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蓮花:釋迦牟尼佛傳
- 樂文城
- 906字
- 2024-06-12 15:30:17
二、從黑暗走向光明,佛陀的輪回學(xué)說
悉達多離城之后,騎著馬一路飛奔,來到了著名的苦行林,有很多沙門聚集在這里修道。到達苦行林的時候,東方已漸漸發(fā)白,悉達多從黑暗中出發(fā),在光明中到達,喻示他出脫樊籠,走向了自在的希望大道。在苦行林,悉達多下馬吩咐侍從車匿,拿著他的寶冠和瓔珞,回去告訴他父王,他已斷去愛欲,決定出家修道了。隨即悉達多還剃掉了須發(fā),換上了鹿皮衣,以示決心。
悉達多這樣一聲不響地離開,對凈飯王的打擊是非常大的,他有多么傷心難過,這是不言而喻的事情。我們當(dāng)然不敢說,悉達多是不孝的,但如果現(xiàn)在有人像悉達多一樣,拋棄了整個家庭,選擇出家修道,我們一定會指責(zé)他的不孝。佛教傳入中國之后,在孝行方面的宣傳一直是非常突出的,這是因為受到儒家的影響,中國社會歷來就比較注重孝行,倘使佛教不講孝行,在中國就根本無法立足。
這并不是說,最純正的印度佛教就不講孝行,印度佛教也講孝行,但在印度佛學(xué)中,孝行絕對沒有在中國這樣突出的地位。從佛學(xué)的觀點中去考察,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佛學(xué)最重要的就是讓我們放下分別,所以,不管對待父母還是對待陌生人,佛教要求我們一視同仁,都尊重愛護他們。這和墨家提倡的兼愛比較相似。
從佛教的輪回學(xué)說中考察,在過去世中,任何有情生命都可能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知道,古希臘著名哲學(xué)家、數(shù)學(xué)家畢達哥拉斯曾創(chuàng)立過一個宗教,輪回學(xué)說就是其所創(chuàng)立宗教的核心教義。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之中,他還曾引用過這個觀點呢,丑:“畢達哥拉斯對野鳥有什么意見?”馬伏里奧:“他說我們祖母的靈魂也許曾在鳥兒的身體里寄住過。”丑:“你對他的意見覺得怎樣?”馬伏里奧:“我認為靈魂是高貴的,絕對不贊成他的說法。”丑:“再見,你在黑暗里住下吧,等到你贊成了畢達哥拉斯的說法之后,我才可以承認你的頭腦健全。”
事實上,佛教輪回學(xué)說的一方面所導(dǎo)出的正是這樣的結(jié)論,所以佛教要求我們,對一切眾生,都像對待父母一樣,給他們以安慰,給他們以喜樂。在《大方便報恩經(jīng)》上,佛陀就講過這個意思:“如來本于生死中時,于如是等微塵數(shù)不思議形類一切眾生中,具足受身,以受身故,一切眾生亦曾為如來父母,如來亦曾為一切眾生而作父母,為一切父母故,常修難行苦行,難舍能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