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被胡六叫醒,無語的看著窗外,他這個爺爺真是鐵人,每天的朝會差不多凌晨五點開始,除非生病要不然從來不會偷懶,他就像一個永動機,別人不知道,他還是知道一點的。
朱元璋每天的奏疏都要當日看完,這得有多大的工作量?能有幾個皇帝保持老朱的狀態?
早朝時間太早了,也沒必要每天都那么多人參加,朱允熥的眼里需要改變的太多了。
他認為一個月一次朝會就足夠了,每天需要商議的事把當事人集合過來商議就好了,剩下的人休息好,第二天上班的精神狀態才會更好。
還有薪水問題也需要改變,大明公務員工資太低了,當然土地優惠政策也要改變,不能你是讀書人家里就不用繳納土地稅吧?
大明有功名的人越來越多,土地越來越少,關鍵時很多人會鉆這個漏洞,掛靠在讀書人名下的土地越來越多,百姓手里的土地越來越少,問題太大了。
掛靠的時間久了,讀書人不認賬,有地的百姓只能淪為佃農,特別是大明正處于小冰河階段,自然災害頻發,到時候走投無路的百姓就會鋌而走險。
朱允熥的眼里,現在的大明問題太多了,責任重肩。
“殿下,該起了”
胡六見朱允熥發呆,無奈提醒,殿下經常發呆,他知道這時候殿下正在思考問題,可現在真不是時候,再不起來梳洗就來不及了。
“哦,好”
走到宮門,正好打開,胡六對時間的把握很準,朱允熥是騎馬來上朝的,一個是現在天氣并不冷,第二是他要給釋放一定的信號,武將才騎馬,他不喜歡馬車。
朱元璋時期是嚴禁官員和百姓坐轎子,他認為這會影響官員和百姓的意志力,當然能坐得起轎子的百姓也不是一般的百姓。
轎子需要人抬著,朱元璋認為這有把人當牲口使用的嫌疑,所以大臣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車。
同時規定普通馬車的裝飾用青幔作為裝飾,不準用紅漆等,防止出現攀比情況。
走到諸王的值房,諸王已經到了,朱允炆看來到的時間不短,慢斯條理的喝茶。
“見過諸位王叔”
“大侄兒客氣了,按理說吳王乃諸王中最尊貴的親王了,不用多禮,不像有些人比吳王還要低一點,就目中無人”
其他王爺拱手還禮,寧王朱權這時候還是少年意氣最濃厚的時候,看見鼻孔朝天的朱允炆就不爽,忍不住說了一句。
“寧王叔,難道我說錯了?禮法最講究尊卑有序,我的王爵本來就比你們尊貴,我不行禮有何不可?”
“淮王是帝鄉你的王爵是要比咱們這些塞王尊貴,可吳王才是大明最尊貴的王爵,咱也沒看見你朝吳王問禮,這是何故?”
“博綜典籍,容止都雅”的“蜀秀才”蜀王朱椿有點不愿意了,怎么滴?欺負我十七弟讀書少?
蜀王朱椿娶了藍玉的女兒,藍玉是朱允熥的鐵桿支持者,朱允熥奪嫡失敗,他也撈不到好,可能還要被清算,所以他也是朱允熥的支持者。
朱允炆被朱椿嗆的說不出話來,他之所以談禮法,就是因為再他的眼里這些王叔和朱允熥都是不學無術的丘八,沒想到被朱椿給反駁了。
朱允熥微笑的看著這場鬧劇,怪不得朱允炆上臺就削藩,這些王叔沒人把他放在眼里,不過他也是蠢的可以,只顧拉攏大臣,諸王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默默的看著你作死,太爽了。
“見過吳王”
“二哥,咱都是一家人,論尊卑上下有點太過了,長輩就是長輩,雖然都是親王,可拋不開一個朱字,更何況是親叔叔。
以后你還是咱二哥,咱是弟弟,太見外讓外面的大臣笑話”
朱允熥雖然笑著,可說出來的話讓朱允炆難受至極,瞬間把朱允炆推到諸王的對立面,就差指著鼻子罵迂腐了。
諸王微笑點頭,只有朱棣滿色凝重,第一次朱允炆完敗!
奉天殿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奉天殿太監總管王宏景高聲宣布,代表早朝開始。
朱允熥和朱允炆分別站在文武大臣最前排兩頭,后面跟著諸王和文臣武將。
朱允熥站在武將最前面,朱允炆站在文臣最前面,朱允熥看著王宏景面無表情,他知道這是朱棣的人,不得不說朱棣娶了一個好老婆,他的四嬸才是厲害角色,“女中諸葛亮”不是白叫的。
“皇爺爺,孫兒有本奏!”
“哦?講”
“啟奏皇爺爺,六部尚書出缺,嚴重影響部堂運轉,孫兒舉賢不避親,王府左相齊泰通曉兵事,乃兵部尚書不二人選;
王府長史黃子澄受先父重視曾就職太常寺,乃出任禮部尚書再合適不過,請皇爺爺明察!”
剛開始還不等督察員和禮部通報官員情況,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站出來,想先聲奪人,吏部尚書微微皺眉,不喜的看了一眼朱允炆。
吏部尚書被稱為天官,負責考察舉薦官員,朱允炆沒和他溝通就貿然舉薦,有點不懂規矩了。
雖然你是親王,可朝廷的規矩還是要遵守的,至少通傳一聲,讓他有所準備,朱元璋問起來他也好應對。
“詹徽,你怎么說?”
“恭請圣裁!”
他不想多言語,一方面不想牽扯奪嫡,另一方面他確實不想說。
“熥兒,你的意見呢?兵部尚書誰更合適?”
“啟奏爺爺,孫兒認為齊泰剛到淮王府,更應該幫二哥理順王府事務,既然二哥提起來,孫兒認為右副都御史茹瑺宵衣旰食,勤于職守,慎于言行,更合適就任兵部尚書一職”
“嗯,右副都御史茹瑺為兵部尚書,加兵部尚書銜,總理兵部事務;齊泰遷禮部尚書,總理禮部。”
遷茹瑺為兵部尚書后,朱元璋想了想還是加封齊泰為禮部尚書,一碗水端平的意思很明顯,大臣面面相覷,不明白朱元璋的心思。
朱允炆雖然不甘心,可齊泰為禮部尚書也算聊以慰藉。
朱允熥毫無表情,只要朱允炆得不到兵部就行,茹瑺是他早就考慮好的,本來茹瑺應該1391年十一月就任兵部尚書的,不知道哪里出了偏差,現在還是右副都御史。
“啟奏皇爺爺,齊泰就任禮部尚書,王府左相出缺,孫兒想請詹徽詹大人就任淮王府左相,請爺爺恩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