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藥理學實驗實訓教程(全國中醫藥行業職業教育“十四五”創新教材)
- 劉尚智 李晶主編
- 3495字
- 2024-06-14 15:25:53
第三章 藥物的基本知識和處方知識
第一節 藥物的基本知識
一、藥品質量標準與藥品管理
(一)藥品質量標準
為了保證藥物使用安全有效,國家制定了統一的藥品標準或質量規格。藥品標準是國家對藥品的質量規格和檢驗方法等所做的技術規定,是藥品在生產、供應、使用、檢驗和管理等環節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據。目前我國的藥品標準有兩類。
1.《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簡稱《中國藥典》,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編纂而成,規定了較為常用且有一定防治效果的藥品和制劑的規格標準和檢驗方法,是國家管理藥品生產、供應、使用與檢驗的依據,是我國保證藥品質量的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每5年頒布1次,一般由一部、二部、三部和通則組成。一部收載藥材和飲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劑和單味制劑等;二部收載化學藥品、抗生素、生化藥品、放射性藥品及藥用輔料等;三部收載生物制品;四部收載通則。
2.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頒布的藥品標準
包括藥品衛生標準、中國生物制品規程和未載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的藥品標準。
(二)藥品管理
1.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管理
根據國家《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將藥物分為處方藥(prescription only medicine, POM)和非處方藥(over the counter drugs, OTC)。
(1)處方藥 處方藥是指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物。因處方藥在零售、使用上的限制不同,將其分為:①患者不能自行用藥,必須由醫師使用或在醫院由醫師監控使用且社會藥店不得零售的處方藥,包括一類精神藥品、麻醉藥品和放射藥品等。②患者不可自行用藥,必須由醫師、醫療技術人員使用,社會藥店可以零售的處方藥,如一些注射給藥的處方藥。③患者可按處方或醫囑自行用藥,社會藥店可以零售的處方藥,如口服抗生素。
(2)非處方藥 非處方藥是指不需要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物。根據藥物的安全性不同,將此類藥物分成兩類:①甲類非處方藥:只能在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配備執業藥師或藥師以上藥劑人員的社會藥店、醫療機構藥房零售的非處方藥。②乙類非處方藥:除社會藥店和醫療機構藥房外,可以在經過批準的普通零售商業企業零售的非處方藥。
2.國家基本藥物
國家基本藥物指一個國家根據各自的國情,按照符合實際的科學標準從臨床各類藥品中遴選出的療效可靠、不良反應較輕、質量穩定、價格合理、使用方便的藥品。《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的藥品包括化學藥品、生物制品和中成藥。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既可保障基本藥物的生產和供應,又能有效地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杜絕藥品濫用和浪費,為我國實行醫療保險制度和藥品分類管理奠定基礎。
3.特殊藥品管理
特殊藥品包括麻醉藥品、精神藥品、毒性藥品和放射藥品。《藥品管理法》明確規定,對上述藥物要嚴格管理。
(1)麻醉藥品 麻醉藥品是指連續應用后,易產生軀體依賴性的藥物。包括阿片類、可待因類、大麻類、合成麻醉藥品類等。
(2)精神藥品 精神藥品是指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產生興奮和抑制,連續使用后可產生精神依賴性的藥物。精神藥品分為兩類:一類精神藥品包括布桂嗪、司可巴比妥、復方樟腦酊等;二類精神藥品包括巴比妥類(除司可巴比妥外)、苯二氮?類、氨酚待因等。一類藥較二類藥更易產生依賴性,對人體的危害程度更大。
(3)毒性藥品 毒性藥品是指毒性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使用不當會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藥品。如洋地黃毒苷、阿托品、水楊酸毒扁豆堿等。
(4)放射藥品 放射藥品是指用于臨床診斷或者治療的放射性核素制劑或者其標記藥物。如131I。放射藥品可放射出射線,具有較強的穿透力,通過人體時可對人體產生電離作用,對人體產生放射性損害。其生產、檢驗、使用應嚴格按《藥品管理法》等有關規定辦理。
二、藥品的產品批號、生產日期、有效期和失效期
(一)產品批號
產品批號是用于識別某一批產品的一組數字或數字加字母,如20160215、200507AD等,需要注意這組數字與該產品的生產日期沒有直接聯系,從批號上不能確定生產日期。
(二)生產日期
生產日期是指某種藥品完成所有生產工序的最后日期,是藥廠按照各批藥品生產的年、月、日進行編排的號碼。一般用8位數字表示,前兩位代表年,中間兩位代表月,后兩位代表日,如某藥的生產日期為2019年8月15日,則該藥的生產日期標注為20190815。
(三)有效期
有效期是指在一定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藥品安全使用的期限。如某藥品標明有效期為2021年3月,即表示該藥可以使用至2021年3月31日。有的藥物只標明有效期為二年,則可根據該藥品的生產日期推算出其有效期限,如某藥品的生產日期標注為20170618,則說明該藥品可使用至2019年6月17日。
(四)失效期
失效期是指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其質量開始下降,達不到原質量標準要求的時間期限,可以使用到所標注月份的前1個月的最后1日。如某藥品已標明其失效期為2020年11月,即表示該藥只能用到2020年10月31日,11月1日起開始失效。
第二節 處方知識
藥物處方是由注冊的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簡稱醫師)在診療活動中為患者開具并作為用藥憑證的醫療文書,由取得藥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藥學專業技術人員(簡稱藥師)審核、調配、核對。處方權限包括醫師處方權和藥師調劑權。
一、處方結構
處方由處方前記、處方正文和處方后記三部分組成(圖1-3-2-1)。
(一)處方前記
包括醫療機構名稱、就診科室、門診或住院病歷號、處方編號、患者姓名、性別、年齡、開具日期等。
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還應當包括患者身份證編號,或代辦人姓名及身份證編號。
(二)處方正文
以Rp或R(拉丁文Recipe“請取”的縮寫)標示,分列藥品名稱、劑型、規格、數量、用法用量。藥名必須使用通用名。
(三)處方后記
包括醫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藥品金額,以及審核、調配、核對、發藥藥師簽名或者加蓋專用簽章。
(四)處方箋顏色與類別
1.普通處方箋和中藥飲片處方箋
白色。
2.急診處方箋
淡黃色(右上角標注“急診”)。
3.兒科處方箋
淡綠色(右上角標注“兒科”)。
4.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處方箋
淡紅色(右上角標注“麻、精一”)。
5.第二類精神藥品處方箋
白色(右上角標注“精二”)。

