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在戛納
- 1987我的導演時代
- 魏不棄
- 2234字
- 2024-07-14 00:01:28
凱子心里正琢磨著怎么把這話轉換成得體的語言,抬頭就見遠處一個絡腮胡子打扮的很法式精英的的外國胖子,站在護欄外。
手里舉著個牌子,上面寫著兩個歪歪扭扭的兩個漢字‘時尋’。
他似是也見到了時尋,熱情的用英文大喊:“歡迎來法蘭西。”
兩人見上面,便是熱情擁抱,那關系好的跟什么似的。
“oh,又見面了,時導,這次你可得給我一個機會,用你們中國人的話來說,盡一下‘地主之誼’。”
許晴在旁邊都瞧愣住了。
其實,他們關系也很難不好,實打實建立在金錢上面的。
這胖子是法蘭西canal+機構的項目負責人,唐奈德.達利。
時尋幾部片子歐洲這邊基本都跟他有合作,他沒少賺鈔票。
而‘達利‘可能是見到了時尋剛才牽著許晴的手,此刻,姑娘又剛好落在時尋身后幾步。
他頓時熱情的跟許晴打了個招呼,英文翻譯成中文大約是‘很高興見到你,美麗的女士,你是咱們時導的女友嗎?’
許晴英文不錯,笑著點點頭,瞧這胖子愈發順眼了許多。
其他人,胖子則沒有給出這份尊重,只是問時尋:“這些都是你的團隊人員嗎?”
凱子英文也賊6,臉色頓時不大好看。
不自然的理了理上衣的領口,四處望去,愣是沒看到有舉著‘凱子’的牌子。
大爺的,人呢?
能不能懂點事?
時尋的回答還是比較懂事的:“只有一部分是我團隊的人員,其他是來自我們國家的其他劇組。”
“哦哦,那就好,我還在擔心,我安排的大巴可能有幾位兄弟會坐不下。”
“辛苦了,唐奈德。”
“客氣,我可是很期待你的新片呢。”
“到時候如果條件合適的話~嘿嘿。”
“當然,畢竟我們都合作這么多次了嘛,但這次我不是主要投資人,發言權或許有限,但我可以幫你介紹一下我的老板,徐楓女士。”
“OKOK。”
一幫人說說笑笑往外走,唯獨凱子臉色很綠,跑去借了機場的電話,打給了所謂的朋友,奶奶的,打不通。
沒法子,只好往外走,正好碰見時尋他們還沒上車。
達利安排還真挺開心,一輛大巴,還考慮到了舒適度,專門給時尋準備了一輛專車。
他自己做司機,其余時尋自然是一個,徐楓一個,許晴一個,剛剛好。
一轉頭,看到凱導的表情,時尋也大致知道是什么情況,他這個人還是比較大度的:“凱導,還沒有聯系上你朋友嗎?”
“要不然你跟我們一起吧,大巴車擠一擠應該是能坐下的。”
他身后的顧長畏幾人明顯有點意動,但凱子不發話,他們也不敢去。
畢竟和許晴不一樣,這姑娘戀愛腦,早就無視了。
主要自己去坐車,人生地不熟的,麻煩。
凱子還撐著呢,微微一笑:“沒事,我朋友馬上就來了。”
“你們先走吧。”
“那好吧。”
“回見啊,凱導。”
——
半個多小時左右,時尋就到了影節宮附近的酒店,沒多會兒,張豐毅他們也都到了。
至于凱導,反正時尋一幫人吃完了自助,甚至還開了個小會,都沒見到人。
別想歪,會議很正經,基本他們劇組所有人都參與的那種。
主要是溝通一些事情,統一一下影片的宣傳口徑。
以及強調一些注意事項,畢竟戛納這邊很注重各種規矩。
開幕式當天,電影宮附近會很熱鬧,按徐楓的介紹,現場附近游人如織,警方還會全線封路。
相關人員,必須嚴格遵守規定,按時到達指示集結的地點坐車,才能順利入場。
著裝上,也要遵守black著裝規定,即正裝要求。
男士要打領結,不可以是領帶,女士需要是晚禮服,高跟鞋,還要搭配手包,以項鏈,手鐲為主的珠寶,主打一個儀式感拉滿,主打一個莊嚴肅穆。
稍后,時尋也拿到了流程單。
他的片子雖然不是作為開幕影片,但也是排在了第二天,看起來還是比較重視的。
和威尼斯和柏林,大體流程上類似,但是也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戛納一共有三場正式的紅毯,開幕式紅毯,主競賽單元的入圍影片紅毯,閉幕式紅毯。
最后一個倒不是每個人都得參加,主辦方通知你留下參加,去才比較好。
因為戛納嚴格意義上,也沒有所謂的提名概念。
你當然可以都去,但是特地通知你去,就意味著你的片子,一定是穩穩能得到某一個獎項。
他的個人行程,也很密。
放映會就得去兩場,一場媒體放映會,一場面向觀眾的放映會,前一場,主創可以不去,但導演的必須得去招呼一下。
還有映后酒會,新聞發布會等各種商務活動,還有游艇之類的娛樂活動。
“你還要看多久?”許姑娘在旁邊鼓嘴撒嬌。
“有你這樣的嗎?”
時尋在看流程單的地方,可不是酒店,而是海濱大道。
兩人吃完飯,許晴就纏著他出來。
姑娘本來挺開心,但跟他說話,完全是有一搭沒一搭,忍到現在,終于忍不住說了。
“哈哈,對不起,我的。”
“還別說,真美啊。”
時尋感慨了聲。
許晴也是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
遠處的海岸實在是美極了。
月華灑落,折射的角度很特別,在海面上像是遠遠打出了一道追光。
“可惜忘記帶相機出來了。”
“哈?我說的是你。”
許晴抬腳用膝蓋假模假樣的撞了下時尋的小腿,嬌嗔道:“你就會說好聽的。”
“實話實說啦。”
姑娘是不禁哄的,很快,兩人便拉著手,漫步在沙灘上。
“這次來戛納感覺怎么樣?”時尋看著她的側臉,笑問。
“開心啊。”
畢竟都說,這里是藝術電影的最高殿堂,三大中的至高王者,哪一個影視從業者,能不懷揣期待呢。
也確實,柏林側重時政,威尼斯側重小眾藝術,只有戛納兼顧藝術、商業、大眾。
在三大里面,當之無愧的一號。
許晴歪著頭看他,“你不開心?”
“怎么會,當然開心了,良辰美景,又有佳人在側,哈哈哈。”
“戚,我怎么感覺你很有壓力呢。”
“一點點吧。”
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來了,自然難免會有期望,有期望自然難免催生負擔。
戛納雖然不像威尼斯那樣,對中國電影極度殘忍。
但自1962年以來,現實就是,除了兩個技術大獎,基本沒給過華語電影什么重量級獎項,內地導演更是只有老謀子,憑借菊豆拿了個路易斯~布努埃爾獎。
“別有壓力,你肯定能得獎的。”
“哈哈哈,那就借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