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江左游(其四)
- 三國:你管這叫臨終關懷?
- 憨直的小熊
- 2033字
- 2024-08-20 19:01:00
在劉義前往洞庭放空自己之時,李田已然率隊前往最近的村落。
若想知道哪里有盜匪,那么就要先去盜匪會光顧之地。
五十個人目標還是太大,所以李田等人還是以十人為一個單位前往一個村落打聽。
齊三接替李田成為此前鴛鴦伍伍長,伍里也新增添了一位刀盾手。
但是曾經的關系也不會因兩人身份產生隔閡。齊三看著李田背上那與他人不同的盾牌,不由小聲問他。
“你這盾牌,莫不是小大人單獨給你的?”
李田扭頭看向齊三,將手指放在唇前。“確實如此,根據使君所說,此盾神妙異常。”
“若我等遇到不可力敵的敵人,且無法逃離之時,以我為中心方圓十丈內,可保眾袍澤平安,亦可憑借此盾絕地求生。”
“只不過此盾數日內只能使用一次,不然我倒真想試一下,避免戰時臨時使用手忙腳亂。”
齊三疑惑的問道。“你與我等始終在一處,也沒見小大人單獨召見于你,他是何時將盾交予你,并囑咐你用法的?”
李田向左右看了看,然后低聲道。“列隊之時,我等皆站在小大人身前。小大人雖未開口,但我卻聽到他的囑咐。”
“盾也是在我等出發前出現在我手上的。”
“嘶……”齊三倒吸一口涼氣。“小大人莫非是神仙?”
李田搖搖頭。“不知。如今小大人就是白日飛升我也不以為奇。”
兩人各自默然。
這時派往附近幾處村落的人手陸續趕回,皆言“暫無盜匪蹤跡”。
有的是真的暫未遭劫掠,不排除村中有人是盜匪的同伙或家人;
也有雖遭劫掠,但是都是路過順手搶掠。
李田等人正在分析從哪里突破時,最后一什人馬歸隊。
他們的甲胄上有血跡。這兩支鴛鴦伍還押著一個盜匪活口。
李田和齊三相視一眼,便讓士卒先取水造飯,伍長們則集合。
盜匪活口的審訊過程并沒有什么難度。這兩支鴛鴦伍也是正趕上盜匪進村劫掠。
雖然只有十個人,但有人沖鋒、有人包抄、有人潛入,沒花多大功夫就在保全百姓的前提下,殺敵十數余,還抓了他們一個舌頭。
李田等人在飯后,便根據盜匪舌頭的供述,前往他所言那簡陋的“山寨”。
說是山寨,還不若說是一個營地。雖是白天,看守都昏昏欲睡,寨中營帳也都傳來呼呼鼾聲。
于是又沒花什么功夫,李田等人便盡誅此處盜匪。除留下對附近其他盜匪熟悉的活口之外,還繳獲銀錢、糧草,并營救被擄掠的女子。
在這些被營救女子的指點下,李田等人除留下隊伍必需的物資,其余都留給這些可憐之人。有家歸家,無家可歸者便攜帶資財前往其他村鎮。
而他們則在修整之后,前往下一個盜匪聚集之地。戰亂之時,縱使只是區區方圓百里,但是逃兵、山匪都趁亂而出。
李田這幾十人,過半都是荊襄本地黔首,對這些盜匪都是深惡痛絕。
如今他們身負剿匪之責,劉義又授予他們臨機專斷之權,可是讓這些以前都是老實巴交的黔首,如今在戰場上搏命的士卒,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
周瑜、程普等人正在營帳之中商議何時派人將諸葛亮請下南屏山,演繹“借箭十萬支”的壯舉。
只是幾人尚未理解何謂“借箭”,因此不知該如何布置。正在幾人冥思苦想之際,卻聽士卒通傳。
“報!報左、右都督,水寨附近士卒攔截到華服少年。那少年聲稱……他乃是左都督故人!”
程普看向周瑜,而被關注的周瑜卻也無一絲尷尬。
“此時乃戰時,我曾說過若非有人引薦,則視作曹賊說客,將其轟走便是。若不愿走,便將其捉拿至先前關押蔣干的囚牢。”
“且慢”,程普此時卻走上前問那傳信士卒,先是看向周瑜笑道。“若真是都督故人,豈不冤枉好人。”
然后他問那傳信士卒。“那人可有憑證,或說了什么言語?”
傳令士卒不假思索道。“那人聲稱什么白鶴,什么洛陽令獻血……”
“什么!?”周瑜當即前行一步。程普面有疑色。“公瑾?”
周瑜苦笑道。“此事我也是從家母口中得知。如此看來,此人當真是我家信任之人。”
程普見此,便吩咐那傳信士卒。“將那人帶到營中,好生招待。但不得放松警惕,也不許他離開。”
士卒稱喏離開,程普看向周瑜。“讓我去試探此人,公瑾可扮作士卒隨我前往。待我等見過此人之后再做定奪。”
周瑜點點頭。“如此也好。瑜在此謝過子敬。”
兩人各自見禮后,周瑜便扮作隨從士卒,隨程普前往安置那“都督熟人”之處。
劉義維持著逼格,看著走進來的程普和他的隨從。你別說,周瑜扮成這個士卒的樣子已然難遮掩其俊朗氣質。
劉義也是在賭他們沒人見過劉琮。畢竟劉表這少公子年歲尚幼,縱使出游玩耍也罕見外人。
縱使黃祖和江東打的腦漿子四濺,但是始終對劉琮這不出奇的少公子沒有投入太多目光。
果然,程普、周瑜二人眼神雖然審慎,但卻沒有那種“恍然驚覺”的表現。
縱使他們演技過人,也瞞不過劉義【性情中人】的技能監控。
程普笑吟吟的給劉義見禮,“這位小……公子,你說你是我家都督故人,敢問從何而來?可有憑證?何事欲尋都督?”
劉義笑了。
“周公瑾,你還真是謹慎。既然本人前來,為何不親自詢問,反而讓程老將軍代問?”
周瑜和程普對視一眼。
見身份已然敗露,周瑜走上前來,“汝為何人,吾從未見過汝。汝為何提到吾家中秘事?”
劉義哈哈大笑。“若魯子敬在此,絕不會像你二人這般張嘴便是訊問。”
“周公瑾,你既然知道我說的是你家中秘事,難道還沒有想法,難道令尊令堂還會將此事到處宣揚不成?”
“你就沒想過,你面前的是當初那事的親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