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書啟制度之變遷

《顏氏家訓》云:“尺牘書疏,千里面目。”昔人于筆札往還,莫不深加珍重。其文風、字體,乃至箋紙、封皮,俱有種種程式。世之好收藏古尺牘者,亦不乏其人,或刻石為帖,或影印成書,洋洋大觀,目不暇給。至于箋紙之制,緘封之法,隨時世以變遷者,人多忽而不察。今將所見及者略記于下。

漢代書疏,皆以竹簡,故后世曰簡、曰箋、曰札、曰尺牘,皆是竹簡之概念。后世所用工具不同,形式已異,而名稱猶沿其舊焉。

唐以前之書疏,僅于法帖中見之,若西域出土之李柏文書,乃其起草之稿,與直接投致之物,究未能等同視之。而法帖所刻,多無首尾,縱或有之,亦不能見封里痕跡。

[前涼]李柏文書(部分) 現藏日本京都龍谷大學學術情報中心大宮圖書館

這是前涼西域長史李柏寫給焉耆等諸國王的信函草稿。釋文:五月七日,海頭西域長史、(關內)侯李柏頓首頓首。別□□□恒不去心,今奉臺使來西,月二日到此(海頭),未知王消息,想國中平安,王使回復羅,從北虜中與嚴參事往,想是到也。今遣使苻大往相聞通知消息,書不悉意。李柏頓首頓首。

古人封檢之制,若漢代簡版對合,以繩束之,上加封泥,今西域出土者甚多。而六朝唐宋之封式,則無從得見。不佞所曾寓目者,唯宋蘇東坡,元趙子昂、鄧善之數帖,封簽尚存,然已俱剪成豎條,附裱于簡帖之旁矣。此類剪下之條,多為中間一縫,上半署收者姓氏官銜,下半署具書人姓名,字皆騎在縫上,莫喻其故。后又見明文征明致其外甥之書數通,皆橫紙豎行,有如手卷之式。紙尾有上下封題姓名兩半行,其右半行緊鄰左紙邊,左半行反在紙邊之右約數寸之際。以字之偏旁言之,紙左邊處征明字存“攵月”,其右數寸處卻存“彳日”,殊不可解。一日以日本奉書卷紙作字,見其紙面俱向外,忽悟其制猶唐代所傳,蓋具書者自紙卷之右端寫起,隨寫隨卷,字跡向外,所書既竟,割截其紙,左端略留余紙,卷尾一端白紙即作卷筒之封皮,在紙邊著糊,即成卷筒狀,以縫為中線在縫上題署。其卷內空白一段,恐有人私拆妄加他語,于是于具名之后,注以“謹空”字樣。受書者為就其縫處拆開,即成兩個半引字分在卷后。如惜其封署之字,則就此引之兩旁剪之,即成騎縫題署一行之豎條。且所見宋元書札封題豎條,俱在紙面上寫字,又可證其紙面向外卷矣。

[清]李叔同(弘一法師)信封 現藏天津博物館

古代尚有加封之制,蓋受托攜帶之人表示珍重,或有附件,不能同卷一筒中,則外加封皮。宋元封皮今不可見,清代封皮猶有存者,以今例古,不難推想。清代封皮用白方皮紙一幅,角尖相對,粘成長方包,如今之洋式信封,但易橫方為直方耳。然后,在有紙縫一面,粘貼紅簽條,加以題署。古人所謂斜封,所謂一角文書,諒不外此。

至于明代中葉以后之書啟,多見手折之式,每在折面書“副啟”二字,或在折紙之最右邊處鈐“副啟”字樣之印章,且只存印之左半,初不解其故。繼見有附存名帖者,其帖多用紅箋一張,與折紙同大,上寫具書人之姓名,粘連于副啟折前,蓋名帖所以代表具書之人,副啟則為所陳之事。昔人以親到面謁為盡禮,有所不能時,以名帖為自身之代表,副啟則如“備忘錄”,如“說明書”然,非所以昭鄭重,故折尾每書“名正具”或“名另具”,所具之處,即在其前之名帖上也。或有正帖已失,僅存副啟,款字但書“名正具”,則其人為誰,殊費摸索矣。亦有其折之起手右邊下半行處寫具書人之姓名頓首拜以代名帖。次行以下,即書副啟之文,此則簡便之式耳。宋人有所謂“品字箋”者,見陸放翁[1]所記,即名帖一,四六駢體箋啟一,散文陳述所言之事一,謂之“品”字者,以其名帖居上,下列兩種文體二啟,如“品”字狀也。蓋古代稱四六駢體為“文”,凡重要文字必以四六為鄭重,散文為筆,如明清人之視口語文只小說戲曲用之,不可以登大雅之堂焉。雖史漢[2]、韓柳在前,又何能拗過官場積習耶?然駢儷究不易達意,尤不足以說明具體事物,故再加散文之啟。然疊床架屋,徒成具文,即在當時,亦通行不久。而今日流傳宋人墨跡,竟無一四六箋啟,可見當時即使施之于用者,亦不過胥吏拼湊套語,敷衍了事而已。明人之名帖副啟合一之制,殆亦宋人之遺,而省其四六一啟,可謂“呂”字箋矣。明人箋啟之式至清猶存,康雍時固無論,即乾隆時猶存明式。曾見錢香樹致其女之翁一札,已截裝成冊頁,前有白紙一幅,為名帖,后為書啟,其名帖紙與附啟相同,蓋即折子之前一頁耳。蓋親家翁相見,在當時必取為最敬之禮也,后世通行無論親屬親戚朋友乃至長官僚屬具書,皆首一行曰“某某下”,(其人之字或號)稱謂(各隨其關系稱之)下接“敬啟□下(各隨其關系而定)”之式,則不知始于何時。大約康熙以后,逐漸形成者。其紙亦由折式而易為箋紙焉。

[清]張之萬《致松溪尺牘》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1] 陸放翁,即陸游。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

[2] 史漢:《史記》《漢書》的并稱。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贡觉县| 高青县| 邛崃市| 合阳县| 沁阳市| 临潭县| 青浦区| 光泽县| 株洲县| 高清| 图们市| 朝阳市| 祁阳县| 沙湾县| 阿拉尔市| 手机| 怀仁县| 故城县| 灵璧县| 娄烦县| 水城县| 上林县| 汉川市| 广元市| 淅川县| 岱山县| 盐城市| 闵行区| 同心县| 息烽县| 安化县| 姜堰市| 会泽县| 鹤壁市| 揭阳市| 霞浦县| 德昌县| 松溪县| 璧山县| 邯郸县| 登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