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猶太家庭的財富教育課(2)
- 猶太富翁的教子課
- 德川
- 3075字
- 2014-12-04 21:48:54
賺錢就是為了享受,知道如何休息,才會擁有一個豐碩的人生。
要零花錢就必須好好干活
勤勉或懶惰很少來自一個人的本性,很少有人一生下來就是辛勤的工作者,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懶惰蟲,而大多數人的勤勉或懶惰都是習慣所致。
猶太人認為,勤勉或懶惰很少來自一個人的本性,很少有人一生下來就是辛勤的工作者,也很少有人是天生的懶惰蟲,而大多數人的勤勉或懶惰都是習慣所致。此外,孩童時期的家庭環境以及所受的教育,也都有很大的影響。
勤勉有兩種:一種是外力強迫的勤勉,另一種是自愿的勤勉。
在貧窮時代里,猶太人為了生活,咬緊牙關辛勤工作,在非常惡劣的環境中,長時間地從事體力勞動,因為如果不這樣的話,便無法維持生活。
這是一種很讓人不情愿的勤勉,惟有自覺的勤勉才能真正長久地堅持下去,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
因而在猶太人的家庭里,猶太人的父母很注意培養子女的這種勤勉,比如父母們經常會給他們的小孩一份清單:
“吉米拖地15美分,收拾好自己的床鋪10美分,清除花園的雜草20美分。”
“瑪麗插花10美分,洗碗10美分,收拾房間30美分。”
父母告訴孩子們這就是他們的零花錢。要零花錢就必須自己好好干活,不然就不能得到他想要的零花錢。如果他想得到更多的零花錢,那他就只有在家里干更多的活,父母不會隨便地給他們錢,目的就是鼓勵他們多干活。
猶太父母們這樣做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孩子們知道只有努力干活才可以得到收獲,而懶惰的人是什么也得不到的。這樣,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了,大多都能勤奮工作。
因而,猶太民族的勤勉和任勞任怨的程度是其他民族的人少見的,猶太人里有不少是“工作狂”,他們的敬業精神讓其他民族的人敬服。
實際上,所有人要想獲得成功,必須經過超人的頑強奮斗,一般性的奮斗是很難成功的。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努力的民族,猶太人似乎是一群從來不知道疲倦的辛苦工作的人,他們可以在長期的工作中忍辱負重地工作而沒有絲毫的怨言。在猶太巨富的身上人們可以看到,他們一般都可以長期默默地埋頭工作而不為外人所知曉,人們似乎早已經忘記了他們,而他們也似乎和這個世界沒有任何關系,然而有這么一天,他們卻獲得了意外的巨大成功。人們不能不為這些勤勞的人感到驕傲。
只要勞動每個人都會有收獲
當孩子們學習做各種家務時,他們就可以學習到獨立生活的各種基本技能。讓孩子用勞動掙錢是每個猶太人家庭中每個孩子的責任。
《塔木德》中說:允許向非猶太人放高利貸,只是一種謀生手段,它可以使猶太人在沒有別的謀生手段時掙得足以維持生活的錢。
讓孩子用勞動掙錢是每個猶太人家庭中每個孩子的責任,在猶太人家庭中如果一個孩子不干完他責任中的雜務,父母就不會給他零花錢,或者是拿走他的零花錢作為懲罰。猶太家庭認為孩子們應該懂得勞動和工作的價值。當孩子們學習做各種家務時,他們就可以學習到獨立生活的各種基本技能。
在家庭勞動中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工作或是責任,因為這有可能會引起孩子的不平與怨忿。父母教孩子完成工作比自己親自完成工作要費更多的時間。對于孩子們的努力和完成得非常出色的工作,父母要給予充分的肯定。
讓孩子明白家務事和日常的例行事務是生活的一部分。在家庭雜務之中,父母要先把各種小的責任分派給年紀小的孩子們,然后,根據孩子的年齡,再派給他們一些難度相當的活。
隨著孩子們年齡的增大,他們希望得到更多的特權。
在家庭中自從有了為零花錢而勞動這個規定,就出現了把賺到零花錢的各種方法制作成圖表在家庭中作為記錄的方式。這種做法對于任何孩子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別是對于十幾歲的孩子效果更為明顯。
