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 女強人的辛酸苦辣甜
- 作家ygfrvH
- 3142字
- 2024-07-31 11:57:00
唐詩玟跟李詩綺婆孫兩人正聊得開心之時,唐詩玟看見王玉娟從水泥馬路的方向往老屋走來。唐詩玟跟小詩綺說道:“詩綺啊,你媽媽過來了,不知道她是不是來接你的啊?”說完她把手指向了王玉娟來的方向。
李詩綺順著唐詩玟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真看到王玉娟朝著她們走來呢。只見小詩綺從椅子上跳下來,往王玉娟身邊跑去,一邊跑著,嘴里還一邊嚷道:“媽媽,您怎么過來了?是不是來接我的啊?”
王玉娟一把接住奔向自己的小詩綺,一沉腰,順勢將小詩綺抱了起來。淺淺的笑著說道:“詩綺啊,媽媽現在過來呢,還不是來接你的,不過呢,媽媽是過來告訴你和婆婆一個消息的!”
小詩綺在王玉娟的懷里,用自己的小手撫摸著王玉娟的劉海,也笑嘻嘻地說道:“媽媽,那你說說,是什么消息啊?要是好消息的話,讓我跟婆婆都高興高興啊!”
王玉娟已經走到老屋門口了,她把李詩綺放了下來,李詩綺忙將媽媽牽到椅子邊,然后將王玉娟強扯著坐下。她自己進了堂屋,端了個小板凳,放在兩張大椅子中間,也一屁股坐下來,等著媽媽說帶過來的消息!
王玉娟被小詩綺強扯著坐下后,本想著站起身來跟唐詩玟打個招呼。唐詩玟忙伸手攔住了準備站起身的王玉娟,淡然地說道:“沒事,玉娟啊你就坐著吧,不必那么繁瑣了!對了,剛聽你說帶來什么消息?那你說說唄!”
“嗯,好的。媽,我帶過來的消息就是今夜子時,王老太太要舉行封棺儀式,所以今天傍晚,村里所有在家的父老鄉親,都要到志樹家去吃流水席,吃完后便留在那里,等著子時的封棺儀式結束后方能回家。所以我就是專門過來告知您這個消息的。媽!”王玉娟跟唐詩玟講述了帶過來的消息。
唐詩玟聽完玉娟帶過來的消息,用滿是皺紋的手背,悄悄地用手抹了抹眼角的淚痕,痛惜地說道:“哎,王二嫂子真是命苦之人啊,還未享福,便遭此橫禍啊!今晚既是她封棺儀式,那我自然要去送她最后一程的啊!玉娟啊,你先過去幫忙吧,晚點趁天黑之前,我帶著小詩綺一起過去,你總該放心吧!”
王玉娟忙答道:“媽,您這是說的什么話啊,讓小詩綺跟著您,我自然是放心。那行,我先過去幫忙,晚些您跟小詩綺一起過來!”說完,王玉娟便站起了身,準備回王志樹家,繼續幫忙。她沒走兩步,還是回頭看著李詩綺說道:“詩綺啊,等會你跟婆婆一起過來,記得你要扶著點婆婆啊!一定要聽婆婆的話!”
李詩綺已經到了大門口,站在大門口送著王玉娟,聽到王玉娟說的話,她隨即就答道:“媽媽,我知道了。您就放心了,我一定會聽婆婆的話,并且我一定會安全的跟婆婆兩人一起過去的!”
王玉娟聽到小詩綺說的如此堅定,如此自信,便轉身而去。
李詩綺等媽媽走了之后,便轉過頭來,看著唐詩玟說道:“婆婆。封棺儀式是什么啊?為什么您今晚一定要去送王婆婆呢?”
