說:“慢點開,兩邊的風景多好!以前我出差,堵車了,公路過不去,司機就岔進下邊的土道上去了。兩邊都是莊稼,美得我呀!要是不堵車哪能看見這樣的景!”

因為太喜歡綠色,綠色就成為企業的基本色、代表色:《信譽樓人》封面上的小草,他派人專門到壩上的御道口拍過;員工的綠色工服雖不時尚、雅致,但看上去樸素、親切、朝氣蓬勃,也成為信譽樓文化的一個特色。

張洪瑞最大的愛好就是旅游。1987年,企業條件還很差的時候,他就帶著員工去北京旅游,帶了一袋子塊裝方便面和一點兒燒餅、咸菜。由于沒錢住旅館,一位在北京做工程的員工的爸爸給他們提供了兩個建筑工人的工棚。鋪著涼席,大伙睡醒了以后身上都是“方格”。就是那樣的條件,大家也玩得不亦樂乎。節省了吃住的費用,該去的景點都去了。

這些年,張洪瑞帶著開業元老們游玩了許多地方。國外,選朝鮮、俄羅斯等,景好、價低;國內,選風景好的,享受青山綠水,暢快淋漓。

張洪瑞從小就好吃,愛搗鼓美食,是個名副其實的美食家。那一年上大山挑宣惠河,他當排長,正趕上流行甲腦,上邊廣播號召多吃蒜,但也沒人帶頭響應。在他們這個排,他主動收集了大家的錢,買了香油、蒜,從伙房領來咸菜,把蒜切碎了放在咸菜里,用香油拌。他說,真香啊!那就是神仙過的日子!

張洪瑞年輕的時候,因為廚藝好,經常出去給人家幫忙做菜,而且還自帶食材。既搭上功夫又搭上料,圖什么呢?他說:“愉悅呀!別人吃著香,我愉悅;別人夸我,我更愉悅!”

直到現在,他還是很喜歡吃傳統口味的燴餅、尜尜(gá,黃驊市的一種特色面食)就老咸菜。在他看來,是否美味、愉悅跟茶飯的貴賤毫無關系,吃的是一種心境、一種感受,只要你珍惜這一餐飯,它就是一次極美的享受。

他不為物役,該花就花,能省就省。

張洪瑞喜歡簡單的生活,自己舒服自在就好,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他不稀罕貴重物品,不喜歡擺件,卻稀罕干活時用的工具。40多年前根治海河用的那輛小車,到現在還老想著它。

曾經有人送過他一個價值不菲的古董瓶,他轉身就給一個愛收藏的好友送去了。騎著自行車,后座上帶個鐵絲筐,他把瓶子放在里面,也沒墊點兒東西。聽見響聲,朋友趕緊從屋里出來看。雖然瓶子沒破,但把朋友心疼得夠嗆。收到其他貴重物件,他都不存,有合適的主兒轉手就送了。

張洪瑞反對浪費,但不是為了節儉而節儉。他倡導的消費觀念是“該花就花,能省就省”。

從種地到干企業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一輛加重自行車是張洪瑞的主要出行工具。每次就放到門外面,有人順手騎了辦事去,丟了幾次又都給送回來了。最后一次被人弄走時,他知道這次是真沒了,因為剛換了兩條新車胎。之后他就買了一輛二手的輕便自行車。有人問他,怎么老騎破車子,他說“我騎的車子不破,只能說舊,各個零件都非常好用。不買新車子,省得伺候它”。

曾經有個柜組主任,一直開著水龍頭洗衣服被他看到了,他提醒之后仍不改正,隨即被免職。雖然當時新商廈剛開業正缺人手,可張洪瑞覺得,“不愛惜資源是品質問題,不能遷就!”

一次,張洪瑞和下屬出差。吃飯時,找了家小店,點了幾個菜。快吃飽了,還有兩個菜沒上來,他告訴店家:“錢照付,菜別上了!”店家十分吃驚,竟然還有不吃菜白給錢的客人!張洪瑞認為,菜上來吃不了是一種浪費,不如留給店家。這不是錢的問題,而是要讓菜實現它應有的價值。

他一直說,人要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提高生活的質量。

“能省就省”是一種本色的樸素,一種優雅的自信之美;而“該花就花”則是一種智慧的選擇,讓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和價值所在。

他擁有一顆平常心,喜歡輕松快樂,不勉強自己,更不爭強好勝。

信譽樓創業初期,由于不懂經營,出現了諸多問題。于是社會上就有人說“信譽樓,信譽樓,三年以后扒磚頭”。

大家聽了很氣憤,可張洪瑞的反應截然相反:“咱知道自己是外行不會干,人家能看出問題來,說明人家懂行。通過跟我說的那個人往上捯,最后找著了說這句話的,好像是在黃驊科委,我就拜訪他去了。”

在錄制《中華好家風》節目的時候,主持人問了一大串問題。張洪瑞略一沉吟,說:“哪有那么復雜呀!”回來后大家都稱贊他這句答得好,水平高。他笑著說:“實際上,我是無話可說,沒接上。”

信譽樓誠信文化研究會的胡中俊撰寫了《和老董事長座談系列合集》,有兩三年的時間一直跟隨在張洪瑞身邊。有一次,胡中俊問他:“開業六年不盈利,大家有沒有給您壓力?”

“我沒有感覺他們給我壓力。大家對我是信任甚至盲從。”

“您自己有壓力嗎?”

“也沒有。因為沒干過,開始不懂,在干的過程中慢慢地懂了。而且我相信我能干好。跟大學生座談,他們問‘六年沒盈利,您那時候怎么來的信心?’我說很簡單,‘盲人算卦——后來好’啊!第一年沒盈利,我想是應該的。因為咱沒干過,一點兒經驗都沒有。通過這一年慢慢地開始入門。那會兒就想,今年不行明年行,明年不行后年行。”

隨時隨地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享受生活;不為物役,該花就花,能省就省;擁有一顆平常心,喜歡輕松快樂,不勉強自己,更不爭強好勝。這幾個側面,也許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張洪瑞是如何遵從自己內心的。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西藏| 宣威市| 崇信县| 浦东新区| 海南省| 桂林市| 尼勒克县| 泰顺县| 临清市| 资源县| 贵定县| 湟源县| 逊克县| 外汇| 宣化县| 阿图什市| 邯郸市| 酒泉市| 富顺县| 潍坊市| 固阳县| 古丈县| 松原市| 新邵县| 科尔| 南靖县| 福安市| 浦县| 灵石县| 大港区| 克什克腾旗| 奉新县| 丹东市| 阿巴嘎旗| 洛扎县| 新邵县| 格尔木市| 卫辉市| 上栗县|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