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六章 中樞神經系統(tǒng)藥物實驗

第一節(jié) 普魯卡因與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比較

【實驗目的】

比較普魯卡因與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的差異,分析其原因,并聯系臨床用途。

【實驗原理】

不同局麻藥的黏膜穿透力不同,普魯卡因弱,丁卡因強,故表面麻醉效果存在差異。

【實驗動物】

家兔。

【實驗條件】

1.藥品

1%普魯卡因溶液、1%丁卡因溶液。

2.器材

兔固定器、剪刀、滴管。

【實驗方法】

取家兔1只,用兔固定器固定。剪去睫毛,用兔須觸及角膜,測試其眨眼反射。然后將家兔下眼瞼拉成杯狀,左右兩側分別滴入1%普魯卡因溶液與1%丁卡因溶液各3~4滴,并用手指壓住內眥部位,防止藥液經鼻淚管流入鼻腔吸收。滴藥后,將下眼瞼與上眼瞼合攏,使藥液在結膜囊內停留約1分鐘,與角膜充分接觸,然后放開任其自溢。滴藥后按下表定時測試兩眼眨眼反射之有無或快慢,比較兩眼有何差別。

【實驗結果】

見表1-6-1-1。

表1-6-1-1 普魯卡因與丁卡因表面麻醉作用比較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刺激角膜用的兔須,用藥前后及左右兩眼應使用同一根的同一端,刺激力度要基本一致,且兔須不可觸及眼瞼,以免影響實驗結果。

2.左右兩側滴藥量及藥液在眼內停留時間應一致。

3.滴藥后須壓迫內眥,以防藥液經鼻淚管流入鼻腔。

4.實驗動物應為一周內沒有用過任何眼藥者。

【思考題】

比較普魯卡因與丁卡因的作用特點和臨床用途。

第二節(jié) 地西泮的抗驚厥作用

【實驗目的】

1.觀察地西泮的抗驚厥作用。

2.學會識別小白鼠驚厥的指標。

【實驗原理】

地西泮作用于GABA受體,增加Cl-內流,使細胞膜超極化,降低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興奮性;還可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達到抗驚厥的效果。

【實驗動物】

小白鼠。

【實驗條件】

1.藥品

2.5%尼可剎米溶液、0.5%地西泮溶液、生理鹽水。

2.器材

電子秤、注射器(1mL)、針頭(4號)、大燒杯。

【實驗方法】

1.取小白鼠2只,稱重、編號。

2.1號鼠腹腔注射0.5%地西泮溶液0.1mL/10g,2號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mL/10g。

3.10分鐘后,兩鼠均腹腔注射2.5%尼可剎米溶液0.2~0.3mL/10g,觀察驚厥出現的速度和程度。

【實驗結果】

見表1-6-2-1。

表1-6-2-1 地西泮抗驚厥作用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以小白鼠后肢強直作為判斷驚厥的指標。

【思考題】

地西泮的作用特點及其作用機制。

第三節(jié) 氯丙嗪的降溫作用

【實驗目的】

1.觀察氯丙嗪的降溫作用并掌握其降溫特點。

2.掌握小白鼠體溫測定方法。

【實驗原理】

氯丙嗪對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可使體溫調節(jié)失靈,體溫隨著外界環(huán)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

【實驗動物】

小白鼠。

【實驗條件】

1.藥品

0.08%鹽酸氯丙嗪溶液、生理鹽水、液體石蠟。

2.器材

電子秤、電子體溫表、注射器(1mL)、針頭(4號)、大燒杯、冰箱。

【實驗方法】

1.取小白鼠4只,稱重、標記。左手固定小白鼠,右手將涂有液體石蠟的肛表插入小白鼠肛門內1.5~2cm,3分鐘后取出讀數,每隔2分鐘測1次,共測3次,取平均值作為小白鼠正常體溫。

2.1號、2號鼠分別腹腔注射0.08%鹽酸氯丙嗪溶液0.1mL/10g;3號、4號鼠分別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1mL/10g。

3.將1號與3號兩鼠置于冰箱中,2號與4號兩鼠置于室溫下。分別于給藥后15分鐘、30分鐘和45分鐘各測量肛溫3次,取平均值作為用藥后體溫。

【實驗結果】

見表1-6-3-1。

表1-6-3-1 氯丙嗪降溫作用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肛表在使用前必須甩至35℃以下,并涂上液體石蠟。