唐詩玟把小詩綺的小手牽著,極有耐心得說道:“詩綺啊,農村老人去世后舉行封棺儀式,是一種源遠流長的民間喪葬習俗,其中蘊含了深厚的文化意義和講究。以下是封棺儀式的主要原因和其中的一些具體細節:
1.文化傳承的載體:
封棺儀式作為喪葬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承載了農村數千年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內涵。這一儀式不僅是對逝者的告別和緬懷,更是家族和社會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通過這一儀式,農村人民能夠傳承和發揚先人的智慧和道德觀念。
(1)、歷史與傳統的延續:封棺儀式作為農村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經歷了數千年的傳承,每一代人都在這種儀式中感受著先輩的遺訓和文化傳承。儀式本身就是一種傳承,其中包含了治喪儀式的孝義、遵禮守孝等要求,這些都是幾千年文化積淀的產物。
(2)、文化習俗的具體表現:封棺儀式具有許多具體的文化習俗和講究。例如,在封棺過程中會使用“元寶釘”,并且有一根被稱為“子孫釘”,寓意著多子多孫。這種習俗不僅體現了農村人民對子孫后代的期盼,也展示了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社會與情感的凝聚:封棺儀式不僅僅是對逝者的告別,也是家庭和社會情感凝聚的重要時刻。在儀式中,家人和親友共同為逝者送行,通過儀式表達對逝者的哀思和懷念。這種情感的凝聚和表達,是農村文化中“家族”觀念的重要體現,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4)、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盡管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發生了很大變化,但在農村地區,封棺儀式等傳統習俗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和傳承。這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傳承,也是傳統與現代相互融合、共同發展的具體體現。通過封棺儀式等傳統習俗的傳承和發揚,農村人民不僅能夠保留自己的文化根脈,也能夠為現代社會的發展提供有益的文化借鑒和支撐。
2.儀式的具體流程和講究
時間選擇:封棺的時間一般在下葬前的午夜子時左右進行,這既是為了確保儀式的順利進行,也是為了給親人足夠的時間來告別。
親屬參與:封棺前所有的親人必須在場,特別是已故者的女性親屬(如娘家人),她們必須要見上最后一面,以確認逝者在婆家是否遭受虐待。
物品擺放:孝子們會將逝者生前喜愛的東西安置在棺材內,以期望逝者在另一個世界能生活得更好。
封棺方式:很多地方在封棺材時會使用鐵釘,這種釘子又叫“元寶釘”,一般情況下兩側均為四顆釘。其中一根要繞上五彩線按男左女右的講究釘在棺材的一側,這根釘也稱“子孫釘”,寓意著多子多孫。同時,在封棺鉚釘的同時,孝子們會喊著讓已故之人“躲釘”,既是為了讓先人避開傷害,也寓意著后輩人丁興旺。
3.孝義價值觀的體現
封棺儀式深刻體現了農村文化中的孝義價值觀。在這一儀式中,孝子們通過親手參與封棺過程,表達對逝者的尊敬和懷念,展現了對家族長輩的孝順和尊重。這種孝義精神是農村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石。
4.家族和社會的凝聚力
封棺儀式是家族和社會凝聚力的重要體現。在儀式中,家人和親友齊聚一堂,共同為逝者送行,體現了家族成員之間的深厚情感和團結精神。同時,儀式上的各種講究和規矩也強化了社會的道德和倫理觀念,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5.對逝者的尊重與緬懷:
封棺儀式是對逝者的一種尊重和緬懷方式。通過這一儀式,家人和親友能夠表達對逝者的思念和懷念之情,同時也為逝者送上了最后的祝福和祈禱。這種尊重和緬懷不僅體現了農村人民對生命的尊重和對逝者的關懷,也彰顯了人文關懷和尊重生命的價值觀。
6.豐富的文化內涵
封棺儀式不僅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還涵蓋了諸多方面的知識和信仰。例如,棺材的制作和選擇、封棺的釘數和方向等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這些文化元素豐富了農村喪葬文化的內涵,使其更加豐富多彩和具有獨特性。
綜上所述,封棺儀式作為農村喪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承載了農村的文化傳統和習俗,也體現了農村人民對逝者的尊重和對生命的敬畏。通過這一儀式,農村人民能夠傳承和發揚先人的智慧和道德觀念,凝聚家族和社會的力量,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和發展。
詩綺啊,所以封棺儀式也是通過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讓喪親者能夠自由地表達情感、宣泄悲痛,并得到親友的陪伴和傾聽。這種情感的釋放和得到安慰的過程,有助于喪親者更好地面對失去親人的現實,并逐漸走出喪親之痛。封棺儀式通過尊重逝者、凝聚家族和社會力量、寄托家族傳承的期望、表達孝子情感以及傳承和發展傳統文化等方式,深刻展現了“孝義”的傳統價值。這種價值不僅在農村社會中得到了廣泛認可和尊重,也為現代社會提供了有益的文化啟示和借鑒。”說完這些,唐詩玟摸了摸小詩綺的腦袋,接著語重心長地說道:“詩綺啊,長者已逝,更重要的是長者那些活著的后代子孫。因此通過這種傳統的祭奠方式,讓已逝長者的后代子孫,同心同德,同舟共濟,齊心協力地去辦一件事情對于他們自身來說也是極有益的事情啊!”
李詩綺聽到婆婆一下子給她講了這么多有關封棺儀式的知識,感覺需要一些時間去消化和理解。于是她低著頭,仔細地回味著婆婆講述的那些重要知識,并且碰到她自己無法理解或者不太懂的地方,定是要跟婆婆請教,直到她自己認為能完全理解了才算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