圖1-3-2-1 處方結構
二、處方書寫
《處方管理辦法》第六條規定,處方書寫應當符合下列規則及注意事項,現介紹如下。
(一)處方書寫規則
1.處方范圍
每張處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藥。
2.處方字跡
處方要字跡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醫師應當在修改處簽名及注明修改日期。開具處方用筆應為鋼筆、毛筆或不褪色的圓珠筆,能在3年內保持字跡完整清晰;但不得用紅筆或鉛筆書寫。
3.患者情況
患者一般情況、臨床診斷填寫清晰、完整,并與病歷記載相一致。
4.日期
患者年齡應當填寫實足年齡,新生兒、嬰幼兒寫日、月齡,必要時要注明體重。
5.藥品名稱
藥品名稱應當使用規范的中文名稱書寫,沒有中文名稱的可以使用規范的英文名稱書寫,醫療機構或者醫師、藥師不得自行編制藥品縮寫名稱或者使用代號。
6.中西藥處方
西藥和中成藥可以分別開具處方,也可以開具在同一張處方上,但每一種藥品應當另起一行,且每張處方不得超過5種藥品。中藥飲片應當單獨開具處方。
7.中藥飲片處方
中藥飲片處方的書寫,一般應當按照“君、臣、佐、使”的順序排列;調劑、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藥品右上方,并加括號,如布包、先煎、后下等;對飲片的產地、炮制有特殊要求的,應當在藥品名稱之前寫明。
8.藥品用法用量
藥品應當按照藥品說明書規定的常規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況需要超劑量使用時,應當注明原因并再次簽名。藥品用法可用規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縮寫體書寫,但不得使用“遵醫囑”“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不能產生歧義。處方中開具的藥物總量一般以3日為宜,7日為限,慢性病或特殊情況可適當增加。麻醉藥品和毒性藥品不得超過1日量,一類精神藥品每處方不超過3日常用量,二類精神藥品每處方不超過7日常用量。
9.臨床診斷
除特殊情況外,一般應當注明臨床診斷。
10.處方完畢
開具處方后的空白處畫一斜線以示處方完畢。處方只限當日有效,過期需經醫師更改日期并簽字方能生效。
11.簽章及備案
處方醫師的簽名式樣和專用簽章應當與院內藥學部門留樣備查的式樣相一致,不得任意改動,否則應當重新登記留樣備案。
(二)藥品劑量與數量
藥品劑量與數量用阿拉伯數字書寫,劑量應使用法定劑量單位。
1.重量單位
克(g)、毫克(mg)、微克(μg)、納克(ng)。
2.容量單位
升(L)、毫升(mL)。
3.效價單位
國際單位(IU)、單位(U)。
4.不同藥品劑型單位
溶液劑以支、瓶為單位;軟膏及乳膏劑以支、盒為單位;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應當注明含量;中藥飲片以克(g)為單位;片劑、丸劑、膠囊劑、顆粒劑分別以片、丸、粒、袋為單位。
(三)處方常用縮寫詞
表1-3-2-1 藥物劑型

表1-3-2-2 給藥時間

表1-3-2-3 給藥方法

- 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結核病防治培訓教材
- 醫學倫理學實踐(第2版)
- 老年護理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創新創業管理基礎(全國中醫藥高等院校規劃教材)
- 針灸醫籍選讀(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全國縣級醫院系列實用手冊:麻醉科醫生手冊
- 病原生物學(第4版)(全國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十三五”(臨床專升本)規劃教材)
- 局部解剖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中醫臨床辨治(全國高等院校健康服務與管理專業規劃教材)
- 北京兒童醫院診療常規:急診與危重癥診療常規(第2版)
- 社區預防(基層衛生培訓“十三五”規劃教材)
- 骨科學(第2版)
- 大學語文習題集(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配套用書)
- 實驗針灸學實驗指導(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 循證醫學(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