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藥理學動物實驗基本技術

動物實驗基本技術是進行動物實驗時的各種操作技術和實驗方法,如動物的捉拿、給藥、生理和生化指標測定等,掌握動物實驗基本操作技術,并在實驗中正確應用是保證實驗成功的關鍵步驟。本章主要介紹與藥理學實驗相關的動物實驗技術。

第一節 常用實驗動物的捉持和固定

實驗中對實驗動物的捉持和固定是保證實驗正常進行必不可少的操作內容,也是保證實驗結果正確的必備條件,不同的實驗動物需采用不同的方法捉持和固定。

一、蟾蜍(青蛙)

捕捉時可持其后肢。操作者以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動物前肢,用左手拇指壓住動物脊柱,右手將其雙下肢拉直,用左手無名指和小指夾住(圖1-2-1-1A),此法用于毀壞蟾蜍腦脊髓。做注射操作時,將蟾蜍背部緊貼手心,實驗者用左手拇指及食指夾住蟾蜍頭及軀干交界處,左手其他三指則握住其軀干及下肢(圖1-2-1-1B)。

在捉拿蟾蜍時,注意勿擠壓兩側耳部突起的耳后腺,以免毒液射到實驗人員的眼中引起損傷。

對蟾蜍進行手術或其他復雜操作時,則按實驗需要的體位,用蛙釘或大頭針將四肢釘于蛙板上(圖1-2-1-2)。

圖1-2-1-1 蟾蜍(青蛙)捉拿法

圖1-2-1-2 蟾蜍(青蛙)固定法

二、小白鼠

捕捉時可持其尾部末端。做腹腔注射或灌胃時,可按下法操作:實驗者以右手拇指及食指抓住其尾巴,讓其在粗糙臺面或鼠籠上爬行,然后輕輕向后拉鼠尾,這樣小鼠會四肢緊緊抓住籠面,起到暫時固定的作用。迅速以左手拇指、食指沿其背向前抓住頸部皮膚,拉直鼠身,以左手中指抵住其背部,翻轉左手,使小鼠腹部向上。然后以左手無名指及小指固定其軀干下部及尾部,右手可進行實驗操作(圖1-2-1-3)。

圖1-2-1-3 小白鼠捉拿法

三、大鼠

大鼠被激怒后易咬人,所以實驗前應盡量避免刺激它。捉拿時戴紗布手套或用一塊布蓋住后捉拿,這樣對大鼠的刺激小,并可防止被咬傷。

對大鼠進行腹腔注射、灌胃等操作時,方法與小鼠類似。用右手將鼠尾抓住提起,放在較粗糙臺面或鼠籠上,向后輕拉,左手拇指、食指迅速抓緊其兩耳和頭頸部皮膚,余下三指緊捏背部皮膚,如果大鼠后肢掙扎厲害,可將鼠尾放在小指和無名指之間夾住,將整只鼠固定在左手中,右手進行操作(圖1-2-1-4A)。

若進行手術或解剖,則應事先麻醉或處死,然后用繩縛四肢,用棉線固定門齒,背臥位固定在手術臺上。需取尾血及尾靜脈注射時,可將其固定在大鼠固定盒里,將鼠尾留在外面供實驗操作。

四、豚鼠

豚鼠具有膽小易驚的特性,因此抓取時要求快、穩、準。先用右手掌輕輕地扣住豚鼠背部,抓住其肩胛上方,以拇指和食指環握頸部,對于體形較大或懷孕的豚鼠,可用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圖1-2-1-4B)。

圖1-2-1-4 大鼠、豚鼠捉拿法和固定法

五、家兔

捕捉時以右手抓住家兔頸背部皮膚(不能抓兩耳),輕輕把動物提起,迅速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動物體重主要落在抓取者的左掌心上,以免損傷動物頸部(圖1-2-1-5)。家兔一般不咬人,但腳爪銳利,在掙扎反抗時容易抓傷捕捉者,所以捕捉時要特別注意其四肢。

