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一波又起
- 反清抗洋:從成為天父開始
- 水水碩
- 2276字
- 2024-07-18 00:08:00
“拜見大哥!”
“拜見楊大人!”
“拜見楊大人!”
.......
楊秀清策馬而下,胡以晃和秦日綱帶頭下拜,周遭鄉勇,士卒,紛紛效仿。
如此場面,眾人焉能不知,這支隊伍誰才是真正的“頭”兒?
“綱弟何在?”
“在!”
“黃天軍何在?”
“在!”
聽到楊秀清點名,剛經歷激烈戰斗的一眾黃天軍和秦日綱,均是忘記疲憊,挺起胸膛。
“卓家俘虜,一個不留!”
“饒.....”
楊秀清命令一出口,便有跪在地上的卓家士卒想要求饒,卻是還不等他們把話說完,秦日綱手里的刀子,已經率先捅到了他的心窩。
其余黃天軍緊隨其后,投降的幾十個卓家兵丁,僅在片刻間,便被殺了個干凈。
楊秀清此舉,讓周遭胡家鄉勇,觀之無不膽寒。
他們并不害怕殺人,而是畏懼楊秀清手下人的執行力。
僅僅楊秀清的一句話,手下人便沒有絲毫猶豫動刀子了。
這是在殺降,若是在大家吃喝之時,楊秀清來一句,那又有幾個胡家鄉勇,能逃過襲殺?
與手下人不同,胡以晃卻是沒覺得如何,依舊穩穩端坐在馬上。
楊秀清見了,不由得暗暗點了點頭,開口解釋道。
“我非嗜殺之人,然賊匪勢大,若想全殲,非如此不可。
此戰得勝,皆是諸位之功,凡參戰者,每人賞一兩銀子,凡有殺敵功績者,一顆人頭賞一兩銀子,斬賊首卓凡者,賞千兩。”
“謝大人!”
“謝大人!”
“謝大人!”
.......
這般厚賞,別說在場一眾人等沒見過了,便是聽都沒聽過。
清廷綠營,不欠餉,已然是好的,根本別提什么賞銀了。
“爾等現在便可到我義弟秦日綱處排隊領賞,胡家子弟先領,黃天軍收整戰場后,再領賞錢。”
“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
“大人英明!”
在場眾人,在楊秀清此話出口后,對他的擁護程度,可謂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楊秀清見此,不由心里自嘲:怕不是現在他改稱“朕”,底下人都會跟著喊“萬歲”。
楊秀清之所以有發賞的底氣,是看到了秦日綱摸卓凡,卓風的尸首。
除了銀票外,此番卓凡前來還帶了不少現銀。
沒辦法,誰叫楊秀清來得突然,卓凡為了湊錢,把自家短時間內能拿出來的,都拿出來了。
這些現銀發賞,綽綽有余。
交代下去之后,楊秀清便沒有理會旁的,而是緩緩來到胡以晃的身邊,與其并駕齊驅,皆默默眺望遠方。
片刻之后,楊秀清率先出言道。
“天地如此廣闊兮,當今世道崩壞,清廷腐朽,正是大好男兒,一展平生抱負之際,胡公子文武雙全,可愿與我楊秀清一同為這天下百姓,掃清寰宇,重塑朗朗乾坤。”
“蒙君不棄,以晃愿為犬馬!”
楊秀清當著胡以晃的面,說出了對于大清而言,實實在在的造反論,胡以晃卻絲毫不見驚訝之色,而是不加思索的便跪倒于地,宣誓效忠。
二者之間,哪里有蠢笨之輩?
楊秀清這個假把總,連花州的鄉紳都瞞不過,如何能瞞得過胡以晃?
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帝王家不收,那只好重塑一個帝王了。
午夜夢回之時,楊秀清之言,胡以晃自己就沒想過么?
只不過以前多有顧慮,如今為了報仇,已經沾了血。
開弓沒有回頭箭,胡以晃不得不跟著楊秀清走到底了。
“哈哈哈.....有汝這等良臣助我,何愁大業不成?”
在楊秀清的大笑聲中,不遠處的趙五,默默收了自家的鳥槍。
--分界線--
“大少爺,二少爺一個時辰前,帶了一百家丁,出了寨子。”
“呵呵,看來父親的棍棒還是打得輕了。”
趴在床上休養的卓家大少卓平,聞聽眼前親信稟告,嘲笑之意,溢于言表。
“可知是為何事?”
嘲笑歸嘲笑,卓平也不是傻子,自家弟弟是個什么秉性,其一清二楚,一百家丁,即便對于兵強馬壯的卓家寨,也不是小數目。
卓凡帶這么多人出去,必然是有大事,雖然面色上,言語中,大少爺都表現的毫不在意,但內心早就把面前的親信,給罵了個狗血噴頭。
隔了一個時辰,什么事都晚了。
現在即便卓大少知道事情緊要,又能如何?
既然無法挽回,還不如保持自家運籌帷幄的形象,鞏固安穩手底的人心。
“說是風管家見了一個從花州來得楊姓少年。”
“花州,花州?”
卓風嘀咕了兩句,雙目驟然一亮。
“一刻鐘,咱們能召集多少人手?”
“一,不!二百人。”
親信也被自家大少爺,東一下,西一下的給搞懵了,但還是維持了最基本的素養,飛快給出了答案。
“不夠,不夠!調今天在東西二門值崗的人,我不管你用什么辦法,一刻鐘后,召集五百人,隨我一同前去追趕二少爺。”
“呃,大少爺,這么大的事,是不是先稟告一下族長,萬一.....”
“爹怪罪下來,皆有我頂著,便是此番回來,爹要打死我,我也認了!要是一刻鐘后,我見不到五百家丁,我就打死你!”
“是”
為了自己的小命,親信哪敢再啰嗦。
待其走后,卓平捂著傷痛之處,緩緩起身,默默念叨。
“胡以晃,你這個武秀才,可要爭氣啊!”
--分界線--
“老爺”
“嗯!”
“大少爺把寨子東西二門的駐守兵丁全都調走了,湊了五百家丁,追二少爺去了。”
“唉~”
聽得手下人稟告,卓老家主深深嘆了一口氣。
卓棟是卓家的家主,但也是一名父親。
他已年近花甲了,膝下只有二子。
百年之后,卓家自是要交到他們的手上。
若二子其中有一人,不學無術,反倒好了。
二子皆有上進之心,卓棟很是難選。
卓平是嫡長子,但家族里面支持卓凡者,亦不在少數。
這自是卓棟有意為之,手心手背都是肉,他也不忍苛刻。
胡以晃被抓的事,卓凡,卓風知道了,卓棟便也就知道了。
對于胡家,卓棟情緒也很復雜。
個人想法,他是站在卓凡一邊的,恨不得將胡家斬草除根。
但是為了卓家,卓棟更傾向于自己大兒子,重歸于好的建議。
表面上看,卓家一如既往的強勢。
其實只有卓家高層知道,近來的卓家,早就入不敷出了。
論經營財富,種田,做買賣,卓家比不上胡家。
沒有錢,卓家的官府關系,也就無法維持。
沒了上面的關系,一旦真和胡家硬碰硬,卓家即便不敗,也經不起拖。
道理人人都懂,但決斷卻不是那么容易下的。
卓棟這個當家主的做不了,只能任由膝下的兒子,替他做了。
二子出寨后,卓棟心中已然有了準備,哪個回來,哪個便是未來的卓家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