2.測肛溫時肛表插入深度、放置時間前后要一致。

3.盡量避免小白鼠過度騷動,以免影響體溫的準確性。

4.實驗室溫度可影響實驗結果,應保證恒溫,并在35℃以下測定。

【思考題】

1.氯丙嗪降溫作用的特點、機制。

2.氯丙嗪的臨床用途。

第四節(jié) 哌替啶與延胡索鎮(zhèn)痛作用的比較

【實驗目的】

1.觀察、比較哌替啶與延胡索的鎮(zhèn)痛作用。

2.掌握扭體法鎮(zhèn)痛實驗方法。

【實驗原理】

腹腔注射醋酸溶液導致小鼠疼痛,出現扭體反應。扭體反應是鎮(zhèn)痛實驗的一個重要指標,是指小鼠腹腔給予某些藥物會引起一種刺激腹膜的持久性疼痛、間歇性發(fā)作的運動反應,常表現為腹部收縮內凹,腹前壁緊貼籠底,臀部歪扭,后肢伸張,呈特殊姿勢。哌替啶與延胡索均有鎮(zhèn)痛作用,但兩者鎮(zhèn)痛效力存在差異,可通過扭體反應進行觀察。

【實驗動物】

小白鼠。

【實驗條件】

1.藥品

0.2%哌替啶溶液、0.2%延胡索溶液、0.6%醋酸溶液、生理鹽水。

2.器材

電子秤、鼠籠、注射器(1mL)、針頭。

【實驗方法】

1.小鼠6只隨機分為三組(每組2只),稱重、標記。觀察每組動物的正常活動情況。

2.三組小鼠均按0.1mL/10g皮下注射給藥。1組注射0.2%哌替啶溶液,2組注射0.2%延胡索溶液,3組注射生理鹽水做對照。

3.30分鐘后,三組小鼠均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0.1mL/10g,觀察記錄10分鐘內各組出現扭體反應的小鼠數。

4.觀察20分鐘內扭體反應的次數,每次持續(xù)的時間,將各組實驗結果記錄于下表內。

【實驗結果】

見表1-6-4-1。

表1-6-4-1 哌替啶與延胡索鎮(zhèn)痛作用比較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醋酸應臨時配制,以免揮發(fā),影響實驗結果。

2.扭體反應指標為腹部兩側內凹,腹壁下貼,軀體扭曲,后肢伸展,臀部抬高。扭體反應有上述任何一項即可認定為陽性。

3.室溫宜恒定于20℃,過高過低均不容易發(fā)生扭體反應。

【思考題】

1.比較哌替啶與延胡索的鎮(zhèn)痛作用特點和機制。

2.哌替啶與延胡索的臨床用途有何不同。

第五節(jié) 阿司匹林的解熱作用

【實驗目的】

1.觀察阿司匹林對家兔的解熱效果。

2.掌握家兔的灌胃給藥方法與肛溫測定方法。

【實驗原理】

松節(jié)油作為致熱源可導致動物發(fā)熱,阿司匹林具有解熱作用,可使發(fā)熱動物的體溫恢復正常。

【實驗動物】

家兔。

【實驗條件】

1.藥品

松節(jié)油、10%的阿司匹林羧甲基纖維素鈉溶液、液體石蠟。

2.器材

兔灌胃器、肛溫表、注射器、針頭。

【實驗方法】

1.取家兔1只,稱重,測肛溫。

2.皮下注射松節(jié)油(1.5mL/kg)制成家兔發(fā)熱模型,置室溫下正常飲食。24小時后測肛溫,觀察發(fā)熱情況,當體溫升高≥1℃時,為發(fā)熱模型。

3.將溶于羧甲基纖維素鈉中的10%的阿司匹林(5mL/kg)灌胃。

4.每隔20分鐘測家兔肛溫1次,至少測3次,直至家兔體溫恢復正常。

【實驗結果】

見表1-6-5-1。

表1-6-5-1 阿司匹林解熱作用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肛溫表在用前須甩至35℃以下,并涂上液體石蠟。測量時,每次肛溫表插入的深度與測量時間要基本一致。

2.應選用體溫在38.5~39.5℃的家兔。測量肛溫前勿使動物亂動掙扎,以免升高體溫,影響結果。

3.該實驗須分為兩階段完成。

【思考題】

1.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的解熱機制與特點是什么?

2.比較阿司匹林與氯丙嗪的降溫作用有何不同?

