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紅蓮教
- 替身皇帝,入宮后我如魚得水
- 司空見慣
- 2130字
- 2024-06-15 11:19:21
詩詩又念了幾次,早已泣不成聲。
“井底點燈深燭伊,深囑伊……”
那年段郎臨行前,自己不也是再三囑咐他,不論考中與否,都須來信報平安嗎?
“共郎長行莫圍棋,莫違期……”
段郎,三年了,你可還記得,當初一別已三載?
然而你一去不復返,音訊全無。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人們說紅豆最能表達相思之情,那點點深入骨中的紅,不正是我苦等而不可得的悱惻嗎?
所以,你知還是不知?
這一刻,被她深藏已久的思念,如泉水般汩汩涌出。
同時,她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雖在這京城中成為眾芳之魁,但每日里來來往往的客人,都只是為她的美貌而來,琴聲未必有多少人真正在意,更別提她的心聲了。
偏偏這位自稱天涯淪落人的李公子,一語中的,道出了她內心最在乎的東西,也徹底揭開了她的思念之情。
花廳內鴉雀無聲,每個人都已盡力寫詩,而那些附庸風雅的客人原本也只是為了看看美人而已。
李玉峰的這首詩是最后由婢女呈上的。
眾人眼巴巴地看著詩詩姑娘,等待她宣布誰能進入內室品茗聽琴的幸運兒。
然而等了半天,只見到詩詩姑娘淚流滿面。
紀騫和宋堯面面相覷,苦笑一聲,他們兩人恐怕是在場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底下開始竊竊私語。
“詩詩姑娘這是怎么了?”
“是有人欺負她嗎?”
“也沒看到啊,她捏著那張紙,難道是債主找上門了?”
“詩詩姑娘欠債了?那本少爺替她還了!”
花廳內議論紛紛,終于,詩詩睜開眼,對眾人福了一禮。
“諸位,詩詩身體不適,今日不便邀請各位進入內室品茗。”話語落下,廳內頓時嘩然。
“為何?”有人問道。
“詩詩姑娘怎么了?”又有人關切地詢問。
“難道我們這么多人的詩都沒有入你眼嗎?”有人不禁好奇。
詩詩輕輕搖頭,舉起手中的紙張:
“今日勝者已現,但那位公子……已經離開了?!?
未等他人追問,她已聲音哽咽,卻一字一句清晰無比地念出那首詩。
一瞬間,花廳內鴉雀無聲,仿佛連落針的聲音都能聽見。
所有人都不再言語,甚至有幾人被那詩句深深打動眼眶泛紅。
這些讀書人,雖然年華已逝,但誰沒有過那段刻骨銘心、難以忘懷的愛情呢?
不是相思無果,他們又怎會流連于花叢之間?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這一句深深觸動了他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他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位曾辜負或被辜負的佳人。
一位中年書生猛地站起雙眼通紅,高聲問道:
“請問詩詩姑娘,這位才子姓什么?在下想與他認識一下,還望詩詩姑娘能夠引見!”
“是啊,是啊,鄙人也正有此意?!逼渌思娂姼胶?。
“今日有如此佳作,小可自愧不如了!”有人贊嘆道。
詩詩輕輕搖頭,望著廳外漆黑的夜色,悵然說道:
“這位公子姓李,號天涯淪落人。我也是第一次見到他,引見一說怕是遙遙無期。我也很想再見他一面,只是不知……”
她沒有再說下去,但在她心里,有一個念頭沒有說出來:這位李公子取這樣一個號,怕也是有一段不為人知的心酸。
“天涯淪落人,你與我一樣都是淪落至此的么?”
她在心里默默地問。
這一場倚翠閣的茶局就這樣草草結束了,但沒有人覺得不滿。
相反,那首詩,以驚人的速度開始在京城里傳播開來。
傳播的除了名字和別號外,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
在那個遙遠的天涯,有個被命運拋棄的人,名叫李……
“如今四下無人,你且與寡人說說,那個紅蓮教的事情?!?
禁宮內,月色如水,寧靜而明亮。
李玉峰步履從容,向紀大春提出了這個問題。
紀大春稍作思考,開始講述:“紅蓮教,乃是前朝流傳至民間的一種宗教。他們以安盛天下宗旨,本意在于普化眾生、互相扶持。因此,它迅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隨著時間的推移,紅蓮教的組織和教義都發生了變化。戒律松懈,有些教徒夜聚明散,集結群眾滋事。他們常借天災之名組織武裝反抗朝廷,聲稱是為了天下百姓謀求太平。實際上,他們只是一群野心勃勃的人,企圖造反罷了?!?
李玉峰聽完,微微的點頭。
他來到大秦帝國已經幾天了,對這個國家的狀況已有初步的了解。
總的來說,這個國家曾經輝煌,如今卻日漸衰敗。
國內災害頻發,邊境之外強敵環伺,朝廷也是腐敗不堪,百姓生活困苦。
在這樣的環境下,百姓們無法維持生計,自然對生活失去了希望。
看看這些天京城外的那些難民吧,如果他們在家能夠安居樂業,誰愿意歷經千辛萬苦逃難到京城呢?
這是亡國的前兆?。?
歷史的教訓告訴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及時整頓國情,遲早會引發造反的事端。
在中原大地,傳教有著悠久的歷史。
就拿李玉峰的前世來說吧!大明朝是由朱元璋建立的,但其基礎卻是明教。
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口號既霸氣又好記,深受百姓喜愛。
盡管后來明教被禁,但其拆分變種如金禪、無為什么的十幾種教門依然在大江南北的鄉村城鎮中活躍,信徒遍布各地。
實際上,無論什么教派門類想要吸引信徒,都離不開三樣法寶:布施、治病、修來世。
只要教義淺顯易懂、修行方法簡單實用,再配上這三樣法寶,那很快就能發展出大片的信徒。
紀大春繼續說道:“其實去年在川,貴兩省,紅蓮教就曾發起過叛亂,后來被威遠將軍張杰淵率領軍隊鎮壓了。然而,張將軍并未得到朝廷的嘉獎,反而被冠以剿匪不力、私吞軍餉的罪名,最終被殺。張將軍的妻兒及三族也都被問斬,只有他的長女失蹤了,可能是逃走了?!?
李玉峰憤怒地說道:
“有功不賞,反而陷害并殺害全家,這究竟是誰下的命令?”
紀大春回答道:“戶部尚書鄧佑?!?
李玉峰冷笑一聲,說道:“很好,這筆賬我先記著,到時候跟鄧胖子一起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