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做漢獻帝,還是漢光武帝?
-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
- 鵝貨
- 2290字
- 2024-07-23 00:10:00
“郁先生,事情的過程就是這樣。”
黃得功將自己自高郵城外被趙林所救,到派遣親兵往南京為其求官又聽到流言的事情完整對自己的幕賓郁世遷說了一遍。
郁世遷聽完并不急于表態,而是撫著自己的長須微皺眉頭陷入了沉思。
這郁世遷原在罪督熊文燦身邊做幕僚,崇禎十二年張獻忠復叛,熊文燦論罪處斬,這郁世遷幾經輾轉流落到武人帳下。
好在黃得功對其十分信重,凡遇大事也都與他商議。
黃得功看出郁世遷正在沉思也不打擾,口中渴了想伸手去端茶杯想想又停住。
過了好一會兒,郁世遷才長吸一口氣道:“空穴不來風,這流言未必就假啊。”
黃得功聽他這開場白禁不住就坐直了身體。
“按侯爺所言,此子年紀輕輕卻是自帶貴氣,與您初次見面,知曉侯爺身份后也是不卑不亢?”
黃得功道:“何止是不卑不亢,本侯甚至隱隱覺得他有些看不上我。”
郁世遷笑笑道:“侯爺多心了,這不過是富貴之人自然而然的行止,絕非有輕視之意。”
黃得功道:“那依郁先生的意思,趙林兄弟真的就是先帝太子了?”
郁世遷輕笑道:“侯爺之前不也是覺得,此人至少是個藩王嫡子嗎?”
黃得功點點頭:“按本侯之前所想,非但至少是個藩王嫡子,且還得是個大藩,那些普通宗室可沒有這樣的傲氣。”
“不是傲氣,是舍我其誰的王霸之氣!”
郁世遷捋了捋胡須道:“侯爺錯了,侯爺不了解我朝宗藩制度,想岔了也屬實正常。”
黃得功往前探了探身子“哦?”了一聲。
郁世遷繼續道:“我朝宗室雖然待遇優渥,在地方上作威作福,但真講起來,朝廷是防著他們的。”
“哦?”
“說白了,就是將他們放養在高墻大院的金銀窩中,花天酒地可以,放浪形骸可以,詩詞歌賦也可以,但是談兵論政不可以。”郁世遷輕拍了一下膝蓋道:“莫說是藩王子弟,哪怕是庶出皇子,或者說除了皇太子以外的所有皇子,予他們授課的大儒有一條鐵律是絕不可碰的,那便是教授他們帝王之術,治國之道!”
“授課先生們投鼠忌器,通常便只教授一些風花雪月的柔軟文章,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人,俱是些眼高手低異想天開之輩,比起普通士子還要不如,是不可能有侯爺您說的那種氣質的。”
黃得功喃喃道:“怎么聽著就像大戶人家里把庶子當豬養,防止爭家產的樣子……”
郁世遷哈哈大笑道:“看來侯爺也是明白的。”
黃得功皺了皺眉頭道:“說到底這只是本侯的猜測,要不,郁先生也找個理由去那處偏院親眼看看?”
郁世遷搖搖頭道:“無需多此一舉,身邊有養出官威的年輕文官,有武藝高強的貼身護衛,甚至還有宦官假扮的管家,在下幾乎是確定無疑了。”
“且依在下來看,其實是與不是都無關緊要,侯爺如何想才重要。”
黃得功心里一緊,微微往前湊了湊身子低聲道:“郁先生是何意?”
郁世遷也將身體往黃得功跟前傾了傾,低聲道:“侯爺,在下冒昧一問,若此人真是先帝太子,以先帝遺詔命您兵發南京護其登基,您可愿意?”
黃得功喉嚨里一滾,緊張地咽下一口唾沫。
郁世遷繼續笑著問道:“侯爺,話出您口僅入我耳,天知地知,不必相瞞。”
黃得功眼角微微往外面瞥了一下,這才低聲道:“先帝對黃某有恩。”
“但朝廷新定,外有強寇,我若居中造反,一個不慎就會葬送大明江山。”
“本侯也不愿做這大明的罪人。”
郁世遷點了點頭。
黃得功繼續道:“且今上即位于風雨飄搖之際,是得群臣擁戴,昭告天下的,即使要還政于先帝太子,也該是在今上百年之后……”
郁世遷笑了笑:“還政于先帝太子?這如何可能?”
“唯有你死我活而已。”
黃得功還想反駁一下,但也毫無底氣,道:“史督師此前同本侯談起過,說朝廷要派左懋第北上同清韃結盟,其中有一要務,便是要尋回太子殿下和定王、永王。”
“這是朝野諸公一致的意思,今上恐怕就是不樂意也無法阻止。”
郁世遷哈哈大笑道:“官面上的文章罷了,大家都知道不會找回來的,且不說宋高宗不愿迎回二圣,單就我朝而言,哪個又不顧忌奪門之變?”
黃得功道:“那依郁先生的意思是?”
“將殿下大張旗鼓送往南京,是優渥厚待,還是尋機處死都交由陛下和朝廷諸公論斷。”
“不可!不可!”黃得功連連搖頭道:“且不說先帝恩情,單因他救本侯一命,本侯便不能行此忘恩負義之舉!”
黃得功也下意識的感覺,殿下要是落在今上手里恐怕難得善終。
郁世遷笑著點了點頭:“在下就知道依侯爺的心性是絕不會行此策的,因此在下還為侯爺備了一策。”
黃得功急道:“還有何策?”
“便是侯爺裝作事事不知,仍舊將告身文憑給他,讓他動身去江西駐地。”
“此后朝廷若有問起此人下落,侯爺坦然相告即可,若不問,便順其自然。”
“其人生死均由天命,同侯爺無關。”
黃得功皺眉道:“這算什么?這不擺明著讓他去死嗎?”
“就不能想個法子,既不讓陛下對本侯生隙,又能全了本侯對先帝和趙……和太子殿下的忠義?”
郁世遷笑著道:“侯爺,這樣做對太子殿下來說,未必就是死局啊。”
“怎么說?”
“侯爺您想過沒有,太子殿下為何不愿留在江北富饒穩固之地,偏偏要往兩湖和江西去呢?”
黃得功皺著眉頭想了想仍然不得要領,急道:“郁先生您就直說吧,本侯哪能想得透這些彎彎繞繞!”
“好好。”郁世遷微笑著道:“江北雖有侯爺庇護,但畢竟在朝廷有力掌控之下,但是侯爺您想想兩湖和江西呢?”
“又讓本侯想!”
“好好。”郁世遷接著道:“兩湖有左良玉,此人兵強馬壯但未參與擁立,朝廷雖也升了他的爵,但他在中樞卻并無根基,朝廷也指揮不動此人,說直白些,比起江北四鎮左良玉才是真正的藩鎮。此人若想做曹阿滿,太子殿下走投無路之時便也可做漢獻帝。”
黃得功皺眉道:“那樣的話,對國家便是一害。”
郁世遷又道:“再說太子殿下既然想到此處,又為何不直接投奔左良玉,再倚仗其大軍順流而下直取南京呢?因為太子殿下非到萬不得已也不想做任人擺布的傀儡,他真正想做的,是漢光武帝啊!”
“果然。”
黃得功瞬間念頭通達,也不知該喜該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