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現代設計文化體系構建視域中的民國前期(1915—1937)設計發展研究
- 謝欣等
- 1097字
- 2024-06-28 13:55: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全球化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要特征,并且正以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重塑著各個民族國家的文化形態,尤其對于中國這樣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傳統的國家而言,如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更是關乎我們未來文化發展的興衰成敗。既然全球化不可逆轉,那么,如何認識全球化語境中的民族設計文化體系構建,就成為我們不容回避的時代設計課題。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現代設計一路高歌猛進,設計產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設計院校如雨后春筍般迅速增加。然而,在中國現代設計實踐的展開和設計理論的敘述中,尚有我們無法回避的問題,其根源在于,中國的民族文化并沒有內化到設計師的抱負與理想之中,設計的效用大多仍停留于表層的敘述,并未成為承載中國社會理想與文化觀念的價值載體。正因如此,我們至今尚未形成屬于當代中國特有的設計理性意識,尚未構建出屬于我們自己的設計理論框架和設計語言體系,中國現代設計的價值似乎只有在西方的文化框架中才具有表述的空間和可能。
中國社會雖在不斷發展,但中國現代設計在文化層面的缺失造成了各種問題,隨著人們對設計的認識逐步深化,這些問題也不斷顯露出來,其中最為突出的問題是,中國設計因此失去了創造力和高品質的民族文化價值,進而導致中國設計界出現異常活躍卻雜亂無序的尷尬局面。因此,我們對中國當代的設計問題的探討不能僅僅滿足于技術層面,而應站在更廣泛、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其深層文化內涵的問題。要實現中國設計的價值轉換,有必要重新理解與構建中國現代設計的文化屬性。
歷史的發展總是存在著一些相似的邏輯,現實的問題往往可以在對歷史的溯源中找到答案。文化的激烈變革和沖突并不是今天才出現的,回望民國前期,當時的設計師同樣面臨著設計發展道路的選擇問題,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大背景下,他們同樣需要在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之間做出自己的判斷和選擇,從這個層面而言,民國前期的設計師與我們當下所面臨的問題有著相似性。
盡管由于時代的局限,民國前期并沒有完成中國現代設計文化體系的構建,卻從文化的深處撼動了根植于中國上千年的傳統思維模式,從社會和文化環境方面促進了設計觀念的更迭,并且在其中孕育出了一種不同以往的民族文化和精神認同。當我們回顧這一時期的設計發展歷程,重新感受那個特殊年代或激進、或自由、或保守的設計理念,重新解讀那些或生澀、或隨性、或圓熟的設計作品,我們會發現,很多解決問題的思路早就隱藏在這一時期設計師們深邃的設計思想和文化洞見之中。其間的經驗和教訓,依然對當今中國的現代設計文化體系構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意義,因此,本書以中國現代設計文化體系構建為視角,重新解讀民國前期的設計發展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