對家兔施行手術,須將家兔固定于手術臺上。多數實驗采用仰臥位固定,縛繩打套結綁縛四肢在踝關節上(打活結便于解開),然后將兩后肢拉直,把縛繩的另一頭纏繞于家兔手術臺后緣的鉤子上打結固定,再將綁前肢的繩子在家兔的背部穿過,并壓住其對側前肢,交叉到兔手術臺對側的鉤上打結固定。最后固定頭部,兔頭夾固定時先將兔頸部放在半圓形的鐵圈上,再把鐵圈推向嘴部壓緊后擰緊固定螺絲,將兔頭夾的鐵柄固定在兔手術臺的固定柱上。棉繩固定頭部時,用一根粗棉繩鉤住兔兩顆上門齒,將棉繩拉直后在手術臺的固定柱上繞兩圈后打結固定。做頸部手術時,可將一粗注射器筒墊于動物的項下,以抬高頸部,便于操作。以上方法較適于仰臥位固定。動物取俯臥位時(特別頭顱部實驗),常用馬蹄形頭固定器固定(圖1-2-1-6)。

圖1-2-1-5 家兔捉拿法

圖1-2-1-6 家兔固定法

第二節 常用實驗動物的給藥方法

藥理學實驗中,常常需要用藥物對實驗動物進行常規處理,這涉及實驗動物的給藥方法。較常見的給藥方法有攝取給藥法、注射給藥法、涂布給藥法和吸入給藥法,其中前兩種方法較為常用。

一、攝取給藥法

1.自動攝取法

把藥物放入飼料或溶于動物飲水中讓動物自動攝取。此法的優點是操作簡便,不會因操作損傷動物。由于不同個體因各種原因其飲水和攝食量有差異,攝入的藥量難以控制,不能保證劑量準確。飼料和飲水中的藥物容易分解,難以做到平均添加。該方法一般適用于對動物疾病的防治或某些藥物的毒性實驗,復制某些與食物有關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

2.灌胃給藥法

灌胃給藥能準確掌握給藥量、給藥時間、發現和記錄藥效出現時間及過程。但灌胃操作可能對動物造成損傷,熟練的灌胃技術可減輕對動物的損傷。

動物灌胃用灌胃器,灌胃器由注射器和灌胃管構成,灌胃管由尖端磨平后稍加彎曲的注射器針頭制成。小鼠的灌胃管長4~5cm,直徑約1mm;大鼠的灌胃管長6~8cm,直徑約12mm。灌胃管插入深度大致是從口腔至最后一根肋骨后緣,成年動物插管深度一般是小鼠3cm、大鼠和豚鼠5cm、家兔15cm。

(1)小鼠、大鼠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鼠頸部皮膚,并用小指和無名指夾住尾部固定,使鼠腹部向上,右手持灌胃器經口角將灌胃管插入口腔,用灌胃管輕壓鼠上腭部,使口腔和食管成一直線,再將灌胃管沿上腭緩緩插入至預定深度,如稍感有阻力且動物無呼吸異常,可將藥物注入(圖1-2-2-1)。如動物掙扎得厲害、憋氣,則應抽出重插。如灌胃管插入氣管,動物可能立即死亡。藥液注完后輕輕退出胃管,操作宜輕柔,以防損傷食管及膈肌。灌注量小鼠為0.1~0.3mL/10g,大鼠為1~2mL/100g。

圖1-2-2-1 小鼠灌胃法

(2)豚鼠 一操作者以左手從動物背部把后肢伸開,握住腰部和雙后肢,用右手拇指、食指夾持兩前肢。另一操作者右手持灌胃器沿豚鼠上腭壁滑行,插入食管,輕輕向前推進約5cm,插入胃內。

插管時亦可用木制或竹制的開口器,將9號導尿管穿過開口器中心的小孔插入胃內。將導管外口端置于水杯中,若有連續氣泡,說明插入了呼吸道,應立即拔出重插,如無氣泡,即可注入藥物,注藥完畢后再注入生理鹽水2mL,以保證給藥劑量的準確。灌胃完畢后,先退出胃管,后退出開口器。拔插管時,應慢慢抽出,當抽到近咽喉部時應快速拉出,以防殘留的液體進入咽喉部,反流入氣管。灌胃量為每次每只4~7mL。

