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話短說,皇上早就料到許定國會設下鴻門宴,企圖用美人計誘使我等就范,于是反其道而行之,讓李姑娘事先將迷藥涂抹在衣袖中,剛才在獻舞時通過揮舞衣袖,神不知鬼不覺地給他們下了迷藥!”
“原來如此!”
聽到這,高杰才半知半解地點點頭。
這時,膳館屏風后忽然傳來一陣雜亂的聲音,很快,在一名瘦高個千夫長的帶領下,兩百多名刀斧手從后面沖了出來!
此時,李若璉也率錦衣衛解決了門口的守衛,沖進膳館中跟這伙刀斧手對峙,將張名振等人緊緊護在身后。
看到這一幕,高杰才確信許定國果然擺下了鴻門宴,若不是皇帝提前籌劃好了一切,自己還真有可能葬身于亂刀之下!
直到此刻,高杰才對朱慈烺佩服得五體投地,同時心里也一陣感慨,沒想到皇上看起來一副正人君子的派頭,居然連這種江湖伎倆都能想得出來,不服不行。
雙方拔刀對峙,情形萬分緊張!
李若璉把刀掛在許定國脖子上,冷聲喝道,“都不許動,誰動我就殺了他!”
見到主將已經被迷暈,并且被人用刀挾持著,伏兵們面面相視,誰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張名振見狀起身喊道,“本官是大明兵部侍郎,奉命擒拿叛賊許定國。你們都是我大明將士,為何要跟他一起對抗朝廷,自尋死路?”
在張名振一番勸說之下,伏兵們紛紛丟下兵器,李若璉忙招呼錦衣衛扯下他們的衣衫,擰成繩子,將所有刀斧手都捆綁起來。
解決膳館里的伏兵后,李若璉率一部分人在頭前開路,剩余的扛著許定國三人緊隨其后。
從膳館返回東門的路上,不少睢州兵手執火銃和弓弩圍堵著,看到主將被挾持才被迫放行。
短短四五里的路程,李若璉一行花了將近一個時辰。
“我乃錦衣衛指揮使,速速打開城門!”
面對城墻上一排黑洞洞的槍口,李若璉高舉繡春刀,臉上布滿殺氣。
此刻,許定國也從昏迷中逐漸醒來,看到自己被五花大綁來到城門下,馬上意識到事情不妙,趕緊扯開嗓子大喊道:
“千萬別開城門!”
城上的守軍本就猶豫不決,聽到許定國喊這么一嗓子,更加進退兩難。
李若璉拎著血淋淋的繡春刀走來,一刀便將潘一鳳腦袋劈開,刀尖直接抵在許定國的腦門上。
“馬上開門,否則下一個死的就是他!”
此時的李若璉冷得像一塊冰,渾身散發著冰冷刺骨的寒氣,許定國還想負隅頑抗,看到他眼中駭人的兇光后,下意識地閉上了嘴巴。
在雙方僵持之際,高杰帶領十幾名錦衣衛撲向城門,守門士卒還想反擊,被高杰連殺五六個之后,便退到一邊放棄了抵抗。
在高杰等人合作下,厚重的城門被緩緩打開,城外的兵馬早就蓄勢待發,李本深一馬當先,率領步兵營猛沖上去!
李成棟率中軍護衛朱慈烺緊隨其后,盧九德率領錦衣衛也緊緊跟在皇帝旁邊,一邊走一邊高聲喊道:
“大明神武皇帝駕到,睢州將士放下兵器者免死!”
皇帝駕到?神武皇帝居然御駕親臨了!
這句猶如石破天驚,讓本來還躊躇不決的睢州守軍徹底放棄抵抗。
步兵營所到之處,睢州軍皆望風投降,許定國此時已心如死灰,知道大勢已去,直接癱軟在地。
遠遠看去,龍旗飄揚,刀光綽綽。月光下,朱慈烺騎著戰馬,身穿鎧甲,手握長劍,氣場十足。
不到半個時辰,李成棟就率部接管了睢州城防,兩萬睢州兵跟許定國一起,蹲在東門校場上等候處理。
“皇上,錦衣衛在搜索許定國房間時發現了大量書信,大部分都是跟建奴豫親王多鐸私通的!”
朱慈烺接過李若璉遞來的書信,一邊看一邊眉頭緊鎖。
“許定國,你身為我大明睢州總兵,竟然以子為質,跟建奴私通,密謀坑殺我睢州將士,作為投奔新主的投名狀,你該當何罪!”
朱慈烺這番話有一半是真的一半是假的,許定國的確以子為質,投靠了多鐸,但坑殺睢州將士卻是朱慈烺強加給他的罪名,為的就是挑撥離間許定國和睢州官兵的感情。
果不其然,朱慈烺話音剛落,睢州將士頓時一片嘩然,誰也沒想到,自己誓死效忠的主將竟然如此歹毒,把全軍性命當做投靠建奴的籌碼。
看著群情洶涌的手下將士,許定國頓感冤枉,“老夫只是想帶兄弟們一起投奔清軍,絕對沒有想害大家的意思……”
朱慈烺不再給他開口的機會,沉聲道,“許定國通敵賣國,即刻斬首示眾!”
圣諭剛下,李若璉直接快步走去,將許定國和單長庚一刀斃命。
逆賊授首,朱慈烺勒住馬韁,緩緩走到睢州大軍跟前。
“你們都是大明的將士,都是朕的忠誠衛士,如今正值用人之際,對于你們以往所犯之事,朕可以既往不咎!”
“朕決意創建龍武營,由兵部侍郎張名振兼任總兵,李元胤任副總兵,愿意加入龍武營跟著朕征戰天下的,到張總兵那里報到。”
“不愿意跟著朕的,每人發二兩銀子作為路費,到南京找應天府尹,他會分田給你們耕種,倘若有私自北上投奔建奴的,被朕抓住后即滅九族!”
之所以通過組建新軍來解決降兵的問題,主要是朱慈烺手上的直屬嫡系兵力太少,只有南京京營和鄭成功的威武營,北線大軍都是高杰的人,萬一他反水后果不堪設想,雖然可能性很低,但朱慈烺不能不防。
現在有了龍武營的牽制,高杰行事就要忌憚許多,同時還能鍛煉張名振的統兵打仗能力,為帝國多培養人才。
況且,李元胤是高杰的干兒子,此刻也新任職副總兵,對于高杰來說也算是臉上有光,各個派系都能平衡到位。
睢州衛很快做出了抉擇,有一千人不愿意繼續打仗,朱慈烺讓盧九德發完路費后就打發他們離開。
有兩千人都是老弱病殘之輩,朱慈烺也給他們發了路費,將其勸返回去。
剩下的一萬八千人選擇留下來,加入到新創建的龍武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