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章 獨立擔保

一、擔保行為的基本特性——從屬性和附隨性

擔保行為的基本特性是從屬性與附隨性。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擔保關系是從屬或附隨于主合同關系的,沒有主合同、主債權,擔保合同、擔保權利就沒有了實現的可能和存在的意義。擔保與其所擔保的債權之間的從屬性與附隨性,是各國法律和國際規則的一致內容,沒有例外。如《德國民法典》第765條、《法國民法典》第2011條等。我國擔保法第5條第1款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肯定了擔保與主債權之間的基本關系是從屬關系與附隨關系。從屬性一般是針對保證而言,保證合同從屬于主合同。附隨性一般針對擔保物權而言,擔保物權附隨于主債權。無論是從屬性還是附隨性,均準確表述了擔保合同與主合同之間的關系,沒有本質區別。

擔保的從屬性、附隨性,在內容上一般包括發生上的從屬、消滅上的從屬、抗辯權上的從屬和特定性上的從屬。具體是:

1.發生上的從屬,指主債權發生,擔保權利隨之發生;主債權無效,擔保權利隨之無效;主債權被撤銷,擔保權利也溯及既往地無效。

2.消滅上的從屬,指主債權消滅,擔保權利消滅,無論是人保還是物保。

3.抗辯權上的從屬,指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權,擔保人也可以享有,除非擔保人自愿放棄抗辯權。一般來說,債權人無權向債務人主張清償,也不能向擔保人主張。

4.特定性上的從屬,指擔保權利從屬于特定的債權,債權人和債務人未經擔保人同意變更主合同的,擔保人原則上可以拒絕承擔擔保責任。根據擔保的特定性上的從屬,債權人同意債務人轉讓債務,或者與債務人修改主合同的債權額、履行期限等條款,均構成擔保人免責的有效理由。

我國擔保法規定的擔保合同與主合同之間的從屬關系、附隨關系是法院判斷擔保關系當事人之間權利義務的基本點。就當事人而言,從屬性、附隨性不需要當事人在合同中進行約定,該種關系因法律的規定而當然地成為合同的組成部分,除非法律另有規定,當事人既不能以合同約定的方式排除從屬性和附隨性,也不能以不知擔保具有的特殊性而主張不受制于從屬性。值得注意的是,從屬性和附隨性雖然是擔保合同與主合同之間基本的關系,但不排除以下三個方面的合理存在:

1.擔保合同從屬于主合同,并非時間上的先后,主債權已經存在并不當然成為擔保存在的前提,雖然多數情況下如此。法律允許對未來債權提供擔保,擔??梢韵扔趥鶛啻嬖冢热缱罡哳~擔保,被擔保的債權是在最高額擔保產生后才發生,并且不特定。

2.擔保從屬于主債權,擔保人取得的債務人對債權人的抗辯,允許擔保人放棄行使,擔保人因為放棄抗辯而承擔擔保責任,該責任也可以被強制執行。比如,主債權的訴訟時效已經屆滿,債務人因訴訟時效屆滿產生對債權人的有效抗辯,保證人也可以行使該時效抗辯權,可以據此拒絕向債權人承擔擔保責任。如果保證人放棄該抗辯權,自愿履行債務,比如保證人以書面形式向債權人承諾愿意承擔保證責任的,債權人可以請求法院強制執行。

3.法律允許時,當事人可以約定排除擔保對主債權的從屬性,使擔保合同與主合同的關系相互獨立。這就是通常所謂的獨立擔保。

二、擔保合同與主合同的特殊關系——獨立擔保

獨立擔保的出現和被承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產物,對傳統擔保制度有“顛覆”作用。獨立擔保的產生及其發展,被稱為獨立擔保運動,該運動始于何時并無準確記載,通說認為始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目前,獨立擔保已被國際社會和大部分國家所承認,并由成文法所體現。

