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
- 明末:我真不是朱慈烺
- 鵝貨
- 2192字
- 2024-06-18 08:00:00
李來亨趕走腦海里的思緒,既然已經喪失了最佳的機會,便不必再這樣冒險。
況且,救治罹患疙瘩瘟的百姓是老長家定下的規矩,莫說這少年看樣子是自愈了,就是方染上的,自己還就真的能為了防止麾下士兵染上便一刀殺了不成?
想通此處,他便目光看了一圈兒周圍百姓,擺著臉佯怒道:“怕什么怕!老爺我不殺人不搶劫,還給你們放糧,對你們比親娘都好,還要咋地!”
周圍的百姓看出這個年輕的義軍將領是在開玩笑,便紛紛放松下來,有些大膽的便說:“千歲再發些銀子罷!”
“幫討個婆娘!”
李來亨作勢要打,那些人哄笑一聲又往后退些,似乎真的對他們沒有多少恐懼。
李來亨道:“皇榜早就貼出來了,都三年不納糧了,不比你們在朱皇帝手下過的好?不知足!”
百姓們又嬉笑一聲。
李來亨偏過身指著趙林道:“你們也都是這附近各坊的,有沒有認識這個少年的?”
“捎話讓他們家里帶回去。”
眾人聞言都勾著頭看看仍舊跪在前面的趙林。
趙林也抬起頭看著這幫百姓,方才聽到這年輕人提到朱皇帝,莫非此時是明朝末年?
那前面的這伙士兵就是流寇?
流寇不是燒殺淫掠嗎?
為何百姓并不懼怕他們?
眾人這邊看完趙林,紛紛搖搖頭表示不認識。
李來亨又道:“看仔細了,想想是不是哪家高官的子弟,誰認出來了,老爺我追贓助餉時記他一功。”
百姓們聞言七嘴八舌道:“千歲你這就猜岔了,這破廟里只關小死老百姓,官宦家里的人,衙門哪敢拿過來?”
李來亨故作驚奇道:“那官宦家的人莫非就不染疙瘩瘟了不成?”
有百姓道:“千歲真不知假不知,莫說是高官,哪怕只是尋常富紳,家中有患病的,只要給衙門奉上五兩銀子,自然不去找他家麻煩。”
那胖胖的降官聽得額頭冒汗,偏有好事的百姓還伸頭高喊了一句道:“是不是啊,李縣丞?”
“您分了多少兩啊?”
趙林聞言也朝那跪著的降官望去,只見那胖子慌忙擦了一把額頭的汗水,苦笑著朝百姓們抱拳道:“各位鄉鄰莫要打趣,莫要打趣。”
“李某任那偽朝大興縣縣丞不過三月,除了老家帶來的門子,沒有一個人使喚的動,哪里能夠分得這等好處?”
話音剛落,他又覺得不妥,連忙道:“李某苦讀圣賢書幾近四十年,正不知如何報國報民,又怎會去做這等貪婪無恥之事?”
“定是那胡縣令與富紳沆瀣一氣,狼狽為奸!李某事先不知,倘若知情,拼了頭上烏紗,也絕不讓彼輩奸計得逞!”
百姓們哈哈大笑,卻也并不再與他為難。
自從義軍進城之后,百姓們在經過了最初的驚慌之后,后續生活并未受到多大影響。
只是這些官員、富戶可是倒了大霉了,李縣丞方才所提的胡縣令,聽說就是被義軍抓去追贓助餉,單單一個晚上就被拷掠致死。
又有百姓道:“也可能是城外來的窮佃戶,半月前聽說千歲們要來,可逃進來不少。”
李來亨皺皺眉頭,這與他所猜不符,他總覺得這少年不是普通百姓。
周邊的百姓又議論紛紛道:“這里封了二十五六天了,這少年怎么還活著?”
“唉,城外日子苦,本身就沒幾家能吃飽飯的。”
“他張叔,不能吃飽飯和不吃飯是兩回事嘞,莫不真是什么五瘟鬼吧?”
“他徐嬸,你一把年紀了,怎的還胡說八道,哪個五瘟鬼能老老實實跪在凡人跟前的,有影子看不到嗎?再說了,都過了谷雨了,那破廟里不知長出了多少嫩草,再喝點露水,怎么活不了?”
“真能活得了?”
“真能活得了。”
……
李來亨見一時半會兒也查問不出趙林的身份,便回過身對著他道:“既然你都沒有去處,那就留在老爺我手底做個廝養……”
他話未說完,身邊的一個心腹湊上來小聲提醒道:“老爺,皇帝老爺昨天下了旨,說不準抓百姓做廝養,違者重處。”
“你這雖不是抓的,但人多口雜,何必惹這麻煩,不如讓他走吧。”
李來亨得了提醒一個激靈,現在不比往昔,皇帝老爺為了收拾民心,這兩日可真是狠了勁兒殺了不少自己人。
往常破城后司空見慣的搶劫,現如今都是砍頭的罪過。
他可不想撞到槍頭上。
到時候到底是收留的可憐人還是抓的廝養,哪有嘴說的清楚?
但他又實在對這少年的身份有些好奇,皺著眉頭忽然想出一個辦法,于是對著李縣丞道:“你過來。”
李縣丞聞言連忙爬起躬身小跑過來,因為跪的久了差點一個踉蹌。
李來亨道:“這人無家可歸,又沒有錢,但既然是新朝百姓,老爺我就不能不管不問,就由你將他收做個衙役,平日里留在身邊使喚,萬不可凍死餓死了!”
那李縣丞本就覺得趙林不祥,唯恐避之不及,突然得了這個差事,正愣神的當口,只聽李來亨“嗯?”了一聲。
李縣丞趕緊連連點頭道:“千歲放心,小人一定照料好!一定照料好!”
李來亨既把這少年掌控在手,又在百姓們面前為新朝大大長了面子,也不愿在這件事上多做耽擱,一揮手便對手底下的士兵們大聲道:“兩個時辰內,把這城隍廟打掃干凈,再抓……再請幾個郎中過來,下午就開始安置周遭染上疙瘩瘟的百姓!”
“呂秀才說這是咱們皇帝老爺的仁政,誰敢怠慢,我就扒了誰的皮!”
士兵們鬧哄哄的答應一聲,紛紛越過趙林,往城隍廟里走去,著手準備清理尸體。
趙林見這些士兵什么防護都不做,就去搬弄破廟中的尸首,略作猶豫還是決定閉口不言。
周遭的百姓又瞧了一會兒熱鬧,開始三三兩兩的離去。
其中兩個人走到稍遠處,年長一些的便對著另外一個輕聲道:“流賊就是流賊,當真是毫無見識。”
“這少年染疙瘩瘟后自愈不死,封在里面二十六日仍舊氣血充盈,分明就是那老道說的疫蠱。”
年輕一點的也壓低聲音驚喜道:“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年長一些的也笑著點點頭道:“靈芝、人參那些咱們都不缺,只要再取他脖頸血三升配制成藥,三公子就有救了!”
“你在這附近盯著,我要趕緊回去報與老爺,趁著兵荒馬亂,擄了這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