第六節(jié) 可待因的鎮(zhèn)咳作用

【實驗目的】

1.觀察可待因的鎮(zhèn)咳作用,聯系其臨床用途。

2.學習小鼠濃氨水引咳法。

【實驗原理】

濃氨水能刺激小鼠呼吸道黏膜上皮的感受器,制成小鼠咳嗽模型。可待因可抑制延腦咳嗽中樞,阻斷咳嗽反射弧,產生強大的鎮(zhèn)咳作用。

【實驗動物】

小鼠。

【實驗條件】

1.藥品

0.2%磷酸可待因溶液、濃氨水(27%~29%)、生理鹽水。

2.器材

鐘罩、電子秤、秒表、注射器(1mL)、普通鑷子、棉球。

【實驗方法】

取小鼠2只,稱重、標號后放入倒置鐘罩內,觀察正常活動。甲鼠腹腔注射0.2%磷酸可待因溶液0.2mL/10g,乙鼠腹腔注射生理鹽水0.2mL/10g做對照。20分鐘后,分別置入浸有濃氨水的棉球,刺激引起咳嗽。觀察并記錄兩鼠的咳嗽潛伏期及每分鐘咳嗽次數。咳嗽1分鐘后取出,以免因濃氨水中毒而死亡。

【實驗結果】

見表1-6-6-1。

表1-6-6-1 可待因鎮(zhèn)咳作用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咳嗽潛伏期是指從吸入氨水開始至出現咳嗽的時間。

2.小鼠咳嗽的表現:腹肌收縮,同時張大嘴、抬頭,有時可聽到咳聲,須仔細觀察。

3.小鼠對氨水刺激引起的咳嗽敏感性差異很大,故需要分別測試。

4.實驗時應保持室內通風。

【思考題】

1.可待因的鎮(zhèn)咳機制是什么?

2.可待因的臨床用途及用藥注意事項。

第七節(jié) 尼可剎米對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

【實驗目的】

1.觀察嗎啡的呼吸抑制作用。

2.觀察尼可剎米對嗎啡引起的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并聯系其臨床用途。

【實驗原理】

尼可剎米治療量可興奮延髓呼吸中樞,臨床常用于嗎啡中毒等原因所致的呼吸抑制,但過量或反復給藥可引起驚厥。

【實驗動物】

家兔。

【實驗條件】

1.藥品

1%鹽酸嗎啡溶液、5%尼可剎米溶液、液狀石蠟。

2.器材

臺式自動平衡記錄儀或生物信號采集處理系統(tǒng)、壓力傳感器、電子秤、兔固定箱、鐵支架、雙凹夾、鼻插管、注射器、針頭、膠布。

【實驗方法】

1.取家兔1只,稱重,放入兔固定箱內。將鼻導管一端與壓力傳感器、記錄裝置連接;另一端涂以液狀石蠟后插入兔的一側鼻孔,膠布固定。描記正常的呼吸曲線。

2.由耳緣靜脈注射1%鹽酸嗎啡溶液1~2mL/kg,觀察呼吸頻率及幅度變化。待呼吸頻率極度減慢、幅度顯著降低時,立即由耳緣靜脈緩慢注射5%尼可剎米1~2mL/kg,至呼吸恢復正常為止。

3.待呼吸抑制完全解除之后,拔去鼻導管,取出家兔。再以稍快的靜脈注射速度追加尼可剎米0.5mL,觀察尼可剎米過量驚厥的表現(如不出現驚厥,可適當增加尼可剎米給藥量)。

【實驗結果】

見表1-6-7-1。

表1-6-7-1 尼可剎米對呼吸抑制的解救作用實驗結果

【注意事項】

1.嗎啡的注射速度應根據呼吸情況調節(jié),宜先快后慢。

2.尼可剎米應事先預備好,當出現呼吸明顯抑制時立即靜脈注射,但注射速度不宜過快,否則容易引起驚厥。

【思考題】

1.尼可剎米對抗呼吸抑制的機制是什么?

2.尼可剎米的應用范圍和應用原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丰县| 竹山县| 邵阳县| 阿尔山市| 南宫市| 高州市| 桃园市| 辽宁省| 天峻县| 巴青县| 吉安县| 泸水县| 凤山市| 分宜县| 雷波县| 南华县| 德令哈市| 兴化市| 龙口市| 喜德县| 天柱县| 梓潼县| 中阳县| 赣榆县| 嘉禾县| 温泉县| 双江| 白沙| 平谷区| 洪洞县| 交城县| 车险| 迁西县| 综艺| 区。| 桐柏县| 巴马| 武功县| 西昌市| 四川省| 响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