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誤差
- 人在三國,朕開局造老爹反
- 一頓十桶蒸鹿尾
- 2420字
- 2024-08-18 08:00:00
話音剛落,王朗和馬日磾都看向袁耀。
王朗是想看看他到底是怎么個知法。
馬日磾則是想讓袁耀改改吹牛的習慣。
他馬日磾都不敢說對王朗在朝中任職前的生活極度了解,袁耀又是從哪里素有所知的?
畢竟在這之前,王朗只是文人圈子里還算出名的江東名士,名聲不光不超出文人圈子,也幾乎完全出不了江東。
袁耀這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公子哥,在來到江東之后也從未特意查找過王朗的資料,又怎么能對他素有所知?
“公子,神神鬼鬼的那一套,想要拿來忽悠王朗,肯定是不可能的啊!”
馬日磾還以為袁耀又要再來展示一次傳統藝能,趕忙出言制止。
袁耀卻是面色怪異地看了馬日磾一眼,搖了搖頭,示意自己還沒傻到會在一個經學大家的面前搞這些故弄玄虛的東西。
他知道和王朗的戰爭已經無法避免,所以現在要做的就是盡可能讓敵人因為情緒的波動而露出一些本不該有的破綻。
而......
他最擅長的。
恰好如此。
袁耀打了個抱拳,對著城墻上嚴陣以待的將士們施了個將士之禮,又作了個揖禮對王朗。
看王朗迫于禮節輕輕躬身還了回來,袁耀才站定原地,昂首抬頭道:
“我有一言,請諸位靜聽!”
聽到袁耀這么自信的話語,眾人的眼神也是全部被他吸引。
“王方伯世居東海之濱,初舉孝廉入仕,理當匡君、輔國、安漢!”
“何期反背漢室,圖謀篡漢?罪惡深重,天地不容!”
看眾人都被他這一番話搞的有些摸不到頭腦,達到了目的的袁耀便迅速轉化了一個話題,繼續說道:
“昔日桓帝、靈帝之時,漢統衰落,宦官釀禍,國亂歲兇,四方擾攘?!?
袁耀一番話瞬間將眾人帶回到了之前的亂象。
這大漢朝如此多年,如今卻已經衰退腐爛到了這樣的以至于無法挽回的地步,又怎能不讓人唏噓?
王朗則是冷哼一聲,不顧禮儀插嘴道:
“死了宦官,不還有你們這些亂臣賊子,怎么還好意思以此說事?”
袁耀皺了皺眉,下意識覺得王朗此時不應該插嘴。
畢竟在他的印象中,王朗的心胸狹小,謹慎敏感,此時應該也知道自己是在暗暗指代辱罵于他,此時應該已經有些氣急攻心了。
但現在他直接這般吐槽了出來,就不會郁結于心,怎么可能生氣上火?
但袁耀已經說了開頭,自然不可能有頭沒尾。
即使發現劇情似乎并不和自己想象的那般一樣,但他還是硬著頭皮繼續道:
“黃巾之后,董卓,李榷,郭汜等接踵而起!”
“劫持漢帝,殘暴生靈!”
“因之,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
這句話不光讓王朗的臉色變得不太好,也讓袁耀身旁的馬日磾的臉色變得不太好。
雖然他們二人都覺得自己幾乎已經做到了最好,更是傾頹的漢室還剩下的為數不多的忠臣,并沒有一絲一毫愧對天下子民以及漢室。
但是這個地圖炮讓他倆都不是很開心。
甚至以王朗這般敏捷的才思,都一時想不到如何去反駁袁耀。
因為拋去自己的“廟堂之上為官”和“殿陛之間食祿”的身份以外,他也沒法說袁耀說出的這番話不對。
甚至因為袁耀在之前都沒有官身,王朗想要同樣以對漢室做的貢獻回擊也顯得有些無理取鬧。
若是繞路去以袁耀父親袁術的漢室功勛回擊,一來是有些罵仗罵乃公的嫌疑,二來則是......
