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華為經營管理智慧作者名: 程東升 劉麗麗本章字數: 1369字更新時間: 2024-06-12 15:32:59
領袖必須抑制個人英雄情結
希望有個人成就感的高層干部,只能當英雄,而不能當領袖,不能賦予權力。
任正非很欣賞克勞塞維茨《戰爭論》中一句著名的話:“要在茫茫的黑暗中發出生命的微光,帶領著隊伍走向勝利。”他解釋說,戰爭打到一塌糊涂的時候,高級將領的作用就是要在看不清的茫茫黑暗中,用自己發出的微光,帶著你的隊伍前進,就像希臘神話中的丹科一樣,把心拿出來燃燒,照亮后人前進的道路。
《世界上最偉大的一堂課》中西面修士講到,只有物品才能管理,人是沒法管理的,人只能被領導。所謂“領導”,是一種技能,用來影響別人,讓別人心甘情愿地為他做事。“管理”可以讓人做事,“領導”才能讓人心甘情愿地做事。[1]
作為團隊領導,能夠自我激勵,能夠長期以自己的行為去影響、感染團隊成員,那么,當黑暗來臨時,他自然而然就會發出醒目的光芒,指引著團隊前進的方向,積聚起團隊的力量,最終達成團隊的目標。
華為是從一個“英雄”創造歷史的小公司發展起來的,眾多在技術開發、市場開拓、客戶服務等領域里涌現出來的個人英雄,奠定了華為的10年根基。創業時期,任正非在集體主義大原則之下,鼓勵華為人充分發揮個人智慧,爭當各個領域里的英雄。華為很多高級管理者都是從英雄團體里選拔出來的。
對于高級管理者,任正非主張一定要擯棄想成為個人英雄的想法,淡化個人成就感,淡化創業者、領導人的色彩。
2000年,為讓華為的高級干部更好地理解高層管理者的責任和使命,任正非組織華為高級副總裁以上干部,做以如何進行有效的公司治理為題的命題作文。這是任正非對華為高級干部職業素養的一次測評。任正非表示,這次考試如同托福考試,一次考不好沒有關系,允許高級干部們有針對性地補習,再參加考試,以最好的一次成績為準。如果學習后還考不出好的成績,就得被降級使用。
任正非舉了一個例子說明:
一列火車從廣州開到北京,有數十人搬了道岔,有數個司機接力,不能說最后一個駕車到北京的就是英雄。即使需要一個人去接受鮮花,他也僅僅是一個代表,并不是真正的英雄。
華為進入到職業化、流程化管理階段后,需要進行組織創新,這種創新的最大特點在于不是一個個人英雄行為,而是要經過組織試驗、評議、審查之后的規范化創新,即更強調集體力量。因此,任何一個希望自己在流程中貢獻最大、青史留名的人,都會成為流程的阻礙。任正非主張,一個職業管理者的職責就是實現組織目標,實現組織目標不是管理者個人成就欲所驅使,而是源自職責在不斷地施加壓力。
為達到職業化、流程化管理的目的,華為在HAY公司的協助下,制定、公布了高層干部任職資格評價標準,即華為公司10號文件。任職資格共分5個等級,其中第三、四、五級干部任職資格標準保持了相當長時間的穩定,每個高層干部每年年初都要填寫任職資格表格,年末寫述職報告,公司根據他的工作評定是否合格。每年年末,任正非都親自主持高級副總裁以上干部的組織評議。他希望一次次刷新華為高級干部的思想,讓高級干部們充分理解他對高級干部的要求。為讓更多干部學習,任正非還將一些填寫得較好的任職資格表格、述職報告印發給所有員工。
2000年以后,華為進入了以職業化、流程化管理為特點的第二次創業階段,任正非在華為內部實施區別管理,要求中低層管理者繼續爭當英雄,以獲得晉升的機會,成長為高級管理者。
對基層干部的要求是嘔心瀝血,身體力行,事必躬親,堅決執行,有效監控,誠信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