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形意拳產生的社會文化背景
形意拳歷代大師都重倫理,修武德,一貫講道義,講誠信,互相友愛,寬厚待人,行善積德,危難時表現出英雄俠義氣概,以民族利益為重,具有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氣節,受到人們的敬重,也形成了形意拳的良好風尚。形意拳技擊性強,但形意拳人歷代相傳要涵養品德,要以誠實、仁愛、寬容、理解之心面對一切人與事,力求道德的完善,培養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習慣,絕不可爭勇斗狠,不可隨意出手傷人。同時,練習形意拳的過程就是修身養性的過程,因此習練形意拳時間長的人基本都身心平衡,性情和善,為人處世和諧禮讓。
形意拳源自心意拳,產生于清代的山西省太谷縣,是在傳統的尚武民風和社會安全需要、經濟發展狀況、優秀傳統文化等眾多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形成的。形意拳因實戰性強、論著豐富、名家輩出、民眾喜愛和活動普及,在中華武林中迅速崛起。在形意拳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后,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學習和研究形意拳,使它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