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綜合卷 比較篇

之一:2022年北京市經濟運行分析及2023年展望

2022年以來,面對全球經濟劇烈波動、國內經濟發展三重壓力,北京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和接續政策落地顯效,總體經濟保持恢復態勢,生產需求逐步回升,預計2022年GDP增長1.5%左右。2023年,國際經貿環境更加復雜,全國經濟還將處在恢復階段,北京市信息服務業等優勢產業深度調整,傳統服務業恢復緩慢,優質工業項目對2023年經濟增長拉動有限,預計2023年北京市GDP增長4%左右,經濟轉型的陣痛集中體現。

一、2022年北京市經濟在超預期因素影響下最終實現穩固增長

2022年經濟波動較大,年初北京市經濟平穩開局,生產需求穩定恢復,第一季度GDP同比增長4.8%,比2020年和2021年兩年平均增速提高0.1個百分點。3月后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反彈,北京市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上半年和前三季度GDP分別累計增長0.7%、0.8%。第四季度,各項穩增長政策將發揮更大效能,市場主體活力將有所增強,消費者信心指數小幅提高,經濟增速將有所回升,預計全年經濟增長1.5%左右。

內需恢復較為緩慢。消費仍是本輪疫情沖擊效應最強烈的領域,前三季度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同比下降4.5%,低于全國5.2個百分點。受消費需求不足、缺芯、重點電商企業經營波動等多重因素影響,網上消費拉動作用放緩,前三季度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業實現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9%,較上年同期下降14.8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作為穩需求的重要力量,前三季度同比增長7%,較上半年提高1.5個百分點,其中反映實物工作量的建筑安裝工程投資和基礎設施投資均增長7.2%,分別較上半年提高3.8個和1.2個百分點。但北京市消費占比超六成,內需不足成為制約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

外部沖擊疊加內部結構調整,重點產業集體放緩。工業增加值增速出現較大降幅,受新冠肺炎疫苗生產高基數及國內散發疫情影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7.5%,剔除新冠肺炎疫苗生產因素影響,同比增長3.8%。電力熱力、電子制造等支柱行業在對沖醫藥制造業下降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新能源汽車整車制造、集成電路制造、電子專用材料制造、飛機制造等新興行業增加值增速均在30%以上,成為工業增長的新動力。服務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凸顯。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同比增長3.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為經濟持續恢復提供了重要支撐。金融業、信息服務業分別增長6%、8.6%,拉動GDP增長1.1個、1.4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業持續向好,1—8月全市規模以上高技術服務業法人單位實現收入2萬億元,同比增長6.7%,其中電子商務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4.6%和14.4%。

二、存在的問題

(一)全球經濟波動幅度加大對北京市造成沖擊

一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下外需疲軟。考慮氣候異常、地緣沖突、主要經濟體大幅加息等因素,聯合國、IMF、WTO分別預測2023年世界GDP增長2.2%、2.7%、2.3%,均較上半年的預測值有所下調。同時WTO預測全球貿易增速將在2023年大幅下降,預計僅增長1%。北京市經濟外部需求將有所縮減,出口貿易增速或將進一步下滑。二是產業波動加大。受美聯儲為抑制高通脹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影響,人民幣匯率出現顯著波動,原油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震蕩,北京市批發零售、商務服務等產業價量波動均有所加大。

(二)消費需求恢復不及預期

一是服務消費恢復再遇挑戰。2022年國內疫情的波及面和嚴重程度明顯高于上年同期,疫情反復導致消費場景明顯受損,同時也對消費服務行業經營擴張及消費者消費意愿產生負面影響,前三季度北京市服務性消費額下降1.7%,消費行業步入量價不振的衰退負循環。二是居民消費預期較為謹慎保守,消費意愿有所倒退,前三季度北京市消費者信心指數為111.5,比上年同期低11.6個百分點。三是居民消費能力對消費增長的支撐作用不夠強勁,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長3.7%,較上年同期下降5.4個百分點,其中經營凈收入由上年同期的正增長轉負。智聯招聘調查顯示,北京市受疫情沖擊較大的旅游、酒店餐飲、娛樂體育等線下消費行業的薪酬在第三季度環比下降10%以上。

(三)工業支柱行業龍頭企業增長承壓

一是汽車產業增速仍待提高。汽車生產受零部件和芯片到料未達預期影響,生產計劃有所調減。前三季度北汽集團累計銷售整車同比下降超20%。奔馳推出的新能源汽車EQE上市首個完成月份銷量僅為675輛,市場反響平淡。二是電子信息產業景氣度有所下降。小米集團前三季度產值同比下降20%,并且下游需求不足逐漸向中上游顯示、集成電路等行業傳導。美國針對我國集成電路領域新一輪打壓也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一定影響。

