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搞不明白了,他當然注意到朱允熥注視那個方向,按理說討論最熱烈的位置不是更應該吸引眼球嗎?
既然朱允熥不說,他也不問,甚至還輕松了不少,他可不想讓朱允炆發現他和朱允熥在一起,他要等兩人分出勝負后才下注,包贏。
朱允熥喬裝完,看向李景隆。
“表哥,咱像寒門學子嗎?”
“那個,表弟要不先把衣服換了?”
朱允熥拍了下額頭,一心想和那幾個人談經論道,結果出現這么大的紕漏,不滿的看向小廝。
小廝尷尬的扣扣頭發,指向那個包裹衣服是準備了,他有點緊張忘記這一茬了。
“辦事還算靠譜,是咱自己的問題!”
他很喜歡這個小廝,辦事干凈利索,就是不說話這一點他也沒有細問,錦衣衛的事情他不想管的那么寬。
小廝眼神微微一暖,吳王的地位尊貴異常,他都以為于鏊發火了,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
他是世襲過來的,父親戰死后得錦衣衛通知,世襲百戶,主動請纓來翠玉樓的。
朱允熥讓兩人都出去,他還是不習慣在別人面前換衣服,不自在,王府里的時候也是一樣,為了這個他專門學得穿衣服。
沒錯他已經可以自己穿朝服和便服了,前身根本不會自己穿衣服。
這該死的封建社會,十四歲了不會自己穿衣服,說出去估計都沒人信,可實實在在的,他的記憶里找不到怎么穿衣服的。
還是胡六給他教的,要不然還真有點手忙腳亂,不過每次穿好衣服后,胡六都要檢查一遍,防止失了體統。
禮部和御史上朝時候都要盯著大家,出現失禮的地方少不得要談和你御前失儀。
穿好衣服走出包廂門,在小廝的帶領下避開眾人到了大廳,不停地游走,不能夠顯得太刻意,自然一點走到那個桌子上。
“三位有禮,學生可以坐到這里嗎?”
“當然可以”
馬樂的年齡最大,經驗也充足,他剛剛加入他們的這個人有點違和感,感覺身材高大但是太瘦。
雖然胡須已經很長了,可他的感覺這位年齡應該不大才對,反正就是不協調,說不上來的怪異。
“學生見滿屋華服,唯有此處才可讓吾容身,打攪了”
說實話朱允熥感覺這么說話很不習慣,可他既然想如今三人攀談,還是要他們的習慣。
“還未請教?”
“在下李賢,字佑華,見過三位!”
“李兄客氣,要不是您提醒,咱還真沒發現,此處就咱三人衣著寒酸,哈哈。。。”
“馬兄、李兄,你們錯了,衣著代表家境不礙學識”
“還未請教兩位?”
“小可林環,字崇壁,見過李兄!”
“小可曾棨,字子棨,見過李兄!”
“在下馬樂,字彥聲,見過李兄!”
朱允熥已經說被三人的名字怔住了,居然是他們三個,難道真的是文人相惜嗎?這三個人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可他清楚??!
三人是永樂初年的三位狀元,都是人才,雖然沒有像“三楊”一樣留下華麗的一筆,可能成為狀元那就不簡單,至少悟性和學習能力就不是蓋的。
雖然離成為狀元還有十幾年時間,可現在除了林環其他人的學識已成,其實那時候的寒門子弟能殺到殿試的人少之又少的。
成為狀元那更是鳳毛麟角,多數人的學識并不比狀元差,只不過擋在了一個環節前面,就是策論。
古代的策論有專門的寫作格式,需要套模板,寒門子弟連策論是啥樣都沒見過,更何況皇帝關心的實事了。
寒門難出貴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實到了明清這一點已經好了太多了,至少你讀書的限制就少了很多,要是在宋以前,除了作為權貴的門客才有機會外,幾乎絕了寒門出貴子的可能性。
唐朝名相馬周最開始不也是別人的門客嗎?借住在常何家里,馬周替常何撰寫奏章提出利國利民二十多條建議,這才進入李世民的視線,成就寒門出貴子的千古佳話。
雖然朱元璋堪稱屌絲逆襲的驚天代表,可文人的世界還是沒有太多的辦法,朱元璋不知道泱泱華夏,人才數不勝數嗎?
當然知道,可選拔機制就是這個樣子,他沒辦法解決;朱允熥微微一笑,看來他的運氣不錯嘛!今天不出來,肯定遇不上這三位。
隨后四人針對典籍展開討論,朱允熥來自后世那個自媒體興起的年代,信息大爆炸,很多典故都能說上一二,還能提出獨特的見解,讓三位嘆服。
討論的深入朱允熥確實融合了進去,可他知道自己的水平,這時候的讀書人可是能將“四書五經”倒背如流的存在。
他當然沒法比,所以他起到的是畫龍點睛的作用,至于畫龍對象,當然是其他三人了。
朱允炆也在梅字二號房居高臨下觀察下面的學子,當然他的目光被那些華服學子吸引過去了,這一點并不奇怪。
他出生高貴,外公家在儒林地位不低,對寒門和豪門的存在并沒有那么大的感觸,他想找到幾個人才供他使用目的就達到了。
這段時間讀《資政通鑒》收獲很大,這本為宋朝皇帝打造的“治國教科書”給他啟發很大。
選人用人方面,他也不再一味地拉攏朝臣,準備著手建立自己的親信,朝臣的可信度往往沒有自己培養的忠誠。
這本曠世奇書告訴他,人性是最難以把握的,哪怕最親近的人都可能背叛,更何況是其它人。
里面讓他對一千多年的歷史棋局,十六個王朝的心衰更替更加明白了功、名、利、祿,這四個字。
他現在一無所有,所以詹徽不是她可以拉攏的,哪怕他許諾的那些都是無根之萍,聽起來高大上,其實食之無味。
反過來說他不能給這些人提供利益,因為他還不是皇帝,同時他也明白前段時間對王叔的態度是多么的愚蠢。
《資政通鑒》讓他洞悉人性,看透人心,他已經不再單純,好弟弟等著吧!咱們的較量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