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進修心臟外科手術

博士畢業后,我有了自己的單位,成為一個真正的心臟外科醫生。之前的我雖然見識過不少心臟手術,但看與自己動手做完全是兩回事,因此急需操作方面的提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向醫院申請,去廣東省人民醫院心研所(簡稱“心研所”)進修。辦理了相關手續后,我很快到心研所報到,成了那里的進修生。

心研所是全國知名的心臟外科手術中心。我去進修的那一年,心研所的心臟年手術量已經突破5 000臺,是絕對一流的專業中心。我選擇到這里進修,也是看中了這里的手術量,希望能盡快熟悉各種手術操作,成為一個成熟的心臟外科醫生。

當時心研所的外科有三個區,一區、二區是成人心臟手術區,三區是先天性心臟病手術區。進修生一般需要在不同區進行輪轉,我輪的第一個區是一區,主要收治瓣膜病和冠心病患者。當我開始進修生涯時,在這里的所見所聞顛覆了我一直以來的認知。可以說,這里的一切幾乎都與之前我在其他醫院經歷過的不同,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不同,才造就了他們一流的學術地位。

第一個不同是交班。每一個臨床科室早上上班都要交班。這是醫療護理常規要求的規定動作。一般醫院的做法是,全科的醫生護士圍在一起,要么坐著要么站著,先是夜班護士交班,少數情況是念流水賬,多數情況是“念經”,然后是夜班醫生交班,這時候一般不會是“念經”但很有可能是流水賬。等夜班的醫生護士交完班,如果有特殊情況,上級醫生會說兩句,最后是主任講話。主任講話可長可短,但一般都較長。遇到醫院有會議精神要傳達的時候,主任會把相關文件念完,最后還會談一下感想,做一下要求,并對當天后者近期的工作做布置。總之,交班是一件非常有儀式感的事情,幾乎每一個醫院都會弄得有模有樣,這經常會被看作正規醫院的正規醫療秩序。在我到心研所進修之前,在好幾家醫院工作過,每個科室的交班都大同小異,因此也在心中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對當時的我而言,這樣的模式天經地義,正如醫療護理常規中要求的其他事項一樣,不應該被質疑。但是,我到心研所進修遇到的第一次交班就徹底顛覆了我對交班的印象。這里的交班非常“不正規”。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參加交班的人員。交班時他們只有醫生參加而沒有護士。這樣的做法讓我大吃一驚。我當時的想法是,護士如果不交班,大家怎樣了解夜班病區患者的病情呢?這樣的想法讓我疑惑了很久,但隨著進修的持續,我逐漸明白了其中的緣由。我發現,既然每天晚上都有醫生在值班,值班醫生就有責任了解全病區患者的情況。既然值班醫生了解情況并參與交班了,護士再重復也就沒有必要了。他們根本不讓護士參與交班的做法讓我開了眼界。我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會不會有弊端,但很明顯,這會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每天早上第一批手術患者會被早早接到手術室,夜班護士需要做大量準備工作。其他護士上班后,馬上要投入緊張的工作中,好準備迎接第二波手術患者。早上的護理工作如此繁忙,如果能讓她們抽出時間做這樣的工作,顯然比參加交班更有意義。從這個角度來看護士不參加交班這件事,顯然是一種明智的做法。

二是形式簡單。他們交班不在辦公室,也不在護士臺,而是隨便找個地方聚在一起碰個面簡單聊幾句便結束。這樣的形式與交班的嚴肅性格格不入。開始時我總覺得過于隨意,但后來常想,交班應該是怎樣的形式?難道必須全體人員筆直地站在護士臺周圍交班才正式嗎?那幾乎是最迂腐的形式主義的體現。形式主義最大的弊端就是不考慮實際的需要。醫療工作的核心是治病,是最需要看實際效果的。如果連交班都要嚴格地做表面文章,很難想象其會踏踏實實完成治病的工作。正因為有這樣的考慮,所以我很快被他們交班的形式所折服。

三是交班的內容簡單。他們交班的內容只有醫療的內容,不涉及任何其他事情,而具體的內容也極其簡單,主要是夜班患者的情況。由他們的交班內容看,這里的醫生每天需要關心的東西似乎只有開刀看病,除此之外的一切事情均與他們無關。由于交班人員少,形式簡單,內容也簡單,因此每天交班時間都很短,幾分鐘足夠了。這樣的交班與我以往經歷過的任何一種交班都不同。我不能說這種交班十全十美,但至少對于醫療工作者來說,這樣的交班也許才真正回歸了交班的本質。心研所為什么能做到全國知名?沒有與眾不同的內涵肯定不會有好的成績。交班雖然事小,卻成了這個醫院工作作風的完美體現。