(一)獨立擔保的概念以及判斷標準

獨立擔保的概念在不同的國家、不同學者的著作和不同的法律文件中的表述并不一致,有的稱之為見單即付的擔保、見索即付的擔保,有的稱之為無條件、不可撤銷的擔保,有的干脆將之與備用信用證等同。Roy Goode教授在《ICC見索即付擔保統一規則指南》中定義獨立擔保為:“一方對另一方負有的在其憑書面請求或規定的單據請求時,向其支付一定數額或不超過一定數額的款項的承諾?!盵60]URDG458號文件和聯合國1995年《獨立擔保和備用信用證公約》也有大致相同的表述。這些表述均反映了獨立擔保在實踐中的獨特形態。見索即付保函,屬于狹義獨立擔保,專指國際商會ICC URDG中規定的獨立保函。由于獨立擔保是當事人之間意思表示的產物,普通擔保相對于主合同具有從屬性,既包括效力上的從屬,也包括抗辯權上的從屬等,獨立擔保合同的當事人對從屬性通過特別意思表示進行排除,其結果就形成了不同情形的獨立擔保。比如排除擔保合同效力上從屬于主合同的獨立擔保、約定擔保人抗辯權不從屬于主合同的獨立擔保等。這些獨立擔保形式為廣義的獨立擔保。因當事人的特別約定,廣義獨立擔保有以下不同的獨立效力:

1.與主債權沒有發生上的從屬和消滅上的從屬,主債權無效或被撤銷并不影響擔保人向債權人承擔擔保責任。

2.與主債權沒有抗辯權上的從屬,債務人對債權人所擁有的抗辯權,獨立擔保人不能享有和行使。債務人因抗辯權的有效成立而免予承擔清償責任,并不當然地使擔保人受益,擔保人在符合獨立擔保的約定時仍要承擔擔保責任。

3.與主債權沒有債務特定性上的從屬,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讓債務,或債權人與債務人修改主合同,不構成獨立擔保人免除擔保責任的原因,擔保人在符合獨立擔保的約定時仍應承擔擔保責任。

根據以上對獨立擔保性質的分析,判斷一個擔保是否為獨立擔保的關鍵就在于該擔保是否具有獨立性,即是否與主合同、主債權有從屬關系、附隨關系。實踐中,獨立擔保的表述是多樣化的,沈達明教授在《法國/德國擔保法》一書中對判斷獨立擔保的方法所作的介紹具有指導性意義。結合我國法院在合同解釋方面遵循以合同內容為主的一般原則,以下約定的內容可以構成獨立擔保:

(1)約定為無條件、不可撤銷擔保的;

(2)約定為見單即付擔保的;

(3)約定為見索即付擔保的;

(4)約定為擔保人不享有先訴抗辯權和主合同一切抗辯權的。

所謂以合同內容為主的解釋方法指當事人在合同中采用的合同名稱是解釋合同性質的基本依據,當合同約定的內容與合同名稱存在不一致時,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內容解釋合同性質。上述四種約定均有獨立擔保的合同內容,擔保合同的名稱與這些約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也應按照約定內容來解釋合同。

(二)獨立擔保在世界各國和國際上的現狀

據考證,獨立擔保在德國19世紀就有運用[61],但通說認為是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逐漸被采用的,世界各主要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對獨立擔保的承認還要更晚。美國和英國這樣一些銀行業比較發達的國家被認為是最早使用獨立擔保并承認獨立擔保的,以后影響到日本和歐洲。德國和法國在70年代還對獨立擔保懷有敵意,直到70年代末才獲得法院的承認。中東、拉丁美洲和東歐國家由于進出口設備的增加,對獨立擔保逐漸采用并承認。目前,大多數發展中國家支持獨立擔保制度的制定[62]。在國際上,獨立擔保的國際性文件主要是國際商會1992年458號文件——URDG和聯合國1995年《獨立擔保和備用信用證公約》。這些國際性文件反映了各國對獨立擔保制度的統一和規范的要求,也反映出多數國家已經經過了對獨立擔保的懷疑、否定的階段,進入到了研究如何使獨立擔保制度更趨完善的階段。

(三)獨立擔保的嚴厲性和存在的問題

獨立擔保,如前所述,是與主債權沒有從屬關系、附隨關系的擔保,無論是見索即付、見單即付還是備用信用證形式的擔保,擔保人均不能享有債務人基于基礎合同產生的抗辯權,不能以主債權無效、被撤銷、不具有強制執行力,甚至主債權未發生、已過時效作為免除擔保責任的理由。獨立擔保的形式和內容因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的約定而有區別,但獨立擔保具有共同特征——獨立性。由于獨立擔?!邦嵏病绷藫5母咎卣?,實踐中擔保人所承擔的責任是非常嚴厲的。首先,獨立擔保因其特殊而無法適用傳統的擔保法,擔保法所規定的基于擔保的從屬性而設置的對擔保人的保護條款,不能適用于對獨立擔保人的保護;其次,獨立擔保人喪失主合同的抗辯權,主債權無效、被撤銷、喪失強制執行力、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等,都不能影響獨立擔保人承擔擔保責任;最后,獨立擔保人不享有擔保人特有的抗辯權,如先訴抗辯權。擔保人只有對債權人的索付單據進行形式審查的權利,一般情況下,當受益人提出清償要求時,獨立擔保人都必須承擔替代給付的責任。