根據他四處聽來的情報,對袁耀他爹的回擊,可能對袁耀沒有任何作用。
所以他只好咽下這口氣。
也點頭表示了一下附和。
畢竟......
袁耀剛剛給他作了揖,讓他內心的腐儒情節有些悸動,思來想去也還是決定要按照儒生文士的禮節來完成這場“對弈”。
袁耀雖然其實并不能看清王朗點頭,但還是能聽到他輕輕嗯了一聲以示尊重。
他心中忽然升起一種事情不在掌控的無力感和恐懼感。
穿越而來之后,他即便是在一個丹陽那個小小的基本盤中的多方勢力里斡旋日久,都顯得游刃有余,手到擒來。
有些記不太清楚的歷史也都曾在他面前一一驗證。
這讓他一度很有自信。
畢竟每個人的性格和生平都是一個極為關鍵的信息,這比那些兵馬還要讓他安心。
但此時卻在面臨一個和自己印象中不同的王朗的時候,袁耀的心里著實亂了。
在脖子上架著刀都沒有亂的心,此時已經有些亂到讓腦子都無法思考了。
“以至狼心狗行之徒洶洶當朝,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
“以致社稷變為丘墟,蒼生飽受涂炭之苦!”
所幸,袁耀實在是把這段話背的太過熟稔了。
所以他即使腦子有一瞬間的空白,但還是順利地將這段話說了出來。
而這句話不止讓馬日磾和王朗有些沉思,就連那些因為他抱拳而關注他講話的士卒都有了些許觸動。
在這之前,他們本以為袁耀只是一個前來侵略他們家鄉的諸侯。
但看袁耀能說出此番大氣磅礴的話,他們對袁耀的看法就改變了些許。
王朗甚至也輕輕點了點頭。
雒陽曾經多么金碧輝煌,現在便有多么殘破。
有如此愛民之心的人,不會是個極端的壞人。
而此時的袁耀也從剛剛的情緒中緩了過來,為了掩蓋剛剛稍微露出的慌亂,也是臨場發揮地嘆了口氣,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這一句話更是將所有人都震撼的呆立在了原地。
若不是以百姓身份經歷過時代更替的浪潮,那就一定是真的有在仔細觀察百姓的生活。
王朗已然被震撼到無以復加。
雖說他也知道袁耀說了這么多,也都是要為了兩軍對壘做出準備,但他也不由得打心眼里承認袁耀說的話十分正確。
這種震撼之感,只有有著經天緯地之才的人才能說得出來。
眼看眾人包括王朗都已經陷入了沉思和震撼之中,袁耀便趁熱打鐵,首尾呼應道:
“值此國難之際,王方伯又有何作為?”
沒等王朗回答,他便自問自答道:
“王方伯皓首匹夫!蒼髯老賊!卻只會潛身縮首,茍圖衣食!未立寸功,卻只會搖唇鼓舌,偏安一隅!一條斷脊之犬,安敢在我軍陣前狺狺狂吠!”
說罷,他依舊未給王朗回話的機會,接著說道:
“我,從未見過有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將所有比罵架還要惡毒的話語傾瀉而出,袁耀才發現身旁竟然一片寂靜。
就連上方的王朗都沒有說話。
也沒有動作。
更別提被袁耀這幾句毒舌的話語氣死了。
袁耀感覺得到他的目光死死盯在自己身上,一直過了好一會兒才挪開。
此時城墻上的王朗才開口道:
“論起唇槍舌劍,我今日不如你,但若是論起攻守之戰,你也未必如我!”
王朗說罷,轉身離去,決然不再糾纏。
顯然也并無出兵冒險的打算。
袁耀討了個沒趣兒,也只好帶著馬日磾回營寨,囑咐自己的下屬道:
“將會稽地勢輿圖與我拿來,再將王朗所有的資料都拿來!整軍,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