第二個不同是病例討論。病例討論是每個醫院都會特殊要求的醫療活動。在討論的參加人員、形式、內容等方面都有嚴格規定。心研所每個星期都有一次病例討論,而這樣的活動也與其他醫院不同。一般來說,病例討論需要全科的醫生都參加,討論每一個疑難和手術病例。先是一線的住院醫生匯報病史,然后是上級醫生發言,再就是更上級醫生發言,最后由主任總結。這樣的流水作業會發生在對每一個患者的討論中,由于每個患者的流程基本上都相同,最終都會做成流水賬。越是高級醫生發言越像流水賬。但心研所的做法完全不同。他們會把所有醫生聚集到導管室或者影像科,然后大家一起看檢查,把每一個患者的檢查影像直接調出來觀看,有特殊情況就發言商量,沒有特殊情況就直接略過,不做任何討論。這樣的討論與其他醫院討論最大的不同是,這里坐著的是一群真正的專家,他們技術成熟,自信而沉穩,他們懂得如何應對各種疑難問題。而其他醫院參與討論的人經常是一幫極不專業的新手,大家缺乏信心,擔心出事,于是一起商量對策。這應該是心研所與其他醫院最明顯的不同。病例討論對下級醫生來說格外重要。通過討論大家可以學會很多東西。但是,如果形式和內容都很死板,學到的也許更多的是壞東西。心研所的討論極其專業,表面上似乎不利于學生獲取知識,但實際上是獲取知識的最佳形式。如果學生參加的不是最專業的討論,怎可能學到最專業的知識?

第三個不同是手術。臨床外科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手術。心研所的手術非常多,每天都會有幾十臺。每個組的醫生基本上一天都要做4~5臺手術。正因為手術量大,一般都要求醫生很早進入手術室。這里的手術都有嚴格的規矩。每一個手術組有固定人員。先由年輕醫生開胸,建立體外循環,然后上級醫生做心內操作,操作結束再由年輕醫生關胸。當時的進修生比較少,并沒有分配到固定的手術組,因此需要在不同的組之間穿梭,哪一臺手術缺人就會馬上去補缺。所以進修生會有很多的手術機會,非常忙,也很累,但會非常充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對于常規的手術來說,也許看不出這里的醫生水平有多高,但在疑難病和危重病手術中,可以看出其絕對高超的水平,尤其在小兒先心的治療方面,他們的技術絕對一流。很多進修生去進修的目的其實只有一個,那便是學習小兒心臟病的手術。由此也可以看出其技術的優勢地位。當然,這里的技術優勢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整體的治療水平、手術水平,都不是一般的醫院能夠比擬的。

第四個不同是病歷書寫。省級醫院一般都對病歷有很高的要求。但心研所的手術量實在太大了,而且周轉速度也特別快,這使得病歷書寫的工作成了一件大事。這樣的工作一般都由下級醫生完成。進修生是下級醫生,因此必須寫大量病歷。由于手術量大,白天上班的主要時間都在手術室度過,等手術做完已經到了下班時間,此時需要換藥、拆線、寫病歷、開檢查,所有的工作量加起來會顯得非常大。在如此緊張的工作中,要想把每一份病歷寫成優秀的水平幾乎沒有可能。幸好這里的上級醫生從來不會要求大家把病歷寫成優秀的水平。這無疑會減少下級醫生的壓力。這里一致的觀點是,只要手術做好了,病歷寫得不那么好又有何妨呢?這樣的做法也許是備受爭議的,尤其對于每個醫院檢查病歷的專家來說這幾乎不可饒恕。但是,對于手術質量勝過一切的外科醫生來說,誰能說這種做法不是英明與智慧的體現呢?很多醫院寫病歷都是在記流水賬,年輕醫生一遍一遍辛苦地寫,老醫生看都不看,浪費了筆墨紙張不說,更浪費了太多的精力。心研所的人真的太忙了,手術都忙不完,哪有時間記流水賬?