獨立擔保在世界經濟交往中被越來越多地使用,獨立擔保中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地被人們所關注。有關獨立擔保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大方面,一是獨立擔保的有效性,二是如何避免獨立擔保中的欺詐和濫用權利。由于擔保從它誕生之時就帶有從屬性,排除了從屬性的擔保還是不是擔保,首先就引起人們的懷疑。目前,雖然越來越多的國家承認了獨立擔保,但獨立擔保的有效性在不少國家仍是個有爭議的問題。獨立擔保徹底拋棄了擔保的從屬性,傳統的擔保法無法對其進行調整,仍然有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和地區的法院不承認獨立擔保的有效性。在這些法域中,由于立法和司法固守傳統擔保制度,因此獨立擔保所遇到的首要問題是,當事人對獨立擔保的約定可能不具有法律上的拘束力。此外,獨立擔保因其嚴厲性,所帶來的副產品就是獨立擔保的受益人存在濫用權利和進行欺詐的便利。欺詐主要指受益人未履行義務,或提供虛假單據謊稱已履行義務,卻利用獨立擔保的獨立性向擔保人行使付款權;濫用權利主要指受益人的履行行為存在瑕疵,可能與債務人已經發生訴訟,卻根據獨立擔保的特性而要求擔保人立即付款。一般獨立擔保人往往從債務人處取得反擔保,或獨立擔保人多數是銀行,可以通過債務人在銀行的開戶而方便行使追償權,最終債務人要承擔受益人欺詐或濫用權利的后果。國際在承認獨立擔保的同時,對獨立擔保中存在的欺詐和濫用權利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國際商會URDG允許當事人在不損害擔保的獨立性的前提下,約定對受益人索付的條件,以減少不公平的惡意索付。聯合國1995年《獨立擔保和備用信用證公約》在允許當事人附加索付條件的同時,也明確了擔保人所享有的欺詐抗辯權,規定了擔保人在受益人提供的單據偽造、不真實,文件不完備,付款請求缺乏可信賴的基礎的情況下,有權拒絕付款。法院在接到申請人的訴請時,可以發布阻止受益人取得付款和阻止擔保人付款的命令[63]。

三、獨立擔保在我國的實踐

(一)獨立擔保在我國的實踐現狀

獨立擔保在我國并不陌生,我國銀行在國際經濟交往中,根據國際交往的需要經常使用獨立擔保形式為國外的受益人提供擔保。各專業銀行,如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不僅建立有關于獨立擔保的內部規章制度,而且制定有獨立擔保的格式文本。國內企業在貸款中也常常使用有“擔保人提供無條件和不可撤銷的擔保”條款的擔保合同。由于當今國際經濟交往多使用國際商會URDG458號文件,國內銀行對此也不陌生,在對外出具獨立保函時一般都明確約定選擇URDG458號文件作為依據。從國內法看,獨立擔保在我國擔保法中有存在的空間。擔保法第5條第1款規定:“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痹摋l從文義上看,明確肯定了當事人有權對擔保合同是否具有從屬性進行意思自治,允許當事人通過意思自治作出選擇,為獨立擔保的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據。1996年中國人民銀行根據擔保法修訂的《境內機構對外擔保管理辦法》[64]第2條,首次明確將備用信用證作為銀行對外提供擔保的方式。1998年國家外匯管理局頒布的《境內機構對外擔保管理辦法實施細則》[65]第7條在對外擔保上也規定有“對外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的內容。2016年11月18日發布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66],對獨立保函的使用充分貫徹了意思自治原則,為獨立保函在國內(該規定第23條)、國際上的推廣使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為司法實踐提供了裁判指南。