(四)部分服務業恢復態勢緩慢

一是信息服務業收入增速有所下降。重點頭部平臺企業營業收入放緩,抖音、快手等收入增速均低于預期,教培行業“歸零”也帶來增長缺口,作業幫、學而思等大型教育機構降幅均在八成左右。二是廣告業、旅行社、會展業占商務服務業的比重超過三成,前三季度三個行業的收入下降幅度均為兩位數。三是文體娛行業下降明顯,近年來打造眾多爆款電影的北京文化,前三季度營業收入下降87.73%,《封神三部曲》《749局》等電影積壓,業務陷入停滯。四是客流量不斷反復,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恢復不確定性增大,2022年10月地鐵客運量、國內直飛航班數量較上月環比下降約16%、22%,表明各城市人員流動大幅受挫,對零售、餐飲住宿等線下服務業場景沖擊較大。

(五)就業形勢仍然嚴峻

一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收入雙降,2022年北京地區高校畢業生將達到21.9萬人,比上年增加9000人,但高校畢業生簽約率持續走低。根據市場調查顯示,2022年畢業生月平均薪酬較上年同期下跌12%,就業前景不容樂觀。二是就業市場存在供需矛盾。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2022年第三季度全國“最缺工”的100個職業排行,多為餐廳服務員、快遞員、保潔員、保安員等服務型行業職位,北京在此類職業中面臨更大的缺口。

三、2023年經濟形勢展望

2023年,北京市經濟將延續2022年下半年以來的恢復態勢,優勢產業保持相對穩定,接觸性聚集性服務業加快恢復,但內需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與4.7%左右的潛在增長水平還存在一定差距,并且2023年國內外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不確定性和近年來持續累積的風險將呈上升趨勢,預計全年GDP將增長4%左右,年內呈現前低后穩的發展態勢。

(一)總需求將延續恢復

1.消費需求將溫和回升

“新20條”發布后,居民消費持續改善,預計全年總消費增長6%左右,其中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4.5%左右。一是在政策補貼的激勵下,汽車消費仍將保持一定增勢,新能源車購置稅優惠延期到2023年底等政策有利于釋放社會購車需求。同時,小客車沉淀指標預計將在2023年集中釋放,有望帶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量40億元左右。二是電子消費有望恢復增長趨勢。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及屏幕供應鏈調研機構(DSCC)調研報告,2023年有多達23款折疊屏手機面市,還可能有第一款可折疊筆記本電腦和第一款可卷曲智能手機上市,并且折疊屏手機價格由往年1.5萬元左右降到1萬元以下,有望帶來新一波換機潮,帶動2023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5.2%。三是被長期抑制的接觸性消費將有所恢復,但三年來旅行社及其相關從業人員均出現大幅減少,多個大型會展挪往外地,居民宅家的消費習慣已經養成,居民收入增長放緩、消費傾向下降,樂觀估計也僅能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四是北京市商業布局持續優化,新的消費節點加速建設,朝陽北苑天街、麗澤天地、西北旺萬象匯等大型商業綜合體將在2023年開業,全面帶動周邊地區產業和商業升級。五是從走勢看,2022年第二季度基數低,2023年第二季度消費增速有望達到兩位數,其他三個季度低位增長,全年消費市場將呈現“中間高、兩頭低”的走勢。

2.固定資產投資將穩中趨緩

2023年,投資依然是穩增長和優化產業布局、產業結構的重要手段,投資規模將會進一步擴大,但由于項目儲備“缺大少新”,增速會比2022年低1個百分點左右,約為3.5%。從投資的三大板塊看,一是占比五成左右的房地產投資仍將保持低位運行。根據市場機構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北京房地產大宗投資市場與往年相比仍然低迷,累計成交金額約226.85億元,同比下降55.2%。前三季度北京市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同比下降7.6%,較上年同期下降16.8個百分點。前三季度本市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1%,降幅較年初逐步收窄,考慮到房地產銷售對房地產投資有2~3個季度左右的領先性,預計2023年房地產投資增長2%左右。二是占比兩成左右的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將保持平穩增長。軌道交通三期、市郊鐵路以及城南等專項行動計劃加快實施,為擴大有效投資提供支撐,預計2023年基礎設施投資增長8%左右。三是占比一成以上的制造業投資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京東方第六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豐田燃料電池研發與生產項目等一批具有重大影響力的標志性項目將落地實施。預計在工業生產限電結束、制造業設備更新、技改投資稅優、信貸支持政策等相關因素助推下,2023年制造業投資增速有望達到40%左右。

(二)多點支撐下產業將逐步回穩

1.工業將回歸常態化增長

2023年,北京市工業增速將恢復至常態化水平。從庫存周期來看,2022年3月以來北京市工業企業在需求萎縮下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按照北京市庫存周期一年半左右的長度計算,隨著需求的逐漸恢復,北京市工業將在2023年年中進入主動補庫存階段,工業增速有望恢復。從企業效益來看,2022年7月以來北京市工業企業經營利潤增速止跌企穩并逐漸回升,微觀主體效益轉好有利于改善其生產預期,活躍生產活動。從新增產能來看,近期國務院、人民銀行均提出支持企業設備更新升級改造的專項計劃,截至10月10日北京市設備更新改造貸款合同額超過120億元,企業新增產能擴張動力提升。綜上所述,預計2023年北京市工業增加值增長4%左右。

