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恰到好處的幫助(沙因謙遜領導力叢書)
- (美)埃德加·沙因
- 911字
- 2024-06-26 17:12:42
助人是一個社交過程
助人不是一個人的事情,所以我會著重思考和定義助人中的關系問題。聚焦于此時,我就要研究所有關系都包含哪些因素,什么樣的關系才能稱為融洽的關系,以及我們怎樣才能彼此信賴,真誠地溝通。
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受到文化準則的約束,文化準則讓人們清楚地知曉該如何與他人相處,這樣我們和他人的交往才能既使我們有安全感又能解決問題——我們會稱對方知書達理、舉止得體。得體的顯性行為實際上是由其背后強大的社會規則體系掌控的,雖然有些準則會因情境不同而變化,但是每一種特定的文化中都有一套普適性的準則體系,如果有人違反,他就會受到他人的排斥和孤立。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如果對方違反了這些準則,我們就會感到被冒犯、尷尬,或者對彼此關系的融洽性產生懷疑。同理,如果受助者感到對方沒有幫上忙,或者助人者覺得對方在拒絕和忽略自己的幫助,就會使雙方的信任遭到破壞,甚至會對雙方造成傷害。
盡管助人關乎關系問題,但是我們日常提供、給予和接受的那些“準專業幫助”和“專業的幫助”往往是由一方先發起的,因而我們必須了解潛在助人者和潛在受助者是如何使最開始的接觸發展成幫助行為的。當其中的一方決定要為他人提供幫助并采取行動或者其中一方決定請求他人幫助時,都會引發一段幫助關系:團隊領導者召集大家一起開展團建活動,意在激發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助行為;咨詢顧問為管理者整合各個部門提供幫助,讓它們能夠彼此支持以實現共同的組織目標。有的時候,一個群體或者社團中的成員可能感到總體來說他們需要幫助,但是需要有人能清晰地描述需求,在需求獲得大家認同后,才能真正開啟理性的幫助過程。
因此,我們先要關注個人的想法是如何發展成一段關系的。我們對關系建立的互動過程了解得越多,就越能建立起有效的幫助關系。
在下一章中,我會重點論述掌控所有關系的根本準則是什么,以及這些準則可如何運用于建立有效的幫助關系。后面,我還將論述幫助關系中的不平等性以及助人者與受助者之間角色的模糊性;在幫助過程中,當雙方關系比較平衡且恰當時,助人者可以扮演哪些不同的角色;受助者與助人者怎樣建立起融洽的關系;在受助者與助人者關系的演變過程中如何進行干預。
[1]美國通用的報警電話號碼。——譯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