(二)我國司法對獨立擔保的態度

我國法院對獨立擔保的態度至今尚不明朗,最高人民法院承認獨立擔保在對外擔保和外國銀行、機構對國內機構擔保上具有法律效力,但對于國內企業、銀行之間的獨立擔保采取保守態度。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在“某機械進出口公司、某國際租賃公司與某投資公司代理進口合同案”中裁判認為,擔保函中雖然有“不因委托人的原因導致代理進口協議書無效而失去擔保責任”的約定,但在國內民事活動中不應采取此種獨立擔保方式,因此該約定無效。[67]最高人民法院的理由是,獨立擔保存在欺詐和濫用權利的弊病,易引起更多的糾紛。在當時的情況下最高人民法院的態度是謹慎的,與我國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們的意識是相適應的。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我國加入WTO和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對待獨立擔保的態度應當有一些變化。上面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獨立保函的司法解釋,就全面肯定了作為獨立擔保重要形式的獨立保函在國際和國內的廣泛運用。對于獨立擔保的副產品——欺詐和濫用權利,可以通過法律賦予擔保人特定的抗辯權來加以遏制。比如:

1.欺詐抗辯。擔保人在發現受益人提供的單據偽造、不真實,文件不完備,付款請求缺乏可信賴的基礎的情況下,有權拒絕付款。如債務人已經履行了基礎合同或者基礎合同不能履行是因受益人的過錯行為所致以及擔保的事由或風險沒有發生時,擔保人有權拒絕付款。

2.權利濫用抗辯。擔保人在有確切證據認為受益人的履行行為存在瑕疵的情況下,或在受益人與債務人已經發生訴訟尚未終審的情況下,有權拒絕付款。

3.公序良俗抗辯。基礎合同在因違反公序良俗而被法院或仲裁機構宣布無效的情況下,擔保人有權拒絕付款。

4.非法債權抗辯。所擔保的債權在因違反國家公法構成非法債權的情況下,如走私產生的債權,擔保人有權拒絕付款。

我國目前并無限制獨立擔保存在的法律、法規,相反,擔保法第5條關于“擔保合同是主合同的從合同,主合同無效,擔保合同無效。擔保合同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的規定,對效力上獨立于主合同的獨立擔保給予了明確肯定。至于抗辯權上的獨立擔保和URDG中的見索即付保函,我國法律并無涉及。有學者提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法律明確排除或禁止URDG的整體適用”[68]。根據合同法關于合同效力的規定,當法律、行政法規對獨立擔保沒有強制性規定時[69],從法律的解釋適用角度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我國法律允許獨立擔保的有效存在,不僅是見索即付保函,而且包括廣義的獨立擔保。

(三)民法典擔保制度及其司法解釋關于獨立擔保的態度

獨立擔保的形式多樣,其中除了屬于保證合同性質的獨立保函外,尚有獨立抵押權、獨立質權,申言之,提單、倉單以及任何一種依法依規可以證券化的擔保權益,在發生初次轉讓后,受讓人都可以引用“無因性原則”主張擔保權益具有一定的獨立性,這在民法理論上與票據無因性理論相同。

根據民法典第682條第1款的規定,獨立保證、獨立抵押權、獨立質權均限制了當事人通過意思自治設立,明確承認法律、法規、司法解釋規定的獨立擔保形式,主要有最高額保證、最高額抵押權、最高額質權,民法典擔保制度司法解釋承認的獨立擔保形式主要是獨立保函。其中,法律適用的重點有二:一是基于對民法典第682條第1款的反對解釋,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約定的獨立擔保意思表示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擔保合同依然有效;二是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規定的獨立擔保物權和獨立保函,都沒有限制運用的領域,并且《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獨立保函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3條明確指明獨立保函可以運用于國內經濟交往,因此獨立擔保不因運用于國內、國際不同的經濟交往環境而發生效力上的差別對待。贅言之,最高額抵押、最高額質押、獨立保函無論運用于國內還是國際經濟交往,均為法律、法規和司法解釋所承認。

四、獨立擔保案件的裁判方法——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70]

意思自治是民法基本原則之一,通過上面分析,我國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獨立擔保沒有強制性、限制性規范,法官在裁判獨立擔保案件時,只需遵循意思自治原則,尊重當事人依法成立的合同,按照合同約定裁判即可。具體而言:

1.擔保合同(保函)如明確約定適用國際商會URDG規則,因URDG屬于任意性規則,屬于國際慣例性質,一經當事人在擔保合同中選擇適用,即成為合同內容和裁判依據(與國內法不沖突時),除擔保合同另有約定外,當事人權利義務按照URDG規則處理。比如,擔保受益人請求支付的條件、保函有效期、延期和終止、權利轉讓、保函適用的法律等。需要強調的是,由于URDG是任意性規則,因此,法官按照URDG規則裁判案件不是基于URDG的約束力,而是基于有效的擔保合同的約束力。URDG是擔保合同的組成部分。另外,如果當事人對擔保合同(保函)適用的法律沒有特別選擇的話,按照URDG第27條的規定,“適用擔保人或指示人(視情形而定)營業地所在國法律……”比如,就我國而言,由于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司法解釋第6條規定對外擔保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或者登記”等五種情形的,擔保合同無效。因此選擇適用URDG規則的獨立擔保合同如果是對外擔保,存在違反最高人民法院擔保法司法解釋規定的五種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

2.擔保合同僅約定“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內容,但未明確約定適用URDG規則的,則根據合同解釋規則具體確定:

(1)根據交易慣例,對雙方當事人來說“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約定即指URDG中見索即付保函(狹義的獨立擔保)的,按照上述1中處理。比如雙方當事人在同一行業(如雙方都是開展見索即付保函業務的銀行),皆熟知獨立保函在經濟活動中的運用規則。

(2)當事人之間無交易慣例,“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約定,僅對一方當事人來說即URDG中見索即付保函的,原則上按照另一方當事人合理理解判斷是否構成見索即付獨立擔保。

(3)當事人之間雖無交易慣例,“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約定僅對一方當事人來說意味著URDG中見索即付保函,但根據誠實信用原則可以推定另一方當事人也知悉此種約定本意的,按照上述1中處理。比如,企業向銀行(兩者非同一行業)出具的保函中約定有“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內容,有證據證明該企業此前接受過銀行或者其他企業出具的相同保函,并且保函無爭議地適用了URDG規則,則應推定該企業知悉“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約定的本意。

(4)根據合同解釋規則不能判斷當事人之間的意思表示屬于獨立擔保的,不作為獨立擔保處理。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根據合同約定的相關內容,結合締約背景確定。比如,兩家國內企業之間的保證合同約定有“見索即付”或“無條件與不可撤銷”內容的,雙方從未適用過URDG,也并不知悉國際商會URDG的存在,如擔保合同對保證方式沒有特別約定,則視為約定不明,按照連帶保證合同處理。

3.當事人約定擔保合同的效力獨立于主合同的,擔保人不能以主合同無效或被撤銷為由拒不承擔擔保責任,主合同即便無效,擔保人仍然應當根據約定承擔擔保責任。

4.當事人約定擔保人不能以主合同產生的抗辯理由來對抗債權人的,擔保人只能行使擔保合同中的抗辯權,不能行使主合同債務人享有的抗辯權。

5.關于“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中擔保人的責任。擔保合同約定擔保人承擔“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的情形在我國比較常見,不僅是銀行的借款擔保合同,企業相互間提供擔保時也常約定擔保人承擔“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如上所述,“無條件與不可撤銷”可能構成獨立擔保,也可能僅是當事人自己習慣用語,需要對其進行合理解釋,方能確定當事人的權利義務。

(1)對外擔保中“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

從來源上看,國內的“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來源于國際經濟交往中的銀行保函,國際商會的相關文件也肯定“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表述的有效性。[71]在前面獨立擔保部分,我們已經提到約定為“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屬于獨立擔保,國際通常認為約定有“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條款的擔保合同應解釋為獨立擔保合同。沈達明先生認為,“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約定屬于獨立擔保的典型表述之一。[72]因此在對外擔保中,“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原則上應當解釋為獨立擔保,按照國際慣例,主要是根據URDG來認定擔保人的擔保責任。

(2)國內“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

將“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解釋為獨立擔保是國際經濟交往中的做法,國內擔保不能一概作此解釋,尤其是擔保合同雙方均不認為擔保合同屬于獨立擔保的情形。發生糾紛時,法院仍然要通過合同解釋方法對“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進行解釋。比如,當擔保合同雙方一致將“無條件與不可撤銷”的擔保解釋為獨立擔保時,應當遵循合同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將擔保合同解釋為獨立擔保合同,不需要法院來進一步解釋合同。當雙方當事人均不主張擔保合同是獨立擔保的,法院不能將合同解釋為獨立擔保。這是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范圍,不需要司法干涉。當雙方當事人對約定的解釋不一致,一方主張是獨立擔保,另一方主張是普通擔保的,則需要法院進行解釋。依照羅馬法解釋法律行為的古老原則,即“法律行為既可解釋為發生效力,又可解釋為不發生效力,應采發生效力的解釋”[73]原則,如果我國法院仍然對獨立擔保采取排斥態度,仍然堅持獨立擔保在國內無效的話,按照羅馬法的原則,法院就不應當將“無條件與不可撤銷”擔保解釋為獨立擔保,以維持合同內容的法律效力。

