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財務制度設計與管理(2)

專項資金單位,如研發、技改。

差額預算單位,如內部福利機構。

(2)劃分內部核算層次

對生產性企業一般可以實行廠級(總廠、分廠)、車間、班組三級核算,或者建立全員、全過程的核算管理制度。

(3)內部核算單位確定三定方案:定編定員、核定資金、定內部交易關系。

(4)內部核算單位實行內部價格結算,可用轉賬通知單、內部銀行支票等。

(5)對核算單位計算內部利潤和虧損,給予相應的獎勵和處罰。

3.內部核算價格的確定

(1)價格分類

物資價格,如原輔材料、燃料、工器具、備品備件、低值易耗品。

產品價格,如產成品、在制品、自制零部件。

勞務價格,如維修、運輸、文印、后勤行政服務。

(2)定價辦法

成本型價格,以標準成本或計劃成本為基礎。

以市場價格為基礎。

以企業利潤率為基礎。

以企業內部平均(成本)利潤率為基礎。

(3)一般每年制定(修訂)一次內部價格,個別價格可半年或臨時調整。

4.在企業(成本控制中心)應重點推行三級成本管理模式

(1)企業(工廠)目標成本管理。

(2)部門、車間責任成本管理。

(3)工序、班組、個人標準成本管理。

(三)內部轉移價格管理

內部轉移價格是關聯企業之間內部交易使用的價格。

1.運用內部轉移價格的目標

(1)調節子公司利潤,以達到期望水平或目標,如維持子公司的信譽、威望或減少麻煩。

(2)逃避稅收,因下屬企業屬地稅率不一和所有制稅率不一而合理避稅。

(3)抽調資金,分散外匯風險、政治、經濟風險。

(4)支持子公司競爭,集中優勢、財力,以低價傾銷,占領市場,擊敗對手。

2.運用內部轉移價格方法

(1)通過調整零部件、原料價格,影響產品成本,母公司高價出售予子公司或子公司低價出售予母公司,減少子公司利潤。

(2)通過產品銷售,收取子公司以較高或較低傭金,影響子公司銷售收入。

(3)通過調整對子公司固定資產出售價或折舊年限影響子公司產品成本。

(4)通過專利、商標、技術、咨詢服務、租賃、運輸等特許權使用費用和勞務費用影響子公司成本。

(5)向子公司索取或多或少的管理費用。

(6)在母子公司、子公司間人為制造呆賬、損失賠償,增加子公司費用開支。

(四)上下級利益分配關系

1.分配方案

上下級企業之間,可能有如下利益分配方案:

平臺方案1:統收統支

下屬企業經營收益全部上繳,費用開支統一預算、撥付。

——優點:

上級企業能夠獲得全部經營收益,支配財力加強

——缺點:

承擔下級企業全部開支,負擔亦加重

經營者激勵機制不強

——適用場合:主要適用于分公司和全資子公司(一般是主營、支柱企業和效益好的企業),對下級企業經營層可采用年薪制獎勵。

平臺方案2:承包制

下屬企業與上級企業簽訂承包合同,確定上下級之間的承包指標和責權利關系,承包制有包死基數、遞增包干、超收分成等幾種方式,可以經營層承包和全員承包。

承包制在我國國有企業改革中曾廣泛應用,其優缺點不再論述。在目前對承包制趨于否定的趨勢下,在公司內部尚可以運用,但需興利除弊,加強日常的監督管理,不能一包了之。

適用于分公司和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效益不甚理想的企業)。

平臺方案3:租賃制

對下屬企業實行資產租賃,主要收取租賃費。租賃制使得上級企業收益硬化、穩定。

平臺方案4:資產占用費制

與租賃制類似,上級企業對下級企業收取凈資產占用費,可以根據資本利潤率或凈資產報酬率計算。國家對占用的國有資產收取費用不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水平。

主要適用于需休養生息的企業、行政劃撥國有企業,或直接與政府商談按此種方式獲取收益的企業。

平臺方案5:特許提成費制

對賦予品牌特許經營權、技術、專利使用權或使用公司名義經營的企業,可以按該下屬企業營業額、利潤分成。

主要適用于協作、關聯企業。

平臺方案6:權益分紅制

上級企業對下屬企業按其所占股權比例,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分紅。

主要適用于控股、參股子公司。

三、會計檔案管理制度模板

第一條為加強會計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條企業的會計檔案包括: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告、查賬報告、驗資報告、財務會計制度以及與經營管理和投資者權益有關的其他重要文件,如合同、章程等。

第三條會計檔案的保存

(一)財務部應有專人負責保存會計檔案,定期將財務部歸檔的會計資料,按順序立卷登記有效。

(二)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為永久保存和定期保存兩類,具體和保管年限詳見附件。

(三)會計檔案保管期滿需要銷毀時,由會計檔案管理人員提出銷毀意見,經部門經理審查,總經理批準,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后執行。由會計檔案管理人員編制會計檔案銷毀清冊,銷毀時應由審計部和財務部有關人員共同參加,并在銷毀單上簽名或蓋章。

