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清朝時期的飲食本草典籍

時間到了清代。因為清朝統治者的打壓,很多清朝知識分子失去了在文化創新上的動力,但是他們轉而整理歷代中華文化中優秀而龐大的資料。于是,清朝反而是產出非常多整理性著作的朝代。在其他學術領域上也有類似的現象,如文學、書法、宗教,這些領域都有很不錯的整體校注歸納。因為時代的特性,清朝的中醫學發展不但包含了整理歸納歷代中醫學的內容,還有了新學派的創立,如溫病學派。在食物本草學的發展上,清朝也有很多優秀的著作,推動中醫養生學、營養學、食療學進入另一個高度。本時期關于中醫飲食的書很多,以下所介紹的這幾本專著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更多內容散見在其他中醫學著作里。誠如前文所說,這些食物本草書籍都是中醫文化的瑰寶。

我們首先介紹的這本書叫《食物本草會纂》,作者是沈李龍先生?!妒澄锉静輹搿饭彩?,自卷一至卷十,將食物分成了水部、火部、谷部、菜部、果部上、果部下、鱗部、介部、禽部、獸部,計九部十卷,記載的可食用藥共兩百二十種,介紹了每種食物的藥性味、主治和附方,而且有附圖。《食物本草會纂》成書于清代,內容主要采輯自《本草綱目》《食醫心鑒》《食療本草》《備急千金要方·食治方》等,是一部收集前人著作的食療著作。這符合了前面所論述的,即清朝的學者、醫家在整理前朝的資料上,是非常用心而有所貢獻的。

章穆先生所著的《調疾飲食辨》又名《飲食辨錄》,全書共六卷。書中將食物分為總類、谷類、菜類、果類、鳥獸類、魚蟲類,計六大類,總類中又分為水、火、油、代茶四部分,記載食物約有六百多種。《調疾飲食辨》成書于清朝,是一部專門論列食物及其藥用的本草和食療著作。

前文提到了孝親養老的專著《壽親養老新書》,在清朝也有一本這樣的特殊書籍,名叫《老老恒言》。其作者是清代的曹庭棟先生?!独侠虾阊浴酚置娥B生隨筆》,全書共五卷。作者曹庭棟是清代著名養生學家、文學家。本書內容從日常飲食起居入手,講述老年人的養生之道。卷一至卷二是日常生活起居,包括安寢、盥洗、飲食、散步、見客、出門、防疾、慎藥、消遣、導引等;卷三至卷四是日常生活用品,包括衣、帽、襪、鞋、床、帳、枕、席、被、褥等;卷五則是粥譜。《老老恒言》成書于清代,是一部老年養生學的專著,也是養生專著的代表作。

《費氏食養》的作者是費伯雄、文晟、費子彬三人?!顿M氏食養》又名《費氏食養三種》,本書共收錄了三本食療著作,即費伯雄著的《食鑒本草》,文晟著、費伯雄鑒定的《本草飲食譜》,費子彬著的《食養療法》?!妒宠b本草》中將食物依十種病因——風、寒、暑、濕、燥、氣、血、痰、虛、實——分成了十類,每種病因對應其治療方法,列舉了用到的食物。《本草飲食譜》中將食物依傳統分類方式分成了十類——谷、豆、菜、瓜、果、味、禽、獸、魚、蟲,對每種食物都介紹了其性味、功能、宜忌等。《食養療法》則是敘述食療的簡史。“食養療法”一詞就是由費子彬先生首先明確提出的,這代表了食療法在清朝已經是深入人心的中醫養生治病知識的一個重要部分。

清代名醫王士雄(孟英)先生著有《隨息居飲食譜》。此書成書于咸豐十一年,共一卷。書中將食物分為水飲、谷食、調和、蔬食、果食、毛羽、鱗介,計七類,所列出的食物總共有三百三十一種,對每種食物都敘述其性味、功用、主治、宜忌等。作者王士雄強調食養與調節飲食的重要性,在序中就說道:“人以食為養,而飲食失宜或以害身命;衛國衛生,理無二致”“頤生無元妙,節其飲食而已”?!峨S息居飲食譜》是清代最有名的傳統營養學著作,刊刻次數多,流傳甚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州市| 桂东县| 徐水县| 莱州市| 贵定县| 莒南县| 四川省| 迁安市| 明溪县| 安阳县| 常宁市| 澄城县| 屏东市| 东海县| 云和县| 天峨县| 大理市| 天水市| 徐水县| 大竹县| 宁远县| 永寿县| 陇西县| 敦煌市| 凤翔县| 常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商南县| 廉江市| 云和县| 辛集市| 永嘉县| 兴城市| 朝阳区| 勃利县| 吐鲁番市| 中西区| 抚州市| 大宁县| 恩施市|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