至于擔保人承擔何種擔保責任,則需要進一步研究“無條件”和“不可撤銷”的法律意義。

a.“無條件”的法律意義。

擔保合同約定擔保人“無條件”承擔擔保責任的,該約定如未被解釋為獨立擔保,則應當解釋為除法律規定的抗辯權外,擔保人不得行使任何其他的抗辯權來對抗債權人。所謂法律規定的抗辯權即因擔保的從屬性而產生的抗辯權和其他法律直接賦予當事人的抗辯權,比如債務未發生的抗辯、債權喪失強制執行力的抗辯、債權人許可債務人轉移債務的抗辯、債權人欺詐擔保人的抗辯等。而凡是需要約定才能行使的抗辯權,如寬期限抗辯權,以及專屬于擔保人的抗辯權,如先訴抗辯權,因擔保人已經承諾“無條件”承擔擔保責任,擔保人均不得用來對抗債權人。因此,約定了“無條件”承擔擔保責任的擔保合同,至少應解釋為擔保人承擔連帶責任的擔保合同。

b.“不可撤銷”的法律意義。

擔保合同約定擔?!安豢沙蜂N”的,該約定應當解釋為擔保人不得單方面撤銷擔保,即便在屬于承諾函一類需要等待債權人決定是否接受的情形中,擔保人在等待債權人承諾、擔保合同還未成立的期間,也不能單方面撤銷承諾函。另有一種意見更進一步認為,“不可撤銷”的約定,還應當解釋為在出現法定合同撤銷原因時,擔保人也不能申請法院撤銷擔保合同。比如,擔保人不得以提供擔保屬于“重大誤解、顯失公平”等為由,申請法院撤銷擔保合同。由于法定合同撤銷原因是合同法強制規定的,比如合同法第54條[74]規定,因重大誤解,顯失公平,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變更或者撤銷合同。當事人約定的“不可撤銷”只能排除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撤銷權,只能起到防止當事人反悔的作用,而合同法規定的合同撤銷權不屬于任意法規范,當事人不能以約定排除適用。因此,約定了“不可撤銷”的擔保,除了擔保人不能以自己的意思撤銷擔保外,并無其他法律意義。

6.見索即付保函中受益人和擔保人的權利義務。見索即付保函是國際商會URDG458號文件規定的獨立保函形式,該保函形式因準確反映擔保各方當事人的不同利益和擔保的現實有效性而被普遍接受。見索即付保函有效地擔保了債權的實現,但也被認為對擔保人嚴厲甚至苛刻,在一些場合,因擔保人不完全了解URDG458號文件的內容而錯誤承擔擔保責任,進一步凸顯了見索即付保函的嚴厲性。事實上,綜合考察受益人和擔保人的權利義務,我們發現雖然URDG458號文件對受益人有充分的保護,但并未形成一邊倒的偏袒,在強調見索即付保護受益人的同時,也強調受益人的義務和規定擔保人的抗辯權。

(1)受益人的權利與義務。

受益人的權利在URDG458號文件下主要是當基礎交易中的義務未獲得履行時,可以迅速獲得一筆款項,基礎交易是否履行在受益人判斷范圍之內,但不在擔保人判斷范圍之內,擔保人不得以任何基礎交易的履行情形作為拒絕承擔擔保責任的抗辯理由。見索即付保函對受益人是有利的,但受益人也必須按一定的要求行使權利,承擔必要義務。在URDG458號文件的規定中,受益人行使權利應當承擔的義務是:①在保函有效期內提出要求;②在保函約定的到期事由發生前提出要求;③提供保函要求的單據;④必須出具書面付款要求;⑤必須在要求付款時輔之以書面聲明,聲明被擔保人違反了基礎合同項下的義務,指明被擔保人的違約情形。受益人如違反以上義務,擔保人可以拒絕付款。在普通法下,受益人的誠實信用也是當然的法定義務,但由于URDG458號文件突出見索即付保函對受益人的保護,所以基礎合同不屬于擔保人審查內容,因此當受益人違反誠實信用時,被擔保人應當立即通知擔保人,并按照所在地法律向法院申請止付,否則擔保人也必須按照保函要求付款。因此,對于被擔保人來說,及時獲悉受益人違反誠實信用非常重要。被擔保人及時獲悉受益人違反誠實信用的途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擔保人的謹慎和善意。這在下面還要談到。

