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叛徒受死!
書名: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作者名: 鵝貨本章字數: 2085字更新時間: 2024-07-09 10:01:00
“形勢比人強啊。”趙林將手扶在城墻上,目光向外看去神色有些憂慮。
陳元雅道:“前明腐朽不堪,同清韃屢戰屢敗就罷了,我大順朝新立,百萬大軍俱是身經百戰之輩,也打不過清韃?”
趙林道:“陛下的三堵墻何其勇猛,在清韃手底下竟然也討不到好,吳三桂一伙叛逆也趁機狗仗人勢。”
“且兩軍交戰,不光只是看兵力的。陳縣令你看這登萊境內,除了你哪個沒反?”
“暫且不說降不降清韃,總歸是想復明的。”
“四周沒人,在下就同陳縣令說句心里話,如此形勢下,大順、陛下要想卷土重來,談何容易,能守住河南和西北就不錯了。”
“你我還是早作打算設法西歸才是,獨守孤城徒死無益。”
陳元雅憤恨道:“這絕不是人心向背!那些土豪劣紳代表不了天下民心!”
他快速走了兩步又轉過身:“百姓們還是心向我大順朝廷的!”
說著,他怕是趙林不信,拉著他轉身又向城里看去,激動道:“賢弟你看看這城里百姓,為了守住城池不讓那些狗賊重新騎到他們頭上受苦,出工出力皆毫無怨言,為兄不過是以數十衙役為框架,短短半月,就組建了六百余精銳守城戰士!任他三五千人同來,也別想攻破這登州堅城!”
趙林看了看城里散漫的社兵和民壯沒有說話,他不好意思跟陳元雅說這些百姓可能只是為了一月三兩的餉銀,一旦敵軍來襲,就立馬會做鳥獸散。
在趙林一路看來,因為李自成朝廷對明朝官紳的無情打擊有失變通,反叛大順朝廷的中堅絕對是這幫人沒錯,但平頭百姓似乎對明對順都沒有多少不同的感覺,哪個來了便服哪個便是。
尤其是京畿之地,天子腳下,民生尚且過得去,即使是山東地方,平原沃野又有河流灌溉,苛捐雜稅雖多,鬻兒賣女的也有,但百姓逃難也好,躲避也罷,心里總還報著能活下去的希望行事,而非像陜西、河南地方那樣拼死一搏的。
且當地多年來也并未發展出什么巨寇。
趙林其實對大順朝廷并不反感,甚至為其對觸手可得的天下得而復失很是遺憾,但這并不能改變他對大順必敗的的觀感。
李自成失了創造鞏固根據地的時機,又夾在明清之間,慘敗之后又被清軍緊咬不放,是絕對沒有再次問鼎天下的前景的。
趙林也奇怪,陳元雅一個前朝進士,剛當了大順朝廷兩個月的官,怎么就會如此死心塌地要效忠李自成。
陳元雅嘆了一口氣,緩緩道:“賢弟心中肯定在奇怪,那么多人都降而復叛了,官位該有還有,為何為兄就要苦苦守著這孤城?”
趙林道:“自然是因為陳縣令忠肝義膽。”
陳元雅苦笑著擺擺手道:“賢弟莫要恭維了,為兄和你實說吧,我之所以如此做,實在是覺得前明不亡,天理難容!我讀了這么多年圣賢書,此時若再為個人富貴助紂為虐,實在是良心難安!”
趙林不說話,只是認真地看著他,陳元雅從趙林的神情里讀出了傾聽的愿望,便長吸一口氣繼續道:“崇禎十五年,為兄自湖南北上京師參加會試,出境三十里,就見道旁剮人肉者如屠豬狗,毫不避人,路人視之亦不為怪。”
“為兄家境雖說清貧,平日里也有幾個仆役可供驅使,整日閉門讀書,哪里看過這等情景,禁不住毛骨悚然,在老仆寬慰及路人嗤笑下,這才慢慢平靜。又走了半日,見到個婦人抱著一個已死孩童,一邊生火要烹飪,一邊傷心痛哭。同行的路人就問她,說你都要將他吃了,又哭做什么?那婦人說,這是我的孩子,埋了別人也會扒出來吃掉,還不如我們自家吃了。”
趙林眉頭緊緊鎖起,易子而食原本不過是史書上的一句話,此時卻忽然無比具象起來。
陳元雅笑著道:“不怕賢弟恥笑,為兄因此一連幾日吃喝不下,無論山珍野味,入口即吐,就這樣吊著半條命到了京師,半年過去,一想到那情景胸腹間仍是翻騰不止。”
見陳元雅停了,趙林便輕聲道:“后來呢?”
“后來?”陳元雅輕笑一聲道:“再后來,京中朋友愈多,杯酌相呼,觥籌交錯,這件事便若憶若望,再后來高中進士,看京城里繁華奪目,昨日痛心酸鼻者,竟默然不相關矣。”
“直到半月前,臨縣皆叛,為兄才恍然驚醒,我若也舉旗復明,復的是何?復的是苛政猛虎,復的是百姓鬻兒賣女、易子而食?”
“所以為兄決定寧死不做此等為虎作倀之事!”
趙林聞言竟有些敬佩陳元雅了,明末這世道這樣的文人不多了。
他緩緩道:“大明該亡。”
他心里又補了一句:可惜大順不當興。
陳元雅盯著趙林的眼睛道:“賢弟雖經過修飾,看起來風塵滿面極是落魄,但氣度華貴、英氣內斂,我大順將官輾轉作戰多年,絕對養不出此等氣質,你真的是我們的人嗎?”
趙林鎮定道:“不瞞陳縣令說,在下將門子弟,家父也是痛恨前明腐朽害民,這才在開封一役降了陛下,如今已然七年了。”
陳元雅道:“令尊高姓大名?”
趙林信口道:“家父王禮復,原為前明游擊,現任朝廷果毅將軍。”
陳元雅自然無法核實是否真的有這么一號人,又問道:“哦?那令尊現如今何在?陛下東征時又帶令尊同去嗎?”
趙林道:“家父此次并未隨陛下親征,而是隨澤侯留守西京,本意是讓在下隨軍攢些資歷,不料反遭此厄難,同家人兩地相隔了。”
陳元雅道:“怪不得賢弟要一心返回西京,原來家人都還在那邊。”
趙林嘆息道:“是啊,陛下雖然胸襟廣闊,但在下這等人畢竟是降將子弟,朝廷也有防備的。”
陳元雅點點頭,心想朝廷對地方降官要是也能如此防備,也不會叛亂四起了。
“賢弟自幼便在開封長大?”
趙林點點頭,陳元雅迅速道:“開封話‘你個叛徒受死’怎么說?”
趙林面上表情緩緩冷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