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心理學家艾賓浩斯說:“心理學有一個漫長的過去,卻只有一個短暫的歷史。”
心理學的發展,可追溯到2500多年前古希臘人對萬物本源的探討。古希臘人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曾寫下過“心靈”(psyche)一詞,而這正是“心理學”(psychology)的由來。不過,古代人對心理學的研究,多停留在觀察、思考、感受的層面,并沒有一個可靠的方法,來證實各種心靈現象的存在或變化。
現代科學心理學的誕生,至今只有百余年的歷史,其標志就是1879年威廉·馮特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實驗,是現代心理學的發端,開啟了科學研究心理學的大門。而事實上,早在威廉·馮特之前,已經有一些研究者嘗試通過實驗來研究心理現象了。譬如韋伯和費希納,就通過對感覺的測量,分別發現了韋伯定律和費希納定律。
繼威廉·馮特之后,科學實驗更是成了心理學研究的一種常規方法。心理學研究者們紛紛加入實驗大潮中。我們現在熟知的大量心理學定理、理論和觀點,都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
艾賓浩斯通過記憶實現,發現了遺忘曲線;
林爾格曼通過拉繩實驗,發現了社會懈怠現象的存在;
巴甫洛夫從狗狗流口水這件事,發現了條件反射現象;
桑代克通過對貓的迷籠實驗,發現了“嘗試錯誤學習”;
托爾曼通過讓老鼠走迷宮,發現老鼠具有潛在學習、空間定位及構建認知地圖的能力;
塞利格曼通過電擊狗狗的實驗,發現了習得性無助現象的存在,并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積極心理學;
班杜拉通過實驗,發現榜樣在孩子成長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羅森塔爾通過實驗,發現贊美有時可以創造奇跡,讓一個人變得更加優秀;
巴納姆則用實驗告訴我們,一個愛聽好話和贊成話的人真的很容易被忽悠……
如上形形色色的心理學實驗,為我們揭開了心靈的奧秘,讓我們得以窺探“心靈”的冰山一角;同時也一步一個腳印地構筑起了現代心理學這座大廈。
因此,如果你想要深入地了解心理學,想知道各種心理學原理的由來,那么不妨打開這本書看一看吧。
本書選取了19世紀以來最知名同時也最具影響力的心理學實驗,向廣大心理學愛好者介紹了心理學家們都是如何通過心理學實驗來研究心理學、發現真理的。希望本書可以帶你開啟一場愉快的心理學探尋之旅,讓你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