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博士研究生

我碩士的就讀專業是心臟外科,按照常理考博士時應該依然是心臟外科,但當時的南方醫院外科學專業沒有博士點,要想繼續讀博士,外科醫生都選擇了一條迂回途徑,那便是與解剖學聯合培養的博士。

第一軍醫大學的解剖學專業相當出名,出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鐘世鎮教授出名,另一個是他的研究方向出名。鐘教授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他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的研究方向是臨床解剖學,他是中國臨床解剖學的奠基人。鐘教授最大的貢獻就是開創了外科學與解剖學相結合的新領域,他的學生幾乎都是外科醫生。正是這些外科醫生將鐘教授的理論與外科的臨床實踐緊密結合在一起,使臨床解剖學這個專業具有了非同一般的生命力。

為了實現我的博士研究生計劃,我報考了鐘世鎮教授的博士生,同時請南方醫院心胸外科的王武軍教授做我的臨床導師,我的博士研究生生涯就這樣開始了。

開始讀博士研究生,首先要選擇研究方向。鐘教授給研究生們指明了方向。他告訴大家說:“你們都是外科醫生,來自不同專業,將來畢業后也依然要當外科醫生,既然將來以后你們的身份不會變,那么做的研究方向就一定要對你們將來的工作有幫助,也就是能幫助你們將來開展工作,這才是應該考慮的問題,千萬不要搞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完全是浪費時間。基礎的課題讓基礎專業的研究生去做,你們從事的工作是開刀,所以要珍惜這次讀書的機會,做些有利于開刀的事情,不要白白浪費這段寶貴的光陰。”

我在著名的第一軍醫大學讀博士研究生

鐘教授不僅在解剖學界出名,在外科界,尤其是創傷外科、顯微外科、骨科、手外科專業中也非常有名。他之所以如此受人敬重,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對待學問的態度。

當年很多研究生同學選擇課題時喜歡選擇基礎的課題,比如干細胞、基因等方面的課題,以為只有那樣才有水平,有深度,才符合博士研究生的檔次。鐘教授極其反對這樣的事情。他反復告誡大家,做學問一定要做對的學問,并不是越基礎越熱門就越有水平,對于外科醫生來說,與手術相關的學問才是大學問。鐘教授這種務實的作風對我產生了極大的影響,讓我終生受益。

王武軍教授同樣是一個極其務實的專家。在選擇課題時,他的觀點與鐘教授完全一致,他也非常希望我能結合心臟外科的手術做相關工作。兩位教授意見相同,使我的研究有了真正的方向。

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思考,我最終將研究方向定在心臟的微創手術方面,具體的研究課題是微創手術切口的基礎研究。20世紀90年代是微創手術爆發性發展的時代,心臟的微創手術概念剛被提出來,但缺乏基礎研究方面的內容。我研究的內容是通過在標本上對各種微創手術進行模擬,對各類切口的適應征以及特性進行全面評估。這個工作非常基礎,但相當實用,因為可以為臨床工作提供直接的依據。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能幫助我將來順利完成手術。

為了完成研究工作,我查閱了大量的文獻,不僅對已有的切口做了研究,還設計了多種新的切口。這些切口的概念都是第一次被提出,具有絕對原創性。這也使我的工作有了真正的意義。

我所有的研究都在標本上完成,由于標本極其難得,因此所有的學生都非常珍惜研究的機會。經過碩士研究生的培訓,雖然我已經對心臟外科的相關問題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由于操作機會有限,很多問題并不是十分清楚。而這些標本提供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機會。結合臨床工作的經驗,當我對手術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有目的的研究時,很快有了不一樣的收獲。

除了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外,我還做了另外的工作,即課題之外的一些研究。這方面的主要工作有兩個:其一是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供體血管問題,其二是瓣膜置換手術的入路問題。這兩個問題雖然不是我的課題,但對臨床工作有重大意義。

為了弄清楚第一個問題,我對人體的各種動脈血管進行了全面的觀察與分析,最終發現一種非常有價值的血管,即旋股外側動脈降支。我向鐘教授請教了這種血管用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的可能性,又向整形外科專家咨詢了手術切除的技術問題,最終確定該動脈完全可以用于冠狀動脈搭橋手術。

除了這個血管外,在對腸系膜動脈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我有了更大的發現。由于腸系膜動脈非常豐富,雖然單條血管不一定能滿足搭橋的需要,但只要稍做顯微外科方面的處理,就可以獲得理想的血管橋。我把這個觀點向王武軍教授匯報后,他非常認同我的觀點,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

