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藥性賦集注
  • 劉衡等主編
  • 623字
  • 2024-06-12 17:53:33

2.羚羊角(líng yánɡ jiǎo)

羚羊角首見于《神農本草經》,又名泠角。本品來源于牛科動物賽加羚羊Saiga tatarica Linnaeus的角,主產于我國新疆、青海及俄羅斯等地。獵取后鋸取其角,曬干。鎊片或粉碎成細粉使用。

【原文解析】

《藥性賦》曰:“羚羊清乎肺肝。”

羚羊角擅長清肝火、息風、鎮(zhèn)痙,兼能治療肺熱引起的心煩發(fā)熱。

其味咸,性寒;歸肝、心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的功效。本品用于肝風內動,驚癇抽搐,妊娠子癇,高熱痙厥,癲癇發(fā)狂,頭痛眩暈,目赤翳障,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

【用法與用量】

1~3克,宜另煎2小時以上;磨汁或研粉服,每次0.3~ 0.6克。

【古今應用】

1.《神農本草經》:“主明目,益氣起陰,去惡血注下,辟蠱毒,惡鬼不祥,安心氣,常不魘寐。”

2.《名醫(yī)別錄》:“療傷寒時氣寒熱,熱在肌膚,溫風注毒伏在骨間。”

3.《本草綱目》:“平肝舒筋,定風安魂,散血下氣,辟惡解毒,治子癇痙疾。”

4.《本草衍義補遺》:“主驚夢狂越、心神不寧、小兒卒熱驚搐、產后敗毒沖心,清心解毒,明目益氣。”

5.羚羊為瀕危物種,嚴禁狩獵,可用山羊角代替,功效與羚羊角相仿,用法、禁忌同羚羊角,但作用較弱,劑量酌情加大至10~15克。

6.本品含有角質蛋白,水解后可得到18種氨基酸以及多肽物質,對中樞神經有抑制作用,動物實驗顯示其有鎮(zhèn)靜、鎮(zhèn)痛、抗驚厥、增強動物耐缺氧能力等作用。本品在臨床上可用于治療小兒外感發(fā)熱、小兒肺炎、急性扁桃體炎、流感、麻疹、高血壓、腦血栓、破傷風等。

【使用注意】

本品性寒,脾虛慢驚者忌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雄县| 柯坪县| 芒康县| 瑞安市| 迁西县| 卢氏县| 大同县| 枣阳市| 交口县| 宁陵县| 交口县| 兰考县| 温泉县| 蒙阴县| 万全县| 阜阳市| 赤峰市| 辽源市| 大城县| 通河县| 九龙县| 榕江县| 贡山| 乌拉特前旗| 扎囊县| 昆山市| 嵊州市| 瑞金市| 贵溪市| 滦南县| 北海市| 雷波县| 文成县| 纳雍县| 淮北市| 福海县| 兴国县| 元阳县| 宁夏| 贵南县| 蒙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