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的覺總是睡不醒,印象中大多是被家人們叫醒的,所以錯過了很多晨的美好。
鄉村晨的美,是我這個凡夫俗子寫之不來,也寫不盡的。之所以還要拿起筆來回憶,是因為她確實太美了,哪怕是淺淺地素描一下,也能喚醒內心深處對晨的記憶與向往。
小時候上學,每天是要往返學校6次的(早自習課、上午和下午的課),若非寒暑假或者農忙假,早上6點返校是風雨無阻的。正因為如此,才有了和鄉村的晨最親密的接近。
揉著恍惚朦朧的眼睛,背起哐啷作響的帆布書包,就融入了晨的懷抱中。推開院門的一剎那,一股清鮮的空氣夾雜著豬糞和青草的清香撲鼻而來,瞬間喚醒了我的每個細胞。一路飛奔,不一會兒就跳躍到山坡頂,回頭眺目遠望,整個村莊浸泡在一片霧靄朦朧、煙海揚波晨霧中。東邊的林寨山頂的那一片天空,已經從隱露的魚肚白中泛起了紅暈,我知道不多久太陽就要出來了。遠處山坡的已被晨霧模糊了輪廓,被山坳間的松樹勾畫出由淺入深美麗的線條,分不清這些樹是在山坡上,還是漂浮在半空中,我相信,再偉大的畫家,也無法勾勒出如此完美的油墨畫卷來。散落在霧幕中的屋頂,鱗次櫛比的升騰起裊裊的炊煙,夾雜著秸稈和米飯的香味飄香村頭每個角落,融合在晨霧中,讓人產生了是炊煙熏染了幕布的錯覺。此時隱匿在林間的鳥兒,正用那清脆的歌聲,同雞舍放出的雞鳴和院落里飄出的狗叫聲,爭比著和弦的基調。從鄉間小路上偶爾飄出的一聲聲“豆腐啊!買豆腐哦~”叫賣聲,合著鳥啼、蟲叫、雞鳴、犬吠那參差不齊、高低不同的聲音,奏響了一部偉大而美妙的鄉村協奏曲。誰是這部著作偉大的指揮家?我想一定是那隱匿在泛紅天幕中的太陽,還有那扛起鋤頭的勤勞的父輩們!
收回了眺望的眼睛和傾聽的雙耳,低頭看著翠綠的青草和掛在牙間那一滴滴晶瑩的露珠,順著從坡脊間畫出的一條山間小路,我開始奔跑起來,前面是一條已知的求學之路,又是一條未知的希望之路。在美妙的晨霧、村莊、田野和晨露的托舉下,在林鳥田蛙、雞犬牛羊的鼓鳴下,在父輩們那殷切的希望下,這條路將會愈發寬闊,通向理想與希望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