第五個不同是開會。我工作過的很多醫院都會經常開會,各種各樣的會,醫療的會、工作的會、管理的會,各種名頭,醫生必須參與,這些經歷讓我覺得,醫生不僅是治病的主體,同樣是各種其他活動的主體,因此每一種會議都不能少了醫生的影子。但到了心研所完全不同,這里除了手術就是手術,醫生不參與任何會議。進修了幾個月之后,醫院開了一次會議,我已忘記了是關于什么內容的,當時竟然很多醫生護士都在議論,大家似乎都想參加。這種心態讓我驚愕不已。在其他醫院,大家對于各種會的態度幾乎都是排斥的,能不去就不去,能躲就躲,而這里的人似乎懷有很大的熱情參與這種會。這從側面說明大家可能是被工作占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了,以至于即便是開個會,大家也愿意去。

第六個不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任何科室都是知識分子聚集地,幾乎都會有明顯的等級。下級醫生在上級醫生面前必須唯唯諾諾、規規矩矩。這樣的關系通常都會很緊張,有時甚至會讓人感到窒息。但是,心研所的人際關系尤其簡單。每一個帶組的醫生不會對科室主任有畏懼,年輕醫生都很懂規矩,與上級醫生的關系也很融洽。最簡單的例子是下級醫生對科室領導的稱呼,大家很少稱××主任,都是直呼其名。這種沒大沒小的做法表面上看似乎很沒規矩,實際上卻反映出一種極其簡單的人際關系。正因為簡單,大家有更多的精力去做工作,更有利于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

第七個不同是工作作風。工作作風不是簡單的幾句話可以總結出來的。很顯然,心研所整體的工作作風與其他醫院都截然不同。這里最大的特點就是務實。一切工作都緊緊圍繞手術展開,沒有多余的事情。正因為務實,才使工作有了明確的目標;第二個特點是極簡。這里所有工作都追求簡單化,形式簡單,內容簡單,拒絕華而不實。正因為極簡,才更接近工作的實質;第三個特點是高效。這里所有的工作都首先要求有高效率,不拖泥帶水,要在最快的時間內看到效果。正因為高效,才使他們獲得了比一般醫院更好的效果。

心研所的手術水平全國一流,這是我學習的重點內容,而在學習技術的同時,最大的收獲就是見識了這個醫院與眾不同的理念與作風。這是我此次進修另一個大的收獲。

在進修期間,我接觸了很多老師和專家,他們身上同樣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東西。我最敬佩的老師是先心病區的陳欣欣主任。陳主任是一個非常儒雅的外科醫生,年輕有為,手術技術非常出名,是中國最著名的心臟手術專家之一。陳主任讓我最佩服的是他的為人。他對任何人都真誠、熱心、光明磊落,是真正的君子,正因為如此,他在心研所有著非同一般的好口碑。而他的技術更讓人佩服。早期接觸心臟手術時,我會把單純的心臟手術看作是水平的標志。到了后來,當見識了陳主任的手術后,我終于對心臟手術有了更深層的理解。其實真正能體現醫生水平的技術并不是根治術,而在于對姑息手術的把握。陳主任正是這方面的絕對高手。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有一個大動脈轉位的患兒,為了最終完成根治術,他先后做了七次姑息手術,最終手術獲得成功。這樣的手術體現了這個領域最巔峰的技術。通過向陳主任學習,使我對心臟手術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這也成為我此次進修期間技術方面最大的收獲。陳主任讓我敬佩的第三個方面是操作技巧,嫻熟已經不夠用來形容他的手術,他的手術像孫雷老師和張立溪教授的那樣,如行云流水,看著真的是絕對的享受。

在陳主任的病區進修時,還有一個老師也讓我發自內心地敬佩,那便是陳寄梅主任。我與陳寄梅主任認識比較早,在讀研究生時就有接觸,他是心研所老主任張鏡芳教授的秘書。我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畢業答辯的委員會主席都是張鏡芳教授。當時聯系張教授需要通過陳主任。

陳寄梅主任也在先心病區工作,陳欣欣主任是科室主任,陳寄梅主任是科室醫生。讓我最佩服的是他工作的態度。當時他已經是高級職稱,但一直做著一線醫生的工作,當時病區只有三個醫生值班,一個他,一個是張小慎老師,另一個就是我,我的身份是進修生,本應該多值些班,但他們倆堅決不干,一定要平均分配,大家一起值班。這讓我特別感動。而從陳寄梅主任身上還可以看到另外一個難能可貴的品質,他有一股強烈的集體精神。他雖然不是主任,但會非常積極地參與科室的每一項工作,一心想著集體。這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事情。另外,他還很會關心人。他會從每一個細節為別人著想,幫助他人。陳寄梅主任后來成了廣東省醫學會心臟外科分會的主任委員,是全國著名的心臟外科專家。他的成就與他的技術和人格魅力分不開。這是最值得我學習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品德。