(2)擔保人的權利義務。

擔保人在出具見索即付保函后,出于對受益人的保護需要,擔保人的義務大于其權利是正常的,但并不意味著擔保人沒有權利。擔保人最大的權利就是審查受益人提供的單據是否與保函要求相符,單據之間表面上是否存在不一致,如果存在不相符或不一致,擔保人可以拒絕付款。另外,擔保人發現(或在被擔保人幫助下發現)受益人違反誠實信用,存在欺詐或濫用權利情形時,可以按照國內法的規定申請法院止付。在URDG458號文件下,擔保人的義務主要是:①審查單據是否相符,是否表面一致,但不審查單據的真實性、有效性、是否偽造等;②盡誠實信用(good faith)和合理注意義務(reasonable care)。即在審查單據是否相符和單據是否表面一致時應當忠實履行專業性的注意義務,一般有理性的人不能發現的瑕疵,但按照行業習慣應當發現的,視為沒有盡到誠實信用和合理注意義務。擔保人應盡的誠實信用和合理注意義務中極為重要的一個內容是URGD458號文件第21條所規定的“擔保人應當毫不遲延地向被擔保人傳遞受益人的付款要求及相關單據,或者在有指示方時,向指示方傳遞,以便其向被擔保人傳遞”。擔保人毫不遲延地向被擔保人傳遞付款要求和單據的重要性在于防止受益人利用見索即付保函欺詐被擔保人,防止受益人權利濫用。見索即付保函的強大擔保作用可以將被擔保人和受益人隔離開來,擔保人可能被受益人蒙蔽,及時傳遞受益人的付款要求和單據則可以將受益人和被擔保人連接起來,如果受益人欺詐或者濫用權利,被擔保人就可以通過該程序及時發現,及時通過司法程序阻止受益人獲得付款。因此,擔保人如果未盡誠實信用和合理注意義務,比如未收到受益人的書面聲明和單據,或者不向被擔保人傳遞受益人的付款要求和相關單據即付款的,則屬于有過錯,不能向被擔保人追償。

(3)被擔保人的權利義務。

被擔保人的權利在URDG458號文件下非常少,尤其是抗辯權,被擔保人不享有基礎合同抗辯權和國內法規定的抗辯權,但是被擔保人享有受益人欺詐或濫用權利抗辯權,當被擔保人發現受益人欺詐或濫用權利的,可以按照國內法的規定申請法院止付見索即付保函。URDG458號文件第27條規定:“除非保函或者反擔保函另有規定,否則其適用的法律應當是擔保人或者是指示方(視情形而定)營業地的法律……”第28條規定:“除非保函或者反擔保函另有規定,擔保人和受益人之間與保函有關的爭議,或者指示方和擔保人之間與反擔保函有關的爭議應當排他地由擔保人或者指示方(視情形而定)的營業地國有管轄權的法院解決……”就我國而言,國內法關于見索即付保函沒有專門規定,在受益人欺詐或濫用權利時被擔保人如何保護自身權利,應當按照我國民法總則、民法通則和合同法關于誠實信用原則的規定并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信用證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由被擔保人或擔保人向人民法院提出止付保函申請,人民法院審理發現受益人確有欺詐、濫用權利等違反誠實信用原則情形的,應當及時裁決止付保函,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由于擔保人對受益人提交的單據不負實質審查義務,被擔保人不得對擔保人行使基礎合同抗辯權,所以受益人即便存在欺詐或濫用權利行為,但法院沒有司法裁決,沒有裁定止付的,擔保人仍然承擔付款義務,被擔保人也仍然要承擔對擔保人的清償義務,反擔保亦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和平区| 永善县| 新安县| 丰都县| 西贡区| 元氏县| 公主岭市| 青浦区| 黔西县| 广平县| 枣强县| 淮南市| 成都市| 永善县| 邵武市| 蒙自县| 田林县| 安新县| 华池县| 佛冈县| 红桥区| 望奎县| 天台县| 梅州市| 黄石市| 四会市| 临汾市| 眉山市| 正蓝旗| 绥阳县| 台北县| 濮阳市| 蓬溪县| 扶风县| 信阳市| 苗栗县| 襄汾县| 永济市| 黎平县| 山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