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沿線區域消費環境指數評價:以我國中西部主要城市為例
- 李佼瑞 于思琦 高杰
- 2770字
- 2024-06-28 17:15:59
第二節 消費環境理論的研究與借鑒
一、消費環境理論的研究
消費環境是指消費者在生存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對消費者有一定影響的、外在的、客觀的因素,包括自然生態環境與社會文化環境兩方面。
(一)自然生態環境
自然生態環境指構成地球表層的各要素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然生態系統,是消費得以實現的自然生態空間。由于我國人口密集、過度開發自然資源及環境保護方面技術落后和投入不足,造成我國自然環境的惡化,導致了諸如全球氣候變暖、水體污染嚴重、空氣質量下降、耕地面積減少、水土流失加重自然災害頻發等一系列生態問題。中國科學院世界可持續發展報告研究組發布的《2015世界可持續發展年度報告》中顯示,中國在實現可持續發展時間的排名中居第18位,預計到2079年實現可持續發展。不難看出,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索取物質資料并得以生存的對象,而人類生活環境的惡化使得消費質量降低影響了消費者的生存與發展。
(二)社會文化環境
社會文化環境指人們在消費時所依存和面對的社會經濟文化因素。國內社會文化環境對消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制度環境對消費起著重要的制約和引導作用
(1)經濟制度促進或制約著消費
中國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是一種壓抑消費、注重積累的制度;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是一種促進消費、注重通過消費需求滿足來實現人類全面發展的制度。
(2)政治與法律制度為消費提供安全的環境
政治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法律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對維護社會穩定、社會主義經濟秩序(包括市場秩序),規范企業運行,保護企業競爭,打擊假冒偽劣,保障消費者權益和社會的長遠利益,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國家的方針、政策對消費的壓抑或鼓勵
2.對居民消費起重要支撐作用的社會保障體系將越發健全
在養老、醫療、住房等社會保險制度改革漸次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影響下,居民尤其是中等收入群體的不確定性預期和預防性儲蓄將大幅降低,與此同時,其平均消費傾向將有較大幅度提高。同時,國家對精神文化消費、綠色消費、旅游消費、假日消費、教育消費等均提供了相應的配套政策,更好地促進了消費升級。在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下,“三公”消費將受到更加嚴格的限制,公務購車,公務接待,會議、會展消費,高端商品、高端餐飲消費將繼續下降。
3.日新月異的社會文化影響著每個消費者的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消費心理以及購買行為等,并形成消費時尚、習俗
與此同時,社會文化環境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嚴重問題,包括假冒偽劣商品威脅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安全和生活質量,商業欺詐行為花樣翻新令消費者防不勝防,落后的消費習俗和消費習慣仍然廣泛存在,消費教育和消費宣傳仍然有待推廣,維護公平交易、正當交易和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還不完善,執法力度還有待加強,等等。
二、目前我國“消費”的潛力
對我國而言,消費優勢主要在于擁有13億人口的大市場。市場對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有重大影響,市場越大則消費潛力越大。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誰擁有較大的市場,誰就有更大的經濟話語權。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不僅釋放了國內的消費需求,也整合了周邊國家的消費能力,絲路沿線地區的經濟市場活絡起來,市場擴大,投資空間加大,消費者潛力加快釋放,逐步形成了以我國為中心的消費大市場。同時,由于“一帶一路”倡議具有開放性,未來還可能吸引更多的國家和經濟體參與其中,進一步增大其輻射性。若“一帶一路”倡議的統一大市場形成,將真正讓周邊國家分享我國的發展成果,分享區域一體化的成果。統一市場一經形成,將實質性地改善絲路沿線區域的發展狀況和有效提高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1]張夢鎂.老年人消費心理初步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7.
[2]陳玉海.我國CPI預測數量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9.
[3]王彬.中國不同經濟區域CPI的編制與應用問題探討[D].廈門:廈門大學,2014.
[4]ILO.IMF,OECD,UNECE,Eurostat,and the World Bank.Consumer Price Index Manual:Theory and Practice [M].Geneva: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2004.
[5]徐國祥.統計指數理論及應用[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6]李平.對我國現行CPI統計方法的思考及完善意見[J].價格理論與實踐,2007(3):56-57.
[7]陳龍.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之理論與實踐的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廈門大學,2012.
[8]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J].統計教育,2006(1):27-29. 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J].統計教育,2006(1): 27-29.
[9]佚名.消費者信心指數(CCI)[J].天津經濟,2009(9):84.
[10]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J].統計教育,2006(1):27-29. 李曉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理論背景與實際意義[J].統計教育,2006(1): 27-29.
[11]鄭良玉.山東銀座集團零售業態選擇及發展戰略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09.
[12]郭洪偉.基于網絡大數據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編制[J].統計與信息論壇,2015,30(6):111-112.
[13]劉賽平.投資者情緒與A股收益影響研究[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1.
[14]廖穎林,張鳴芳,徐國祥.上海市消費者滿意度指數編制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11(3):76-83.
[15]任棟,夏怡凡,王青華,等.四川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編制與運行[J].財經科學,2013(7):110-116.
[16]劉偉,朱立龍.我國居民消費影響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2,20(S1):232-236.
[17]郭洪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編制比較[J].中國統計,2010(6):51-52.
[18]李曉玉,常寧,陳穎.上海財經大學上海市消費者信心指數編制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8(5):73-80.
[19]莊學敏.投資者教育與權益保護研究[D].廣州:暨南大學,2008.
[20]郭洪偉.消費者信心指數的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2.
[21]周瑾嫻.顧客滿意度評定模型在現代汽車物流企業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2008.
[22]廖穎林,張鳴芳,徐國祥.上海市消費者滿意度指數編制研究[J].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9,11(3):76-83.
[23]佟成軍.消費環境對城鎮居民消費增長影響的動態面板分析[J].商業經濟研究,2018(21):34-36.
[24]湯海霞.移動通信企業客戶管理模型與方法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4.
[25]羅正清,方志剛.常用客戶滿意度研究模型及其優缺點分析[J].貴州財經學院學報,2002(6):14-17.
[26]高家軍.融合教育理念下殘疾人高等教育政策實施效果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6.
[27]蔡周寬.會同縣煙草公司客戶滿意度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08.
[28]鄭龍.顧客滿意度測評研究及實證分析[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8.
[29]馮之凌.基于ACSI模型的健身教練培訓顧客滿意度研究[D].上海:上海體育學院,2020.
[30]高家軍.融合教育理念下殘疾人高等教育政策實施效果研究[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6.
[31]孫潔.C2C電子商務網站顧客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分析[D].南京:南京理工大學,2012.
[32]譚楚云.快遞物流企業的客戶滿意度實證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33]蘇會開.中國消費品的質量問題與改進路徑研究[D].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