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初”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是為“元旦”。
“元旦”這個詞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原本特指農歷的大年初一,意為每年的第一個日出。由于新中國使用公歷,“元旦”漸漸用在了公歷之中。而農歷的“元旦”,則被“大年初一”或“老大初一”的說法取代了。
再說字義。“元”(yuán)是一個會意字。“兒”(即“人”)上有兩橫(即以“二”表“上”的意思),合起來表示“人的腦袋”的意義。“元帥/元首/元兇/元老”。引申之后,主要表示“開始”之義,如“元旦/元年/元勛”等。再引申,“元”字也用來表示天地萬物的“本源”,古人認為“元氣”是產生和組成萬物的原始物質,“元氣/元元本本”中的“元”,均表示“本源”的意思。簡言之,“元”就是“第一/開始/本源”。
“旦”(dàn),也是一個會意字。“旦”與“日”的形和義都最為接近。“旦”表示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其本義是“日出”。《說文解字》釋為:“明也,從日見一上。一,地上。”如“旦夕/枕戈待旦/坐以待旦”和《木蘭辭》中的“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中的“旦”,都指“天明”或“早晨”,用的是“旦”字的本義。
綜上,“元”與“旦”兩個意義極為接近的字合起來,就表示每年的“第一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