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的人才培養與教學改革:西安財經大學教學改革論文集
- 李萍主編
- 3148字
- 2024-05-30 14:20:22
教學理念篇
西安財經大學以社會調查為載體探索思政教育新模式
結合高校自身的專業特色,突出“四個自信”教育,構建思政教育新模式,西安財經大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在思政教育新模式的探索中,突出調查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調動學校各方面的積極性;突出專業實踐與思政教育實踐相結合,打造實踐調查育人品牌;突出實踐調查育人品牌示范作用,提高學生在調查實踐中的獲得感。
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強調,“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既需要不斷擴展思政課思想性內涵的容量,盤活思政課理論性內容的存量,提升思政課的學理性和吸引力,也需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豐富思政課實踐的方式方法,不斷提升思政課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西安財經大學作為地方財經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結合學校的專業特色,整合校內外各種資源,把愛國主義教育、“四個自信”教育融入實踐教學過程中,積極探索以社會調查活動為載體的教育新模式,取得顯著成效。
1 突出整體規劃設計,重視多方協同實施
西安財經大學堅持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的目標定位,十分重視學生實踐調查能力的培養。從2012年開始,學校設立了“雙周實踐教學周”,專門組織學生進行社會調查活動。經過5年的實踐和探索,2017年學校又開始實施“夏季短學期”。按照學校制定的本科生、研究生實施“夏季短學期”工作方案要求,除畢業生外,全校所有學生必須走出校門、走向社會,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在“夏季短學期”中,學校組織學生圍繞國家地方重大戰略部署和關系國計民生社會熱點問題,發掘社會、學校、學院、教師各種資源,以學校承擔的各級政府部門委托的第三方評估項目、國家級別和省部級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教師承擔各級各類項目、學校省部級基地發布的調研項目、教師幫助學生自主設計的項目為重點,選擇調研題目,設計調查方案。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與輔導員相互配合,指導學生實踐調查活動,解決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在實踐調查活動目標定位中,把愛國主義教育、“四個自信”教育與專業實踐能力提升作為核心,要求學生在完成調查活動本身的學術研究目標外,還要撰寫思政課實踐調研報告,將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目標,與提升學生專業調查能力內容和目標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專業應用能力培養共同嵌入實踐調查活動的各個環節,使家國情懷、法治意識、社會責任、人文精神、仁愛之心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入社會調查活動,潤物無聲地引導學生將個人成長與祖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為學生成長成才打下堅實思想基礎。
2 突出專業實踐向思政延伸,打造實踐調查育人品牌
西安財經大學學生圍繞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進行社會調查活動,覆蓋專業面廣,參與人數多,特色鮮明,成效顯著。在學生參與的眾多調查活動中,收獲頗豐、社會影響較大的是“政府部門委托的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和“陜西省消費環境指數編制”兩個大型社會調查項目。“政府部門委托的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調查項目,是學校承擔的國家扶貧部門和陜西省扶貧部門委托的項目。從2018年到2020年初,學校的20多位教師指導300多個學生,完成了黑龍江、新疆、山西、內蒙古、陜西等省份20多個貧困縣的調查評估和國家抽檢評估任務,活動涉及200多個行政村、一萬多個農戶的入戶調查。“陜西省消費環境指數編制”調查項目是學校承擔的陜西省消費環境指數編制和絲路沿線城市消費環境評估項目。從2017年以來的三年中,在多位教師帶領下,共有500多個學生參加消費環境評估項目調研活動,調查了兩萬余名消費者、3000多個經營戶,與20多個地方市場監督部門進行座談。在大型社會調查項目實踐中,由于既重視專業知識實踐,也重視思政育人實踐,逐步形成了學校實踐調查育人的品牌項目。在這兩個實踐育人品牌項目的實施中,學校特別強調帶隊教師中必須要有思政課教師,要把思政教育帶到田野調研的一線,延伸到實踐活動全過程,強化思政課現場教學,通過實踐中鮮活生動的事跡和人物,深化學生的國情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在第三方評估調查活動中,通過深入貧困地區的基層群眾和干部中間,學生了解了貧困地區狀況和貧困人群心聲,獲得了許多在書本上看不到的知識和經驗,目睹了“精準扶貧”戰略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在消費環境指數調查活動中,學生通過每年消費環境的不斷提升,看到了我國經濟社會發生的巨大變化,真切地感受到人民群眾獲得感確實在不斷提升。學生在調查活動中,進一步認識了中國社會的特殊性、矛盾的復雜性和地域發展的不平衡性,加深了對黨的理論政策正確性的認識,感受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獨特魅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本質特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深化了對“四個自信”科學內涵的理解,增強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的自覺性,激發了學生未來干事創業的熱情和報國熱情。
3 突出品牌示范引領,提高學生參與獲得感
參加實踐調查品牌項目只能是部分學生,如何能夠將部分學生在實踐中的收獲讓更多學生共享,這就需要發揮品牌實踐調查項目示范引領作用。首先,對品牌實踐調查項目經驗進行總結。參加“政府部門委托的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項目的教師和學生回到學校后,每個學生撰寫了“貧困縣退出專項調研感想”,教師組織學生多次召開總結和研討會,交流調查的體會,總結調查的收獲。其次,在校內進行巡回宣講。“政府部門委托的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項目組在總結研討基礎上,篩選優秀調查員組成“扶貧評估、致敬祖國”師生宣講團,在學校進行了多場巡回報告。在宣講中,學生們介紹了他們如何克服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40攝氏度的酷暑,以及海拔4500米的高原反應和長途顛簸帶來的疲勞,圓滿完成了一次次調查任務的經歷。學生們也介紹了他們目睹的許多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干部和群眾的動人事跡,特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烏恰縣將一生奉獻給帕米爾高原的“白衣圣人”吳登云,以及“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布茹瑪汗·毛勒朵的愛國事跡,宣講活動感動和鼓舞了許多在場的學生。聽過報告的學生說,在吳登云、布茹瑪汗·毛勒朵身上體現出來“這樣濃烈的愛國情,絕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深深根植于鄉親們心中”,這種濃濃的愛國之情正是我們國家走向富強、我們民族永續發展的強大的精神動力。再次,把調查實踐的思政教育收獲帶進課堂。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不斷從課堂教育向實踐教育延伸,同時也需要不斷把實踐中許多典型鮮活的材料帶進課堂教學,不斷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增強思政課的吸引力和實效性。思政課教師參加實踐調查活動,踐行了“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的要求,同時,把學生獲得的感性經驗總結提升,積累了許多思政教育的材料,滲透到各門思政課課堂教學內容中去,這樣,真正做到把學校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結合起來。豐富多彩的實踐調查活動既達到了學生調查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提升訓練,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與創新,增強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獲得感。
總之,思政教育改革是一個不斷遞進的過程,需要不斷進行探索和總結。西安財經大學在思想政治教育探索中取得了一些經驗,但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求上來講,還需要進一步探索,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首先,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把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充分利用實踐教學載體,把思政教育貫穿于人才培養全過程,切實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其次,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針對不同專業、年級的學生,設計具體的培養模塊與教學內容,開展思政教育和專業教育相結合的分層化教育,確保思政教育內容的完整性和形式的多樣性。再次,在教學評價體系設計上,不斷規范思政教育考核體系,細化思政教師考核要求和學生考核要求,確保思政教育的質量與效果得到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