除了血管供體外,我還對冠狀動脈手術方式做了探索。考慮到動脈沒有瓣膜,血液可以雙向流動,我對胸廓內動脈逆向搭橋的可行性做了分析,結果發現這種方式完全可行。這種術式也是我最先提出的。

在瓣膜置換手術中,我一直對手術的徑路很感興趣。就拿二尖瓣手術來說,不同醫生采用的手術入路不同。張立溪教授采用的多是經房間隔的入路,而劉宗貴教授采用的入路則是左房入路。碩士期間我沒有主刀瓣膜手術的機會,因此對操作中的顯露不熟悉。為了弄清楚兩種入路具體的特性,我在標本上對兩種入路都做了嘗試。這不僅讓我對入路的性質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而且還發現了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手術入路。這種入路是針對雙瓣置換的入路。具體方法是先橫斷升主動脈,然后經左房頂部做切口,這個切口可以用來完成二尖瓣手術,而經升主動脈切口可以做主動脈瓣置換。這個手術入路設計非常巧妙,也有很多實際的優點。這也是這種入路的可行性第一次被提出。后來等我畢業后,曾偉生主任對這個切口非常感興趣,于是做了手術的實踐,獲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課題方面,我同樣做了很多原創性的工作。我設計了多種手術切口,并對其中最有特點的切口做了命名,即“門式切口”。這樣的切口與以往任何一種切口都不同,但具有獨特的優勢。

在心臟外科領域中,有關切口的內容比較小眾。但是,對于我這個研究的領域來說,我做的所有工作都是開創性的,我非常清楚這些工作的價值。當然,我的兩個導師也知道。我沒有做非常高深的研究,只是瞄準了臨床中的實際問題做了工作。我找到了問題的答案,收獲頗豐。后來我所有相關的研究成果都總結發表了,有的發表在國內,有的發表在國外,受到了不少同行的關注。

博士研究生的三年對我來說尤顯重要。首先是讓我養成一種務實的學風。我知道很多人讀博士完全是為了混文憑,既然是混,當然不會考慮課題的實際用途。我讀博士的目的卻不同,從一開始我的兩位導師就告訴我,我要通過學習讓自己成為更好的外科醫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目標,才使我的課題有了明確的目的性。與那些搞基礎尤其搞基因的課題不同,我的研究顯得樸實無華,甚至沒有技術含量,但恰恰是這種實實在在的內容最終彰顯出可貴的價值。我必須感謝我的兩位導師,正因為他們自己都是踏踏實實做學問的科學工作者,才教會了我做學問的態度。

解剖學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學科,在20世紀的很長時間里,所有學者都認為這個學科已經發展到極限,不可能有更新的發展。正因為對發展前途充滿憂慮,很多解剖學專業的研究人員開始轉換研究方向,其中不少甚至轉向分子生物學。這種做法非常無奈,也充分反映了解剖學面臨的危機。但是,當太多的學者都對這個專業失去信心的時候,一個偉大的學者挺身而出,找到了這個古老專業發展的新路子,這位學者就是鐘世鎮教授,他發現的路子就是臨床解剖學。他將解剖學與臨床外科學緊密結合,使古老的解剖學專業煥發了青春。鐘教授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沒有像其他學者那樣放棄自己的專業而去研究分子生物學,他做的工作沒有高大上的外表,卻直接推動了多個臨床外科專業的跨越式發展,為臨床外科事業的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王武軍教授來自同濟醫科大學,是留美歸國的外科醫生。有很多這樣的出身和經歷的人會將注意力投注到一些較為基礎的方向。但王教授是一個相當務實的人,他的觀點與鐘教授完全一樣,希望我能踏踏實實做一些對我的工作有用的東西,而不是那些虛無縹緲的事情。為了把課題做得更完美,王教授親自到實驗室,與我一起翻標本,測量數據,拍攝圖片。另外,他還會在標本上對手術方式進行研究。

兩位教授給我樹立了好的榜樣,我自然會照樣學樣,養成與他們一樣的學風。這也與這本書的基調相同。我說自己是手術匠,手術匠是怎樣的概念,其實說的首先就是這種對學問的態度。

博士研究生期間,我的第二個收獲是對心臟外科臨床工作有了進一步的領悟。除了第一年短暫的基礎課之外,我三年之中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臨床中。王武軍教授直接帶著我,上級醫生是蔡開燦教授和屈立新教授。當時心臟手術量逐漸增多,接診的患者種類也多了許多,除了常見病之外,一些少見的或者嚴重的病種也漸漸多起來。科里總的手術數量也在不斷增加。工作開展多了,我的經驗也慢慢積累起來,因此對臨床工作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第三個收獲是完成了很多原創性的研究。如前所述,我的課題完全結合臨床手術而設立,由于以往沒有其他人做過類似的工作,因此本身具有很強的原創性。而在完成課題的過程中,我又結合臨床完成了很多其他方面的研究,這不僅讓我對心臟手術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還獲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對我后來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幫助。

