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預防天災,六月份,湖南和云南將遭遇大旱,廣東則遭遇大水,給本就瀕臨滅亡的大明再補一刀。
如果不及早籌備抗災工作,最后遭殃的還是國家和窮苦百姓。
為了防范旱災和水災,朱慈烺給內閣寫了一份手諭,讓內閣提前籌備糧食物資,購置防水防旱的物資和器材,責成工部檢查疏浚廣東河道,在干旱的省份則廣挖蓄水池。
同時勒令湖廣、云南、廣東三省發布防災告示,讓百姓做好準備,盡量減少災情對農業商業的的影響,并組織鄉勇開展防災演練,以備不時之需。
第三件事,充實國庫。手里沒錢,什么事情都干不了,買武器要花錢,發工資要花錢,防救災要花錢……
這第三件事最為重要也最為難辦。明末國庫空虛,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第一,明朝初期為了防范倭奴不斷襲擾,一直采取海禁政策,嚴重影響了國內外貿易,減少了一部分稅收來源。
加上日本白銀產量不足,出口數量下降,歐洲又陷入為期三十年的混戰,導致中國獲得白銀的渠道突然急速萎縮。
第二,藏富于官紳階層,明末官場貪腐成風,賣官鬻爵、權力尋租、官商勾結愈演愈烈,財富大量集中于官僚集團手中。
再加上明朝稅收以農、鹽、關、礦、茶等為主,雖然南方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但東林黨又以國不可與民爭利的論調,取消了部分商業稅種,致使財政收入驟然減少。
第三,皇室宗親開支巨大,宗室沒有實權,但是待遇卻很好,而且大部分宗室的田產收入是不納稅的,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專注于造人,以至于明朝滅亡時宗親人數達到了三十萬左右,給國家財政背上了巨大包袱。
第四,常年作戰軍費開支龐大。沿海抗倭、遼東抗金,以及后期農民起義不斷,加劇國家財政負擔。
第五,天災人禍不斷,從洪武朝到崇禎朝,期間共計發生自然災害一千一百次,尤其是明末清初剛處于第四次小冰河期,氣溫劇降,糧食大量減產,饑荒戰亂紛沓而至,國家稅源無法保證。
雖然解決這些問題很困難,但朱慈烺心里已有大概的應對措施,只不過要觸碰到太多人的蛋糕,穩妥起見還是等到登基以后再大刀闊斧推進。
把防災手諭寫好之后,朱慈烺讓韓贊周連夜送到內閣承辦,隨后又召見李若璉,讓他挑五個身手過硬、腦子靈活的錦衣衛,準備執行營救湯若望的計劃。
看著站立如松目光堅毅的五人,朱慈烺心里不禁泛起一絲酸楚,中原已經淪陷,這五人北上很可能有去無回,然而即便如此,在他們臉上卻看不到絲毫懼意。
“家里都安頓好了嗎?”
五人之中,一名個頭最高的虬髯大漢沉聲道,“回殿下,我們五個的家人都被李闖叛軍殺害了,我們孤身一人,沒有任何牽掛,只愿誓死效忠大明!”
聽到這個回答,朱慈烺眼眶有些濕潤,從抽屜里取出五塊玉佩,緩步上前。
“你們見過湯若望嗎?”
為首的虬髯大漢拱手道,“回殿下,小的在京師曾見過幾次!”
“那就好。”
朱慈烺把玉佩分給五人,“你們此行的任務,就是把湯若望平平安安地帶回南京,他是當代火器大師,有了他,我大明軍隊就如虎添翼,從此再也不懼建奴騎兵,把他帶回來,你們就是大明百姓的恩人!”
“這五塊玉佩是成祖當年留在南京的,珍藏多年,現在本宮贈與你們,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朝!”
一瞬間,所有人眼睛都泛紅了,齊聲喝道,“多謝殿下恩典,小的一定完成任務!”
朱慈烺拍了拍虬髯大漢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
“小的叫田德勝,今年二十七!”
“田德勝……從今天起你就是錦衣衛千戶,其余四個兄弟都升為錦衣衛百戶,本宮在這里等你們歸來。”
“謹遵殿下鈞令!”
等五人走遠,朱慈烺才回到椅子上,揉了揉發脹的腦袋。
“派人盯著趙之龍了吧?有沒有什么異常?”
李若璉把殿門關上,走到朱慈烺跟前低聲道,“不出殿下所料,趙之龍果然蠢蠢欲動,他今晚約見了誠意伯劉孔昭,和東林黨魁錢謙益。”
“單獨約了他們兩個……有何密謀?”
李若璉目露寒光道,“派出去的眼線回報,他們三個密謀擁立潞王,由趙之龍帶領勛貴士族,劉孔昭帶領新江口的水師部隊,錢謙益帶領東林黨人,三日后凌晨一起逼宮!”
聽完,朱慈烺眼睛瞇成一條線,這一天終于還是來了,南京的官紳集團終于坐不住了。
前幾天派東廠去查浙商和徽商的底子,最后查證大部分與南京勛貴和東林黨人有關。
李時蔭暗中查找趙、劉二人的罪證時,也坐實了這兩家的滔天罪行,雖然還不至于砍頭,但足以把牢底坐穿。
但現在,他們居然想造反,那就是純粹自己想找死了。
本來根據錦衣衛搜集的罪證,可以堂而皇之地將趙劉二人抓捕下獄,但朱慈烺有更好的辦法對付他們。
“李若璉,待會你帶一些身手好,能信得過的兄弟,全部蒙上臉,連夜洗劫趙府和劉府,不論男女老幼,一個活口都不許留!”
這二人已經把謀反付諸于行動,誅九族都不過分,自己只取他們一家人的性命,已經算很仁慈了。
至于錢謙益,他決定暫時留著,不久的將來還會發揮更大作用。
李若璉點點頭,沉聲道,“殿下,可是讓我們扮成流匪的樣子?”
經過一段時間相處,李若璉大致摸清太子的脾性,知道他的行事風格,好處自己撈,黑鍋別人背。
誰知朱慈烺卻搖搖頭,“把人殺光后,在墻上留下幾個大字,同時把李時蔭搜集到的罪證都留在案發現場,尤其是這二人跟徽商浙商勾結的證據。”
說著,朱慈烺用手沾了沾茶水,在案桌上寫下一行字。
“滅口的時候順便抄家,把錢都運進宮里。”
李若璉湊過去看了一下那幾個字,眼睛頓時發出一道亮光。
太子這招栽贓嫁禍確實是高,不但除掉了逆賊,查抄了所有財產,還把一切都栽贓給敵人,挑起勛貴集團和敵人的矛盾,可謂一石三鳥,李若璉又學到一招。
“此事必須絕密進行,所有者皆重賞,若有人膽敢泄露消息,即刻誅殺九族。”
“殿下放心,我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