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惡/噩”
雖然“惡”是一個高頻常用字,但由于其讀音的差異,導(dǎo)致該字亦不太容易正確地掌握其讀音、理解其意義,稍不留意,就可能讀錯、用錯。
“好惡”由心,心生“好惡”。這是古人對人性最初的認(rèn)知,并且由此派生出一系列相關(guān)詞語及概念;同時,“惡”字還在上千年漫長的使用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三個不同的讀音。今天就先聊聊“惡”,順帶說一下“噩”。
“惡”(è/wù/ě)字以“心”為表意形旁,表示這個字與“心理/心情/心性/主觀好惡”等有關(guān),它有三個讀音:
當(dāng)其讀“è”時,指“惡劣/壞/不好/兇狠/兇猛”等,如“惡感/惡習(xí)/惡意/惡性/丑惡/窮山惡水/惡狗/惡戰(zhàn)/惡霸/惡人/兇惡”等。
當(dāng)其讀“wù”時,表示“討厭/憎恨”的意思,如“好逸惡勞/深惡痛絕/厭惡/可惡”等。
當(dāng)其讀“ě”時,指“欲嘔吐/使人厭惡”,如“惡心”。
“噩”(è)的本義指“驚恐”,即兇惡的、驚人的,如“噩運(yùn)/噩兆/噩耗”,“噩夢”就是可怕的夢。
不過,好在“惡”的使用頻率雖高,但也還易懂,稍加注意,亦能正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