第四個收獲是對科研方法的掌握。做科研是一項很復雜的工作,并不是隨便經過訓練就可以完成的。從碩士到博士我經歷了很多訓練,而且自己做了研究,因此很好地掌握了科研的方法。這對我后來從事一系列科研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五個收獲,也許是尤其重要的收獲,我養成了一種特殊的思維習慣,也就是批判性思維。在我還是本科生的時候,我會把所有講課的教授都當作權威,把他們的話當作真理。在讀碩士的時候,老師們在我心中的形象有所改變,但權威依然不少。而到了博士研究生階段,權威們的光環逐漸褪去。等到博士畢業的時候,我幾乎不會再輕易相信權威了。所謂的權威其實是對某一領域知識的掌握量多于常人而已。這是權威的實質。那么,如果一個人掌握的知識量超過了權威,自然就不會再盲目崇拜權威了。博士的課題一般只集中于某一個范圍很小的局部,在這個領域博士一般都是絕對的權威人士,很多時候甚至比自己的導師了解得更多。如此局限的知識面并不一定會讓博士們懂得比其他權威更多,但通過這樣的過程,博士們會知道權威成為權威的原因。這會使權威在博士們心目中的形象打了個折扣,至少不會像普通人那樣盲目地崇拜。這種觀念直接導致了批判性思維的形成。對于任何觀點或者理論,一個合格的博士絕對不會輕易相信。如果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話,博士們就更加不會輕信了。這樣的思維習慣并不是讓博士們懷疑一切,相反,會讓大家始終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

在讀本科的時候,我會覺得臨床上很多藥物都是神藥,都有很好的作用。而有一天,當我們上臨床課的時候,一個外科學博士給我們上課,當時我記得非常清楚,他說臨床上有一定數量的藥物都是騙人的,沒有任何效果。那一刻我和同學們都驚呆了,并很快開始在心里嘲笑這博士,覺得讀了博士的這個家伙過于狂妄,是把我們這幫小本科生當傻子糊弄了。等到我讀碩士的時候,我依然不覺得這位博士老兄說的話有道理。但是,等到我讀完博士,我終于成了那位博士老師的知音,我竟然與他有了完全相同的理解。在隨后的工作與學習中,當我偶爾把我的觀點告訴別人時,我分明能夠感覺到別人的驚詫與懷疑,但我并沒有覺得驚奇,因為當我自己沒有掌握足夠多知識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看法,我理解他們,理解知識的價值。

批判性思維是我讀了博士后才有的思維,這樣的思維不僅對我的工作產生了巨大幫助,而且使我在生活中受益良多。

第六個收獲,同樣是非常重要的收獲,那便是激發了我發明創造的欲望。讀博士期間,我不僅能接觸科室的眾多高人,還能和我的博士研究生同學朝夕相處。當時招生人數極少,我們那一屆全校才招了二十幾個人,比起后來幾百人的招生數量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招生人數如此稀少,至少可以說明這些人的水平尚可。我能感覺到這些同學的水平,這對我自己也是個難得的促進。大家雖然專業不同,考慮問題的觀點和方法卻會相互影響。早先我對發明原創的東西并不感興趣,與同學們接觸多了,知道他們不斷拿到各種專利之后,我的手也開始癢癢,也想做些嘗試。后來真的做了,竟然一發不可收拾,先后拿到了數十項專利。這一切其實都源自那個時期的影響。

博士研究生的三年與碩士研究生的三年完全不同,這個時期的我不斷走向成熟,不僅成了一個合格的外科醫生,更擁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為了完成博士學業,我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我覺得一切都物有所值。王武軍教授曾經告訴我說:“讀博士會失去很多東西,付出巨大代價,但一定會收獲更多的東西,你不會為今天的付出而后悔。”畢業之后我經常會想起王教授的這番話,我曾不止一次發出感慨,我要感謝那段難得的經歷。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兰市| 百色市| 兴宁市| 灵台县| 浦北县| 饶河县| 北票市| 商南县| 新津县| 穆棱市| 南华县| 永康市| 宾川县| 涡阳县| 富民县| 怀安县| 清新县| 博乐市| 安多县| 鞍山市| 兴安县| 盈江县| 东丽区| 太和县| 托克逊县| 大石桥市| 英德市| 崇信县| 达拉特旗| 鹤壁市| 惠水县| 南郑县| 区。| 五大连池市| 兴仁县| 子洲县| 济源市| 普陀区| 通道| 云南省| 嘉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