(3)家兔 用兔固定箱,可一人操作。如無固定箱,則需兩人協作進行。一人坐好,腿上墊好圍裙,將家兔的后肢夾于兩腿間,左手抓住雙耳,固定其頭部,右手抓住其兩前肢;另一人將開口器橫置于家兔口中,把兔舌壓在開口器下面(圖1-2-2-2),將9號導尿管自開口器中央的小孔插入,慢慢沿上腭壁插入約15cm。插管完畢將胃管的外口端放入水杯中,切忌伸入水中過深,如有氣泡從胃管逸出,說明胃管在氣管內,應拔出重插。如無氣泡逸出,則可將藥物推入,并以少量清水沖洗胃管,以保證給藥劑量的準確。灌胃完畢后,先退出胃管,后退出開口器。灌胃量為每次每只80~150mL。

圖1-2-2-2 家兔開口器及灌胃法

二、注射給藥法

1.皮下注射法

在處理好動物注射部位的皮膚后,左手將注射部位附近的皮膚提起,右手握住注射器,斜向刺入。刺入后左手放開皮膚,先用左手將針芯回抽,若無血液流入注射器則表明并未刺傷血管,則可將注射器針芯徐徐推進,將預定劑量的藥物注入。若注射針頭已刺傷血管,則應將針頭拔出,重新注射。

(1)小鼠 用左手拇指和中指將小鼠頸背部皮膚輕輕提起,食指輕按其皮膚,使其形成一個三角形小窩,右手持注射器從三角窩下部刺入皮下,輕輕擺動針頭,如易搖動則表明針尖在皮下,回抽無血后可將藥液注入。針頭拔出后,以左手在針刺部位輕輕捏住皮膚片刻,以防藥液流出,大批動物注射時,可將小鼠放在鼠籠蓋或粗糙平面上,左手拉住尾部,小鼠自然向前爬動,此時右手持針迅速刺入背部皮下,推注藥液。注射量為0.l~0.3mL/10g。

(2)大鼠 注射部位可在背部或后肢外側皮下。操作時輕輕提起注射部位皮膚,將注射針頭刺入皮下,一次注射量約為1mL/100g。

(3)豚鼠 注射部位可選用大腿內側、背部、肩部等皮下脂肪少的部位。通常在大腿內側,注射針頭與皮膚成45°的方向刺入皮下,確定針頭在皮下推入藥液,拔出針頭后,拇指輕壓注射部位片刻。

(4)家兔 注射方法參照小鼠皮下注射法。

2.腹腔注射法

動物腹部向上固定,腹腔穿刺部位一般多在腹白線偏左或偏右的下腹部。

(1)小鼠 左手固定動物,使鼠腹部面向捉持者,鼠頭略朝上。右手持注射器朝頭部方向進行穿刺,注射針與皮膚面成45°刺入下腹部,針頭刺入皮膚后進針3mm左右,當感到落空感時表示已進入腹腔,回抽無腸液、尿液后即可注射(圖1-2-2-3)。注射量為0.1~0.2mL/10g。應注意切勿使針頭向上注射,以防針頭刺傷內臟。

圖1-2-2-3 小鼠腹腔注射法

(2)大鼠、豚鼠、家兔 皆可參照小鼠腹腔注射法。但應注意家兔在腹白線兩側注射,離腹白線約1cm處進針。大鼠注射量為1~3mL/100g。

3.靜脈注射法

靜脈注射應根據動物的種類選擇注射的血管。小鼠和大鼠多選用尾靜脈,家兔多選用耳緣靜脈,豚鼠可選用前肢皮下頭靜脈、后肢小隱靜脈注射。因為靜脈注射是通過血管給藥,所以只限于液體藥物。如果是混懸液,可能會因懸浮粒子較大而引起血管栓塞。

