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中醫臨床實踐指南的現狀和挑戰

中醫臨床實踐指南的數量自2000年以來迅速增加,尤其是自2015年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投入專項經費支持中醫藥標準化研究工作開始,陸續資助了254項中醫指南的制修訂。迄今為止,由中華中醫藥學會標準化辦公室作為團體標準公開發布的中醫指南已經超過1000部,且仍在繼續增加。然而,中醫指南在編寫過程中仍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證據的來源不足。由于中醫藥屬于傳統醫學,不像西藥那樣由企業投入大量研發經費進行臨床評價研究,只是近20年國家加大了對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研究的投入,中醫藥領域開始逐漸積累了各種療法治療疾病的臨床療效證據,并且所產生的證據多以中文在國內發表。因此,在編制中醫指南的時候需要成立文獻評價小組,由專業人員進行系統的文獻檢索、篩選、評價和綜合,為編制指南提供證據。

其次,中醫臨床研究的質量有待提高,研究設計的方法學質量偏倚風險較大,結果的可信度受到影響,尤其是缺少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的高級別循證醫學證據。

再次,指南在編制的過程中離不開專家的參與。比如判斷文獻當中呈現的結果是否可信、是否具有臨床意義、其推廣使用的價值如何,這些都需要中西醫的專家共同作出決定,也可以請藥學、管理學、護理學等多學科專家參與指南的編制,使證據轉化成為指南中更具實踐意義的推薦意見,提升指南在醫生臨床實踐時的參考價值。

最后,指南編制小組形成的指南初稿通常需要送到未來推廣使用的機構去征求意見,甚至進行初步試用,了解其適用性和可行性,并進行1~2輪的專家意見征詢,指南修改完善和定稿之后,由權威學術機構如專業學會進行發布。征求意見的過程不能被省略,甚至指南在臨床推廣使用一段時間之后,仍需進行更新。這時,通過臨床使用的反饋意見,結合最新發表的臨床研究證據,可以做出指南的更新和完善。

目前中醫指南編制工作起步時間不長,知識、技能和經驗都還有待積累和提高,應當征求更多相關專家的意見和建議,并對指南編制成員進行方法學培訓,使其掌握循證醫學的技能,以提高編制指南的質量,保障相關機構發布的指南具有較好的科學性、適用性和可信度。相信這項工作的持續開展,將對提高中醫藥的臨床實踐水平和使療效確切的措施在更大范圍推廣產生積極的影響,促使循證醫學在證據轉化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江市| 新田县| 东海县| 勐海县| 惠东县| 龙井市| 平顺县| 沿河| 景洪市| 长岭县| 岚皋县| 固镇县| 罗平县| 叶城县| 兰溪市| 临桂县| 宜君县| 微山县| 通海县| 河池市| 合阳县| 静海县| 铜川市| 保山市| 双流县| 临城县| 新田县| 彭州市| 承德县| 棋牌| 大石桥市| 美姑县| 改则县| 遵义县| 浦东新区| 锡林浩特市| 澜沧| 曲沃县| 岫岩| 防城港市| 九龙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