分行業看,汽車制造業將快速增長,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有望延續2022年銷量向好的態勢,加之零部件和芯片陸續到料,汽車生產進度將加速。北汽福田將繼續領跑全國商用車行業,預計2023年重卡將增長15%~20%,輕卡將增長20%~25%。2022年前三季度北汽整車出口同比增長30%,預計2023年北汽旗下多個車型尤其是純電動車型海外出口量仍將保持較大漲幅。電子行業將平穩增長。占電子制造業產值50%左右的小米2023年有望保持增長態勢,市場機構預計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將由2022年的1.58億部增加到2023年的1.65億部,全球市場份額將擴張0.9%。目前全球面板價格基本企穩,在此帶動下京東方產值將有所改善。隨著下游電子產品需求轉暖,兆易創新、威訊聯合半導體、集創北方、智芯微電子等重點集成電路企業產值將恢復。醫藥制造業預計和2022年大體持平。目前科興和北京生物疫苗庫存較高,若2023年沒有加強針接種計劃,預計疫苗生產將進一步減量。同時,一批新型抗體、細胞和基因治療等前沿領域加快布局,科興廣譜治療用藥單克隆抗體組合“SA58(BD55-5840)”和“SA55(BD55-5514)”有望2023年上市,康龍化成制劑CDMO平臺等新藥項目2023年有望落地投產。

2.服務業將保持平穩增長

2023年,信息、金融等重點行業將繼續支撐服務業整體保持穩定,接觸性行業有望加速恢復,預計全年服務業增長4%左右。信息服務業將增長9%左右。占信息服務業收入一半以上的平臺企業雖然無法實現往年超20%的高速增長,但疫情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常態化,標普全球預計2023年美團將繼續保持在外賣和本地消費者服務領域的強勁市場地位。快手重新開放廣告外鏈之后,2022年第四季度廣告及電商交易總額增長將超過20%,2023年有望吸引更多外部廣告需求,實現更快增長。電信業務仍可保持20%左右的增速。金融業將增長6%左右。傳統金融行業受貸款接續不足、直接融資成本下降、資管產品分流存款、償還隱性債務等因素影響,增速有所放緩,近五年來北京市金融業增加值平均增速較前五年低6.3個百分點。但證券業增長將明顯加快,北京證券交易所有望吸引中關村、經開區更多的高新技術、文化等細分行業龍頭企業上市,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和國家級綠色交易所加快建設,私募股權二級市場和S基金加快發展,市場擴圍和要素集聚將帶動投融資規模增長。商務服務業將明顯回暖。其中,傳統廣告業務收入有望回暖,同時互聯網媒介、短視頻及直播等自媒體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帶動廣告業保持兩位數增長。旅行社業務有望逐步恢復,目前國家已經要求跨省旅游經營活動不再與風險區實施聯動管理,北京市作為國內主要旅游目的地,有望迎來更多游客。房地產業有望扭轉下降態勢。首套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下調等利好政策相繼推出有利于激發剛需,換購住房個人所得稅退稅優惠、“連環單”并行辦理等政策實施將提振二手房換新房的改善性需求,預計2023年房地產市場成交水平將有所回升。

(三)居民消費價格指數預計增長2.5%左右

根據近年CPI走勢的規律分析,預計2023年翹尾因素約為1個百分點,新漲價因素約為1.5個百分點,北京市CPI同比漲幅在2.5%左右。一是輸入性通脹壓力有所緩解,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預計較2022年下降,IMF預測2023年全球通脹有望由2022年的8.8%回落至6.5%左右。同時在歐美等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環境中,投機炒作情緒降溫,目前國際油價已基本回到俄烏沖突爆發前的水平,預計2023年價格中樞將下移。二是豬肉價格2023年的上漲壓力小于2022年,生豬養殖周期大概10個月,2022年4月開始能繁母豬產能逐漸恢復,預計明年第二季度生豬價格將出現下降拐點。三是蔬菜、雞蛋價格易受氣候、季節、運輸等因素影響,波動較大,食品價格不確定性較強。

總的來看,2023年產業端的恢復整體快于需求端,產業支撐由信息服務、金融等少數行業拉動轉變為全行業恢復,消費需求對于線上消費的依賴有所減弱,實體消費提質放量,同時在全球通脹背景下,北京市依然能夠保持相對溫和的物價上漲,經濟穩中提質的特征更加鮮明。

[北京市經濟信息中心  春]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甸县| 教育| 昔阳县| 淅川县| 东辽县| 黔东| 宜昌市| 武穴市| 繁昌县| 辽源市| 罗源县| 徐闻县| 环江| 和政县| 文安县| 胶州市| 沙洋县| 乃东县| 南宁市| 义乌市| 英吉沙县| 镇康县| 嘉祥县| 吴江市| 班戈县| 独山县| 达拉特旗| 天全县| 都昌县| 子洲县| 桓仁| 海城市| 会东县| 潞西市| 师宗县| 房产| 郯城县| 原阳县| 兴宁市| 登封市| 来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