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就是八月十五中秋節,上午的時候王偉峰先去奶奶家轉一圈,幾個姑姑、姑父帶著他們的孩子都來了。爸爸他們兄弟幾個早就商量好了,今天幾家一起殺個羊過節,順便招待親戚。
四叔是最愿意鼓搗這些東西的,平時農閑的時候四叔不是下河摸魚,就是上山抓鳥的,農忙他對地里的活都不感興趣。殺羊宰豬這些對他來說難度都是不大,只是比較麻煩點而已,因為羊肚、羊腸這些下水都需要反洗幾遍。
王偉峰家這邊一般都是喜歡煮全羊湯,也就是把羊的所有部位都放一起熬煮,全羊湯煮好了再拆分羊肉,羊腸、羊肚切成塊、羊血加到里面。
喝湯的時候大骨湯一直熬煮,碗里加好肉、蔥花、芫荽,把大鍋里的熱湯澆上,美味呀。羊肉攤的大鍋是長時間燒煮的甚至是從不熄火的湯鍋。
王偉峰和幾個表哥表弟他們幾個小兄弟其他活干不了,但是幫著四叔抓羊、搬東西,到河邊洗下水、遞東西、抬桌子、燒火干些助手的活還是可以的。
稍小的弟弟妹妹早就到河邊玩去了,現在的河水不深但是小魚小蝦可是不少。村子周圍收獲了莊稼的原野到處都是堆積的秸稈和煙火燒過的味道。
這個年月地里的玉米棒子和秸稈都收拾回家了,玉米根是比較牢固而不利于翻地的,有些勤快點的人家會去刨出來燒火,大多數人還是會選擇連同落葉一起點一把火,讓它們慢慢燃燒,所以到處都有柴草煙火的氣息。
熱熱鬧鬧的一天就在一大家人團聚的歡聲笑語里過去了,王偉峰從心底里還是很珍惜這樣的場景的。前世奶奶去世了以后,姑姑們年紀越大了,兄弟姊妹相互之間的來往就沒有那么頻繁了。真的印證了“父母在,人生有來路;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過了節,王偉峰的假期也就算結束了。王偉峰一大早就起來,自行車綁上那個熟悉的紙箱子就出門了,現在因為他自己老是有事,就沒有和劉坤他們一起了走了。
慢慢滴甚至王偉峰和劉坤各自有了不同的朋友圈,不過,老同學的感情仍然在、自然好,甚至有時候王偉峰自己不回家,媽媽都讓劉坤給帶些煎餅、火燒之類的吃的。或者兩家大人也會相互問問有沒有需要給對方帶的東西。
王偉峰來到鎮上,先去路旁的批發部門市給謝經理打了一個電話,確認了他今天在公司上班,說好了自己要帶大人過來談下合作。
王偉峰走進張叔的廢品收購站,收購站的拖拉機已經裝了滿滿一車舊紙舊報,一捆一捆的排的整整齊齊的。他進屋一問,果然張叔要開拖拉機去縣城,張叔要順便把這些東西先送到縣紙廠。
“張叔,我還說坐你拖拉機去縣城,結果還得我自己騎車。”王偉峰故意埋怨到。
“哈哈哈,順便的事,種子公司那邊你聯系好了嗎?”張叔根本沒理他,
“聯系好了,謝經理今天在上班。”
“嗯,那咱早點走吧,我去紙廠卸下這些東西就可以了,稱重、算錢喊別人給看著。”
“你得等等我哈,你去縣種子公司門口等我吧,你知道位置在哪里吧?”
“我知道,不過可能你騎車還快點,哈哈哈。”
果然,上了路,這裝滿貨的拖拉機搖搖晃晃的,根本不敢走快了。王偉峰果斷地打聲招呼,自己先騎車走了。王偉峰到了縣城,估計張叔還要好大一會才能到,他就先去學校把東西放好。
王偉峰路上又買上包煙,這是給謝大爺必備的。等他到了縣種子公司,果然謝大爺在門口曬太陽呢,王偉峰自己跑進門市里找了個凳子出來陪謝大爺聊天。現在所有門市上的售貨員都認識王偉峰,甚至門口那些擺攤的人家也都知道一個一中的學生經常進出縣種子公司找謝大爺的。
等了好大一會,張叔才騎著自行車趕了過來。王偉峰趕緊介紹張叔認識謝大爺,張叔立馬掏煙出來遞給謝大爺一支。
“張叔,你咋騎自行車來了,拖拉機呢?”王偉峰好奇地問,
“怕你等急了,我喊別人給看著卸車了,我借了輛自行車就來了。”
謝大爺要帶他們兩個上去找謝經理,王偉峰趕緊說:“謝大爺,我們自己上去就是了,你別爬樓了,我認識謝經理的。”
“行吧,你們自己上去吧,你們自己聊,我會喊他照顧你的。”謝大爺對著王偉峰眨眼睛。
“好的,我們先上去了,一會咱爺們一起吃好吃的哈,喊張叔請客。”王偉峰也眨眨眼睛。
進了謝經理的辦公室,王偉峰給雙方介紹了一下就陪著坐在一邊。前世王偉峰也不了解他們這種事情怎么談的,就想聽聽張叔他倆怎么商業談判。結果大失所望,兩個人只是口頭約定了一下,就草簽了一個所謂的合同。
其實嚴格意義來說張叔他們倆簽訂的就是一個君子約定,謝經理給的價格也算合理,有個保底價格8塊,隨行就市還有上浮,草種子的收購量越大價格越高。
張叔也比較滿意,這件事主要看他能發動多少人去采集草種子了,還有一個就是墊付資金但是風險不大,縣種子公司也是現款給結算,送貨送勤快點資金周轉的也快。
兩個人沒多大一會就商量好了,王偉峰從始到終都沒有多說話。張叔一看時間都快十二點了,張叔邀請謝經理去旁邊的國營飯店一起吃個午飯,下樓來再喊上謝大爺,四個人一起。
這個年月還沒有酒駕,更沒有上班不能喝酒的規定。謝大爺平時也喜歡小酌幾杯,王偉峰沒有喝,說下午還要回學校去寫作業、上課。
張叔他們三個喝了兩瓶老白干,一餐之后算是主賓盡興而歸。中國人辦事就是這樣,一頓酒,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似乎變得更近了些。
王偉峰也就完全不管草種子這個事了,他安心地回學校上課。
親情熱鬧更可貴,穿針引線介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