張小慎主任同樣讓我佩服,當時他還是主治醫生,很年輕,但非常喜歡鉆研,而且喜歡接受新生事物。在很早的時候他就開始關注心臟的微創手術,經過不懈努力,最終成了這個領域最著名的專家之一。

還有一位主任也尤其令我佩服,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大血管手術專家——范瑞新教授。大血管手術是一種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手術,一般的醫生都不敢輕易涉足該領域。范教授是最先從事此項工作的專家。我進修期間曾多次給他當助手,手術時間長,工作量大,但收獲也很大,因為這樣的手術往往需要非常扎實的理論基礎和操作技能。這樣的經歷不僅讓我大開眼界,也對心臟和大血管手術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而他和張小慎主任給我的另外一個啟發就是專注。他們的工作讓我認識到,有些醫生可以靠一個大領域的手術出名,但更多的醫生可以靠某個局限領域的手術出名,而且可以非常有名。

在心研所的經歷是一次極其寶貴的經歷,這次經歷為我后來的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總的來說,我的收獲可以總結為如下方面:

第一是增加了見識。心臟外科的醫治范圍包括風心病、冠心病、先心病以及大血管病等多種疾病。由于心臟手術門檻高,一般醫院開展手術的條件有限,一些復雜的或者少見的疾病很難見到。心研所是我國著名的心臟外科手術中心,收治了各種心臟疾病患者,在這里學習最大的收獲就是開了眼界,長了見識。

第二是對心臟外科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關于心臟手術的理論可以在很多專業書籍上看到,但單純理論的東西是抽象的,理解起來并不容易。在進修期間,由于有大量實踐的機會,當我將這些實踐的經驗與理論結合起來后,我對基本的理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理論理解得深刻了,無疑會進一步幫助臨床工作的開展。

第三是學會了很多重要的手術技巧。像很多其他外科手術一樣,心臟手術同樣需要操作技巧。心研所的專家長期在手術臺上工作,每個醫生都有自己的絕招。這些絕招是極其寶貴的操作技能,能將這樣的技能學到手,對自己工作的開展肯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是學會了疑難疾病的處理方法。經過前期在學校的學習后,我對一般的手術操作比較有信心,但對疑難手術總會力不從心,這也是此次進修的重點。好在心研所此類手術非常常見,參與次數多了,處理的方法和要點也便逐漸掌握了。這同樣是這次進修重要的收獲。

第五是學會了一些危重情況的處理方法。心臟手術一個顯著的特點是高風險。風險是手術中可能出現的意外。一旦出現意外,情況會非常危急,需要盡快做出妥善處理,否則將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在進修之前,我遇到的情況較少,處理時缺乏信心,這是一個尤其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礙。這個障礙不消除,心臟手術就不可能提高。進修期間這樣的事情遇到不少,但各位老師幾乎都可以憑借高超的技藝化解風險。這是我學習的重點內容,也成了我最大的收獲之一。

第六是收獲了一些尤其重要的理念。心研所之所以能走到這個領域的前沿,與這里很多方面的優勢有關。除了技術方面的優勢外,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這里的理念。比如對工作的理念,對手術的理念,對患者的理念,幾乎都是超前的,都值得我認真學習。這樣的理念對我后來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比如交班、查房、病例討論,我借鑒了很多的東西,手術的操作理念也幾乎完全照搬。而當我后來不得不面臨專業方面的重大選擇時,張小慎和范瑞新兩位主任的理念也給我帶來很大的啟發,對我的工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在心研所進修是我一生中最難忘的經歷之一,也是收獲最大的一段經歷。本來計劃進修一年,但進修到一半時,中山大學博士后流動站催我進站,于是只好提前結束。中山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廣東省人民醫院的斜對面,一條馬路之隔,那里是我學習生涯的下一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平市| 洛浦县| 德州市| 武义县| 福建省| 乳源| 芷江| 武川县| 巧家县| 德安县| 广东省| 庆城县| 邯郸县| 黄龙县| 海口市| 湘潭市| 金沙县| 靖边县| 莎车县| 重庆市| 临夏市| 太仓市| 即墨市| 安庆市| 株洲县| 闽清县| 化隆| 游戏| 桐庐县| 双桥区| 阳城县| 文山县| 新绛县| 怀宁县| 米易县| 尼勒克县| 米易县| 嘉禾县| 南和县| 凌云县| 九龙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