父母可以為家中的孩子列一個家庭雜務和日常例行事務的清單,每件工作價值一定數額的金錢,完成這項工作的孩子得到一定數額的零花錢。把各種工作公平地分給家中所有的孩子,不要給孩子一筆零花錢,然后又把這筆錢拿走。有了這個圖表之后,你就會發現你的孩子個個都很能干,至少比你想象的要能干。許多家庭雜務都是孩子們能完成的。勞動讓孩子明白:只要勞動每個人都會有收獲。
正如一位猶太母親說:
家庭勞動改變了孩子們的生活,孩子們不再為家庭雜務而爭辯不休。他們意識到,如果不按照父母所交代的任務而工作,就得不到零花錢。如果一個家庭中只有一個孩子,你可以找別人家的孩子來做這件事,把這份錢讓別人家的孩子掙走,也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
不用金錢獎賞孩子
偉大的猶太學者邁蒙尼德說:
“寧可像伐木工人、扛木工人、花園水路制圖員、鐵匠那樣工作,也別向他人伸手要東西。”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有必要讓孩子明白,做家務是為全家人盡義務。
許多猶太教育學家認為,家長應該為做家務的孩子建立一個獎懲制度,做到恩威并施。
學齡前的孩子非常渴望從事那種能夠給他們帶來切實利益的活動。根據孩子的這種心理,要在需要孩子完成難任務時進行這種獎懲。這種獎賞間隔時間最好長一點:對于五到七歲左右的孩子,至少兩個星期獎勵一次;對于七歲以上孩子,至少一個月獎勵一次。
不要因為孩子的一點點良好表現就獎賞。否則,在任何情況之下,只要你不提供這類實在的刺激,父母對孩子行為的影響力就會減弱。
在安排孩子做某件事時,要提供一個獎賞范圍供孩子選擇。提出你的安排后,根據當時的情況,還有孩子的情感成熟程度以及親子關系,允許孩子討價還價。但事先要明確你的限制,即使在你的安排最終不被接受時,也要堅持這一限制。
對孩子的獎賞最好不要用金錢。這樣有助于孩子的腦海中形成更加富有感染力的畫面,而且不會導致金錢至上的觀念。盡管猶太人十分喜歡錢,但他們并不急于在這方面向孩子灌輸金錢的概念。
在給孩子的獎賞中,最好是提供特殊的權利或者是獎品。如果你提供的是金錢,那么數目最好是固定的,不要隨著工作量的增加而增加。
當孩子因為玩耍而忘記了干家務活,你可以把孩子關在家里一天,或者要求他在自己的房間中獨自呆上一段時間。
懲罰孩子的目的是讓他嚴格執行你們之間的協定。如果每次孩子沒有完成任務,他都會得到適當的懲治,這就會減少他接受懲罰的可能性。
在家務勞動中,有些事情是孩子必須要做的,有些事情是父母和孩子雙方協商完成的,有些事情做不做完全取決于孩子。如果有必要父母可以把每個種類的事情列成一張清單,隨著孩子年齡的逐漸增長,孩子所要完成的勞動也要隨之增加,并通過建立責任感使孩子懂得為自己的行為舉止負責任。
不是每個提款機里都能取到錢
當你從一個經濟危機滑向另一個經濟危機后,會碰到更多危機,而且永遠不得逃脫。你必須改變自己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它關系到孩子一生的發展和幸福。
《塔木德》中說:節約是生財之源,節約是理財之方。
拉撒亞是個十分聰明的孩子。他手中的零花錢總是不斷增加,他父親總是很慷慨地買冰琪淋糖果給孩子。拉撒亞的教師發現這個情況后,找到拉撒亞的父親,勸他不要慣壞了孩子,希望不要給孩子太多的零花錢。父親只好不給孩子那么多錢了,可孩子總是能從慷慨的父親手中弄到錢,而且花錢越來越大方。漸漸地這位父親叫苦不迭,可孩子已經養成了習慣,一旦不給他錢,他就恨父親。
在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進商場或超市之前,總要塞上幾張大額的鈔票,這樣才覺得在孩子面前有面子。
如果這樣想就完全錯了。當你把這么多錢暴露在孩子面前時,孩子心里會想自己的父母有很多的錢,這時他就會有著很多的欲望,一到了超市或者是商場,見到那些五花八門的商品,就會大膽地采購。原因是,他認為父母的口袋中有不少的錢,購買東西時從不知道選擇。在他們看來,立即得到一件東西滿足自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父母的這種做法最容易弄巧成拙,這種闊氣只能助長孩子的欲望。
孩子的這些費用不僅要由你來承擔,而且金錢知識也是從你那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