(1)小鼠、大鼠 多采用尾靜脈注射。鼠尾靜脈有3根,左、右兩側及背側各1根,兩側尾靜脈較易固定,應優先選擇。注射時,先將動物固定于固定器內(圖1-2-2-4),可采用筒底有小口的玻璃筒、金屬或鐵絲網籠。將全部尾巴露在外面,以右手食指輕輕彈尾尖部,必要時可用45~50°C的溫水浸泡尾部或用75%乙醇反復擦拭尾部,以達到消毒、擴張血管、軟化表皮角質的目的。以拇指與食指捏住尾部兩側,使尾靜脈充盈明顯,以無名指和小指夾持尾尖部,中指從下托起尾巴固定之。用4號針頭,針頭與尾部成30°刺入靜脈,推動藥液無阻力,且可見沿靜脈血管出現一條白線,說明針頭在血管內,可注藥。如遇到阻力較大,皮下發白且有隆起時,說明針頭不在靜脈內,須拔出針頭重新穿刺。注射完畢后,撥出針頭,輕按注射部位止血。一般宜從尾尖端開始,逐漸向尾根部移動,以備反復應用,一次注射量為0.05~0.1mL/10g。

圖1-2-2-4 小鼠尾靜脈注射法

(2)豚鼠 可選用多部位的靜脈注射,如前肢皮下頭靜脈、后肢小隱靜脈或雄鼠的陰莖靜脈等,豚鼠的耳緣靜脈也可注射,一般前肢皮下頭靜脈穿刺易成功。豚鼠的靜脈管壁較脆,注射時應特別小心。一次注射量不超過2mL。

(3)家兔 一般采用耳緣靜脈注射,兔耳緣靜脈沿耳背后緣走行(圖1-2-2-5)。將覆蓋在靜脈皮膚上的兔毛仔細撥去或剪去,可用水濕潤局部,將兔耳略加搓揉或用手指輕彈血管,使兔耳血流增加,并在耳根壓迫耳緣靜脈,使其瘀血而發生血管怒張。注射者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靜脈近心端,拇指和小指夾住耳緣部分,以左手無名指和小指放在耳下作墊,待靜脈充盈后,右手持注射器使針頭盡量由靜脈末端刺入,順血管方向平行、向心端刺1~1.5cm,放松左手拇指和食指對血管的壓迫,右手試推注射器針芯,若注射阻力較大或出現局部腫脹,說明針頭沒有刺入靜脈,應立即拔出針頭;若推注阻力不大,可將藥物徐徐注入。注射完畢后,與血管平行地將針頭抽出,隨即以棉球壓迫針眼止血。

實驗過程中如需反復靜脈給藥,也可不抽出針頭,用動脈夾將針頭與兔耳固定,換一有肝素生理鹽水的注射器接上,防止血液流失和凝固,以備下次注射時使用。

圖1-2-2-5 家兔耳緣靜脈注射法

三、涂布給藥法

涂布給藥法是將藥物涂擦在實驗動物的皮膚上,主要用于鑒定藥物經皮膚的吸收作用、局部作用或致敏作用等。藥物與皮膚接觸的時間可根據藥物性質和實驗要求而定。

四、吸入給藥法

吸入給藥法是通過特殊的吸入裝置,使藥液呈氣霧狀噴出,經實驗動物口、鼻吸入后,進入支氣管和肺泡吸收而發揮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丹县| 大洼县| 家居| 那曲县| 正定县| 湖北省| 图木舒克市| 贵德县| 永州市| 四子王旗| 石林| 丰都县| 玉环县| 巴楚县| 招远市| 图木舒克市| 抚远县| 明溪县| 宁都县| 资兴市| 宁强县| 寿光市| 博兴县| 松潘县| 玉屏| 北海市| 武乡县| 平潭县| 富宁县| 南汇区| 全州县| 白水县| 浪卡子县| 咸阳市| 赤水市| 丰县| 武清区| 大埔区| 曲沃县| 琼结县|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