第四條會計檔案的借用

(一)財務人員因工作需要查閱會計檔案時,必須按規定順序及時歸還原處,若要查閱入庫檔案,必須辦理有關借用手續。

(二)集團內各單位若因公需要查閱會計檔案時,必須經本單位領導批準證明,經財務經理同意,方能由檔案管理人員接待查閱。

(三)外單位人員因公需要查閱會計檔案時,應持有單位介紹信,經財務經理同意后,方能由檔案管理人員接待查閱,并由檔案管理人員詳細登記查閱會計檔案人的工作單位、查閱日期、會計檔案名稱及查閱理由。

(四)會計檔案一般不得帶出室外,如有特殊情況,需帶出室外復印時,必須經財務部經理批準,并限期歸還。

第五條由于會計人員的變動或會計機構的改變等,會計檔案需要轉交時,須辦理交接手續,并由監交人、移交人、接收人簽字或蓋章。

第六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總部、下屬全資及控股企業。

附件:會計檔案保管期限

檔案名稱保管期限

(一)會計憑證類

1.原始憑證、記賬憑證15年

其中:涉及外來和對私改造的會計憑證永久

2.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3年

(二)會計賬簿類

1.日記賬15年

其中:現金和銀行存款日記賬25年

2.明細賬、總賬、輔助賬15年

3.涉及外來和對私改造的會計賬簿永久

(三)會計報表類

1.主要財務指標報表3年

2.月、季度會報表15年

3.年度會計報表永久

(四)其他類

1.會計檔案保管清冊及銷毀清冊25年

2.財務成本計劃3年

3.主要財務會計文件、合同、協議永久

(第三節)財務制度設計實用表單

一、財務管理調查表

二、財務狀況變動表

次金

一、流動資金來源

二、流動資金運用

三、財務費用表

四、月度財務分析表

五、財務日報表

六、財務狀況分析表

七、財務狀況控制表

八、年月份企業財務分析表

九、主要財務比率分析表

(第四節)財務制度設計規范化細節執行標準

一、財務部制度設計工作流程

二、財務管理體制細化執行標準

(一)財務管理原則

1.企業整體利益最大化(或企業利潤最大化)。

2.企業運營資金總成本最小化,促進企業內外資金充分合理流動,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效率。

3.企業財務管理,體現行業、區域、所有制特征,遵循國家財稅、會計法律法規,也要注意吸收國際先進管理經驗,并與國際財務慣例逐步接軌。

4.企業財務具有可控性,促進財務管理與企業總體戰略和規劃目標相吻合,通過必要的財務手段鼓勵、支持、扶植、限制、禁止下屬企業財務行為,使其運作在預定的發展軌道上。

(二)財務機構設置

1.母公司級

(1)設立與財務活動有關的部門,如財務部、審計部、融資部、投資部、財務結算中心、內部銀行、財務公司。

(2)一些財務機構可以根據公司規模及需要合署辦公,如財務部與財務結算中心。

(3)財務機構由公司財務副總經理統一分管負責。

2.子公司級

(1)子公司一般僅設置財務部。對較大規模的子公司還可增設審計、地區性結算中心。

(2)對規模較小的子公司不單獨設立財務機構,僅設立不少于2名的財務崗位,附設于公司行政部(秘書處)。

3.分公司、工廠級

(1)分支機構可以設立財務部,主要側重核算和成本控制。

(2)分支機構亦可由上級公司總部財務部單獨立賬,進行內部核算。

4.關聯企業、協作企業

參照核心企業財務規章制度設置財務機構。

(三)財務人員任用

1.母公司財會人員,尤其高級財務主管,必須由資深財務專家擔任,精通管理會計、責任會計、成本會計、投融資運作、資本市場等。

2.母公司財務部長為高級管理人員,由董事會任免。

3.對下屬企業實行會計委派制。

(1)企業群體內分公司、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的財務主管和高級財會人員均由其上級母公司(財務部門)負責人員推薦、審查,由人事部門審批并辦理有關手續。

(2)會計人員的工資、人事關系和崗位職務任免級劃歸母公司,由母公司派遣和考核,負責對全體財務人員的培訓、業務指導。

(3)會計人員定期向上級財務部門述職。

(4)財務人員調離、辭職須首先征得上級母公司和本公司領導同意,并監督交接離職。

(四)財務管理制度

1.財務制度是集團最重要的規章制度,須由公司總部統一制定。

2.母公司制定的規章制度,匯編成冊,發到下屬企業統一執行。

3.財務制度的效力:

(1)對核心層、全資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強制執行,全部適用,不打折扣。

(2)對參股的關聯公司,有一定約束性,最好能遵守執行。

(3)對協作企業有指導性,建議其參照執行。

(五)財務監督

建立多層次財務監督機制:

1.母公司設立審計部、稽核部或監察部進行監督管理。

2.子公司內部監督,可在財務部設立審計崗位,進行日常監督管理。

3.接受企業外部國家、地方財稅或審計部門的審計、財稅大檢查、清點核資、資產評估,必要時聘請獨立的執業會計師進行公正審計。

4.加強對企業管理層任職前、職間、調崗、離職的審計檢查,及定期、不定期地進行全面的或抽查性的監督活動。

(六)財務指標體系

1.消耗指標

(1)生產成本;(2)制造費用;(3)銷售費用;(4)管理費用;(5)財務費用;(6)稅金及附加。

2.資金占用指標

(1)固定資產額;(2)流動資金額;(3)長期投資;(4)無形資產與遞延資產。

3.成果指標

(1)總產值;(2)凈產值;(3)銷售收入;(4)銷售利潤;(5)投資收益;(6)上繳稅金。

4.效益效率指標

(1)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對工業企業,該比率最好達到2倍)。

(2)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對工業企業,該比率最好達到1倍)。

(3)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賬款凈額。

(4)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

(5)資產負債率=債務總額/總資產。

(6)凈資產收益率=稅后凈利潤/凈資產。

(7)銷售利潤率=稅前利潤/銷售凈值。

(8)成本費用利潤率=稅前利潤/銷售成本。

(9)全員勞動生產率或人均創利。

(10)年均銷售(利潤)增長率。

(七)財務狀況類型

根據質量、消耗、效益三項指標組合出八種財務模式。

模式平臺1:低質低耗低效型

產品質量問題較多,且偷工減料或粗制濫造,導致企業效益低下。

對策為重點推行全面質量管理,迅速扭轉產品質量低劣局面。

模式平臺2:低質低耗高效型

出現在產品暢銷供不應求,且競爭度極低的市場環境。

企業清醒地認識到低質量的高效益(投機性)不可能持久。

盡快將利潤投入到改善品質的投資項目上。

模式平臺3:低質高耗低效型

這是企業各方面均有差距、嚴重經營管理不善的典型表現。

對扭虧無望的企業,可能要破產、拍賣或被購并。

模式平臺4:低質高耗高效型

同樣出現在短缺市場,且內部消耗管理更有致命傷。

同時要解決改善質量和降低消耗兩個重大問題。

模式平臺5:高質低耗低效型

表明企業產品進入衰退期,銷售不暢,產品積壓,或資金周轉不靈。

重點在市場調查與預測,迅速調整產品結構,淘汰過時產品。

及時清理庫存積壓品,加速資金回籠和周轉。

模式平臺6:高質低耗高效型

這是最好的經營財務狀態,是各類企業應追求的終極模式。

應向更高目標邁進,防患未然,不斷創新。

模式平臺7:高質高耗低效型

主要是內部物資管理不當造成消耗高,或產品結構不合理,或單純追求質量忽視成本。

加強基礎管理,杜絕浪費,降低消耗。

運用價值工程方法,改進產品設計、工藝設計、原材料采購。

模式平臺8:高質高耗高效型

依靠高質量產品和理想價格銷售帶來高效益,以表面的繁榮掩蓋嚴重浪費的真相,不符合精益、節約、可持續增長方式。

重點放在改進產品、工藝設計,加強物資、定額基礎管理,降低材料消耗。

三、財務部組織管理體系細化執行標準

一般企業的財務管理組織機構采取的是企業財務總監領導下的職能型組織機構,下設財務部、審計部、投資部等相關職能部門,直接對財務總監負責。各職能部門根據工作需要設立相應的職能崗位。

(一)財務部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以下人員編制:

1.財務部經理,全面負責財務部工作。

2.財務助理,協助財務部經理做好日常各類工作。

3.預算主管,負責企業各類預算編制工作。

4.現金流量主管,負責企業現金流量的監控和管理。

5.投標主管,負責企業工程、產品等招投標工作。

6.成本控制主管,負責企業產品成本控制和管理工作。

7.統計主管,負責企業各類財務統計工作。

8.財務分析主管,負責企業各類財務分析,向企業決策者提供決策的財務依據。

9.稅務主管,負責企業稅務申報等和稅務有關的工作。

10.資本運作主管,負責企業資本運作和與之相關的各類工作。

11.債權主管,負責企業對外債權工作管理。

12.會計員。

13.出納員。

14.統計員。

15.預算員。

16.分支機構會計員。

17.分支機構財務主管。

18.分支機構出納員。

19.各事業部出納員。

(二)審計部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以下人員編制:

1.審計部經理,全面負責審計部各項工作。

2.審計主管,在審計部經理的領導下組織企業審計工作。

3.審計員。

(三)投資部

根據工作需要可以采取以下人員編制:

1.投資部經理,全面負責投資部各項工作。

2.投資主管,在投資部經理的領導下組織企業投資工作。

3.投資分析師。

(四)財務管理組織體系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昌市| 格尔木市| 海安县| 鲁甸县| 琼中| 马公市| 湟中县| 明星| 桃园市| 安国市| 丰县| 怀仁县| 南皮县| 莫力| 宜川县| 井研县| 乌恰县| 鄯善县| 潞城市| 房产| 宁化县| 富宁县| 宁德市| 新津县| 丹江口市| 长阳| 唐海县| 团风县| 荃湾区| 长岭县| 吴川市| 陇川县| 白山市| 东平县| 石门县| 铜川市| 河津市| 穆棱市| 固始县| 浦北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