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 1987我的導演時代
- 魏不棄
- 2218字
- 2024-06-26 23:05:18
對時尋的家人來說。
這個年,注定沒有辦法過的開心。
初一的早晨。
老房子,除時尋之外,老時家所有人都齊聚。
還有幾個關系近的親戚,也都在旁邊看著。
二哥時青,跪在地上。
鼻青臉腫,是被時老爹打的。
旁邊是二嫂,抱著倆小孩,蹲在地上哭。
這一出,其實從年前二十五,就開始上演了。
時青賭博,欠了一大筆錢。
對他們這樣的農村家庭來說。
真的是堪稱天文數字。
兩千塊。
90年啊。
老兩口不吃不喝,十年也攢不到的錢。
農村不比城里。
城里這會兒錢都難掙。
更別提一年到頭地里刨食的了。
收的那點東西,交了糧食稅,扣除自己吃喝,剩下的也不值什么錢。
債主找上門來。
就一句:欠債還錢,天經地義。
都是狠人,橫行鄉里的。
你敢不還?
老二一家子沒法子,便求上老父母的家門。
母親掉眼淚。
老時頭急了就開始打。
他從來不是慣孩子的人。
恨鐵不成鋼,大抵如是。
可打也打不走。
這個不要臉的,就是擺出一副走投無路的討債鬼的樣子。
而今天,時青的臉上,和前幾天來時的那種委曲求全,那種想要求根救命稻草的卑微不一樣,帶著點不忿。
大抵也是破罐子破摔。
“我真搞不懂了。”
“您就給小三打個電話怎么了。”
“他現在出息了,當導演了。”
“大學畢業,又在學校當老師。”
“肯定不少掙。”
“我們是親弟兄,我現在落難了,他搭把手,幫個忙怎么了?”
“我又不白要他的。”
“度過這次難關,我以后肯定還他。”
“你還?你拿什么還?”
“就你這個爛泥扶不上墻的,你自己一年到頭掙的夠你自己家吃喝的嘛。”
“哪年到年尾,不是舔著臉,來家里要糧食?”時父憤怒的滿臉通紅。
“掙不了兩個,還學人去賭。“
時青也吼:“對,是我爛泥扶不上墻。”
“那難道就怪我嗎?”
“都是做兒子的。”
“您拍著胸脯問問您自己,對小三,跟對我,您敢說一樣?”
“當初我也想考大學,您讓嗎?”
“好,怪我老實,我聽你的,我去殺豬。”
“現在又嫌棄我爛泥扶不上墻了?”
“我特么想混成這樣?”
時父也是氣笑了:“你這皮,真是比豬皮還厚。”
“我對你們不一樣?”
“我不讓你讀啦?”
“你摸著你自己的良心講,從小到大,我對你們弟兄三個,哪一個不一樣?”
“自己不像個念的。”
“怪我攔?”
“你是這塊料?”
“是哪個東西,跟人家一塊兒上學校,走到半途不去,躲到橋洞里推牌九?”
“啊?”
“又是哪一個東西,在學校里頭,一天到晚正事不干,就知道打架,打的老師都找到家里來?”
“啊?”
“是是是,都是我,行了吧?”時青徹底沒了臉皮。
“反正別人講了,我不還錢,就要我手,要我腳。”
“您要忍心我倆娃,你倆孫子沒爹,您就別管。”
時父掄著手里的棍子,就砸了出去。
時青倒躲的快。
旁邊人也頓時上去攔。
一下子,屋里,雞飛狗跳。
做父母的,碰上這樣的子女,大抵也無奈。
打,罵。
沒用。
怪自己沒教育好?
是得怪。
可有時候,他也想不通呀。
家里三個兒子,為什么就他,是這個這樣子?
“滾,滾,滾,都給我滾。”
時父歇斯底里的吼著。
這次,他也是打定了主意。
愛怎樣,怎么樣吧。
他總有死的那天。
管不了誰一輩子。
是,他有錢。
時尋幾次給家里寄的錢,湊一湊,夠還的上。
可什么時候是個頭?
而且,那特么是小兒子的錢。
時尋一個人,背井離鄉在外面,錢就真那么好掙?
他只是不說,但不代表他不會體諒。
用小兒子想孝敬父母的錢,來幫這個貨補窟窿,他干不出來。
而在一幫人的勸說下,時青一家子總算走了。
但,可預見的是。
明天,必然又是重復今天。
時父心里很清楚。
不免,也·是一嘆。
或許,該下狠心了。
他心里這樣想到。
——
時尋知道這事已經是初六了。
正在準備出發去柏林的事宜。
‘秋生’專程給他打的電話。
這件事最終的結果是。
老父親不僅沒有選擇幫二哥還賭債,還在那群追債的人到老宅子這邊鬧的時候,報了警。
目前,二哥和那幫人都已經進去了。
二嫂有事沒事便帶著兩個小孩,坐他們家門口又哭又罵。
罵他們老兩口,不是東西,自己親兒子都不管。
——
時尋也是嘆氣。
他倒也不算意外。
這是父親能干出來的事。
老兵出身的他,骨子里,從來都不缺這股子剛硬。
事已至此,時尋也不準備額外做什么。
只是給上次回家時結識的一位家鄉的領導打了個電話,請托了一二。
別誤會,他無意參與賭狗的命運。
老二,他不想理會。
賭狗,都是一群無可救藥的東西。
自己作的,自己想辦法解決,沒什么好說的。
但做兒子的,父母他不能置之不理。
主要是怕那伙追債的,在二哥身上榨不出錢來,又去找他父母親麻煩。
雖說分家了,但村里可不講究這個。
打個招呼,有備無患。
——
轉眼,也到了要出發的日子。
本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是第四十屆。
舉辦時間是二月初九。
為期十天。
二月初七的下午,一幫人便在京城國際機場會合。
這次是兩個劇組一起。
國內方面,除了時尋的‘單車’。
謝非的‘本命年’也入圍了主競賽單元。
遂,相約一道。
‘單車’這邊,主辦方提供了四個名額。
名額有限,時尋只能根據戲份來選擇,帶了王智汶、劉一君、江杉。
‘本命年’那邊是正規軍。
有公家贊助。
無所謂名額,足足來了十幾口子。
出發前,還有央視的媒體采訪。
大抵也是這兩年,中國電影在柏林基本屬于去就有的狀態。
前有老謀子摘得最佳影片金熊獎。
去年,阿牛的‘晚鐘’,也拿到了‘首席銀熊’。
有關方面很重視。
寄予厚望。
當然,重視針對的是‘本命年’劇組。
時尋的單車,是被自動略過的。
這倒也不是說人家小瞧他。
而是他們這片的狀態尷尬。
至少沒得獎之前,媒體記者也得注意點影響。
順帶一提,前些日子,單車確定入圍‘西柏林’后。
在某位領導的操作下,電影局對時尋進行了公開通報點名批評。
據傳,有關方面,還有意將時尋立一個典型。
進一步處理意見尚在研究中,預計會在年后公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