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欣欣向榮
- 1870魂穿拿破侖
- 我叫林北
- 2380字
- 2024-09-20 22:00:00
《軍屯期間暫行條例》頒布后,原本那些還在沮喪自己被丟去種田的士兵,瞬間感到自己因禍得福,懷著巨大的熱情投入生產活動。
歐仁已經命令一位軍官打扮成商人,帶著一些錢財前往加普市,采購馬匹的同時,順便購買一些煙絲、酒和羅涅村無法覆蓋到的日用品,方便歐仁上架積分商城。在軍官出發之前,歐仁的要求只有一個,盡量的廉價、量大和便宜。
看著士兵們這么熱情,歐仁順便發了一波工資。現在這支隊伍的軍官比較少,只有11人,減輕了歐仁發薪的負擔。
但原有皇宮護衛隊的薪資較普通士兵來說比較高,幾乎是兩倍以上。為此,歐仁特意找了原有皇宮護衛隊軍官,讓對方同意將薪資水平暫時和同等軍銜的士兵或軍官一致。而作為交易的代價,歐仁同意將目前唯一的畜牧產業交給這位軍官底下的士官負責。
很快,每位士兵在月底前都領到了歐仁發放的薪水,作為9月的工資,每位士兵發了20法郎,每位士官按照軍銜發30-100法郎,每位軍官按軍銜發100-800法郎。這些工資是在他們原先工資的70%-80%。
(這里薪資的計算,是按1812年法軍不同級別軍官士兵的日薪,再加上19世紀初到70年代法國全國平均工資增長率大概計算出來的,可能有些偏差。)
對于薪資的減少,歐仁的解釋是:在以往法軍伙食標準的基礎上,這支軍隊承擔了原本需要士兵自行購買的部分軍需品和食物,例如烹飪工具和額外的肉類,負擔增大的同時相應減少了工資。同時,由于軍隊遠離巴黎,生活成本進一步降低,在沒有高物價的前提下不會有駐扎首都的額外補貼。
其他還未投入生產的士兵,則繼續維持日常訓練。
在訓練時期,歐仁嚴格要求體力、耐力和意志力都必須要兼顧到。
訓練體力時,歐仁委托村中鐵匠制作了一些訓練道具,例如一根鐵桿,兩邊可以掛上配重的鐵片,還有有一個類似鐵桶的東西,但更方便握持,內部可放入小石塊配重。
士兵們好奇的擺弄著這些奇奇怪怪的玩意,士官們想著歐仁教他們時的樣子,有模有樣的做著示范。
“大家看好了,你,去躺在木板上,對,抓緊,然后手臂向上抬,伸直,彎曲收回。”
士官站在旁邊,指導著士兵進行臥推訓練。
在歐仁看來,現代有很多訓練方法很科學,應該讓這些士兵提早享受到。
“啊,我撐不住了。”
“快,兩邊給他扶一下。”士官趕忙示意一旁看熱鬧的士兵前去幫忙,同時嘴里咒罵道,“混蛋,怎么加這么多重量,殿下說了,要慢慢來。”
訓練結束后,他們不用回到自己的農舍中就餐,而是到了隔壁的房間中。每周一次的體力訓練,訓練后面包、土豆和牛羊肉都是管夠的。
在訓練耐力上,歐仁命令士兵在農田改造的校場上,隔著一段距離插上兩根旗子,旗子在空中看形成了一個圓環,一個簡易的環形跑道出現了,盡管這個跑道腳感并不好。
在歐仁的要求下,每周三次的訓練中,必然有一次在環形跑道上進行,對于士兵來說,長距離的跑步訓練既訓練耐力,還額外鍛煉了意志力。
對于那些有志于成為軍官的士兵來說,僅靠跑步來鍛煉意志力就有些太輕松了。于是,歐仁將目光瞄向附近的森林和遠處的山崗,按照地形和距離隔段插上紅旗,就是最好的天然訓練場地,叢林內的越野跑和山脊上的長距離徒步。
這樣有挑戰性的項目并非所有士兵都要求參加,以自愿為主,普通士兵可以用長跑代替即可。
日復一日的訓練,轉眼又到了周日。
周日是軍隊大學習的日子,也是士兵興奮的日子,因為有酒喝。
在忙完一天的農活后,士兵們利用晚上時間進行集中進行學習,學習結束后可以領取一瓶附近啤酒廠出產的小麥酒,帶回到自己所在的農舍。
基礎知識學習,這部分士兵不需要擁有較高水平的識字能力,只需要被口頭傳(xi)授(nao)就可以,適合絕大部分的士兵,屬于強制性,時間不長,1-2個小時。
提干知識學習,主要是針對那些希望晉升軍官的士兵,他們需要具備一定程度的知識水平,本身也具有一定程度的辨別能力,在加入軍隊前家境不錯或者上過學。在歐仁從巴黎帶來的這群士兵里,這部分人的比重還是比較高的,好多人是之前皇宮護衛隊的隊員。
因此,歐仁對他們的教育手段也更加高明,除了之前在巴黎城郊時采用的“小故事”和帝國的光輝歷史外,歐仁還打算涉及一套價值觀體系。但是對于這套價值觀體系,歐仁還沒有想好,他打算先在西蒙等人身上實驗,因此只能先繼續沿用之前的手段。
在學習了“小故事”和帝國的光輝歷史后,這部分士兵還必須擔任教師,向學習基礎知識的士兵進行口頭傳授,以及向羅涅村和歐仁軍隊足跡所踏的村落進行宣講,在多次口頭傳授和宣講的同時,順便加深自己記憶。
在明媚的陽光下,羅涅村的各個產業也在發展,
除了原先的農業、林業和畜牧業外,一些新的業務和農副產業也在開拓。
面包坊被搭建起來,磨坊也將提上日程,一位軍官已經被派往阿維尼翁,這座迪朗斯河和羅納河交匯的大城市,前去刺探情報的同時,順便聯絡一位有能力搭建磨坊的工匠,購買磨坊所需要的石磨,用于研磨地里產出的小麥。
穿越村莊的迪朗斯河,為漁業提供了發展的可能,歐仁已經讓人向村莊里的老人討教,如何更高效率地捕捉河里的魚。農業的種植變得多元,分工明確,而不是像以往一樣,村民們在地上什么都種。小麥、大麥、土豆和蔬菜,不同土地出產不同的作物,由軍官統一調配。
森林里的植被主要是橡木和松木,一些灌木和一種當地人稱為“咖里哥”(garrigue)的地中海氣候植物。其中,橡木和松木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歐仁將大部分人手都派往林區,建立林場。
在林場中,士兵們分工有序。有些士兵擔任伐木工的角色,樹木被砍倒后,簡單地鋸成幾節,他們便轉入下一片區域;有些士兵擔任“清理工”的角色,留在地上的樹干,掉落在地上的樹枝和零星枝杈,被一一收集成捆,其中樹干將被用于交易出售,枝杈被用于面包坊的燃料;至于樹枝,自然有專門的士兵負責剝去表皮,交給擔任“燒炭工”角色的士兵,燒制成的木炭,被用于日常生活和磨坊的燃料,多余的則用來出售
山坡上,牛和羊被成群的放出去吃草,有敏銳的士兵發現坡上緩地的灌木叢是個種植葡萄的好地方,可以出產很多優良的葡萄酒,歐仁知道后已經加入計劃單,來日再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