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案例分析
前文介紹的部分合同用語,使用時應當謹慎。首先,大部分此類用語屬于典型的法律術語,被法律專業(yè)人士廣泛使用,有的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但是,濫用法律術語會適得其反,使合同文本晦澀難懂。正因如此,多年來在合同撰寫領域出現(xiàn)了使用通俗語言的新趨勢,以便使合同對于廣大企業(yè)和消費者,甚至對于律師和法官來說都更加易讀易懂。第十六章將專門介紹通俗表達的問題。其次,這些詞語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歧義,給合同履行帶來麻煩。
1.案例一
這是一個引發(fā)合同爭議的條款:
Section 29.This Agreement is made solely for the benefit of the Issuers and the Portfolio Manager,their successors and assigns,and no other person shall have any right,benefit or interest under or because of this Agreement,except as otherwise specifically provided herein.
第29條 本協(xié)議僅為發(fā)行人和投資組合管理人及其繼受人和受讓人的利益而訂立,除此處另有具體約定外,任何人不得在本協(xié)議之下或基于本協(xié)議享有權利或利益。
本案爭議的焦點之一是:“herein”(此處)究竟指什么?“in this Section”(本條文中)還是“in this Agreement”(本協(xié)議中)?
之前介紹過,“herein”的意思是“in this …”(在此或于此)。但這個“this”(此)的具體所指又是什么?前文曾假定是“this document or contract”(本文件或本合同),但不盡然如此。從理論上講,“this”可以指“this sentence”(這句話)、“this paragraph”(這一段落)、“this section”(這一條款)、“this chapter/article”(這一章節(jié))、“this document”(這份文件)、“this contract”(這份合同),等等。
法院認為,兩種理解同樣合理,只是第二種解釋[即“herein”(此處)指“in this Agreement”(本協(xié)議中)]符合當事雙方本意的可能性更大些。最終,法院認定該條款存在歧義,要決定采納哪種解釋,還需要進一步分析考察其他條款。
2.案例二
承租人曼德爾(Mandell)與房屋所有人“第一聯(lián)盟”(First Union)訂立了一份房屋租賃協(xié)議(“基礎租賃協(xié)議”),租約初始期限25年,期滿后可以延長。接著,曼德爾將基礎租賃協(xié)議項下的一棟建筑轉租給“克雷斯格”公司(Kresge Company),初始期限也是25年,期滿也可以延長。下面是基礎租賃協(xié)議第5條:
Section 5. Additional rent.
(a)Tenant shall pay,from time to time,to Landlord as additional rent fifty percent(50%)of any and all percentage rent which S.S. Kresge Company,or its successor or assigns,pays to Tenant under their lease for part or all of the Demised Building during the initial term and any period thereof,promptly after Tenant receives such percentage rent payments.
第5條 附加租金
(a)承租人應不時向房東支付附加租金,數額為S.S.克雷斯格公司(或其繼受人或受讓人)向承租人在其相互間房屋租賃協(xié)議項下于初始期限及其中任何期間內所支付租金比例的百分之五十(50%)。附加租金應于承租人收到比例租金之后立即支付。
問題就出在這個“thereof”上。與前一案例分析思路類似:“thereof”(于其)的意思是“of that …”(關于那個、那個的……),那么這里的“that”具體指什么?搜索上文,會發(fā)現(xiàn)可能是一詞之隔的“initial term”(初始期限),又或者是稍前的“their lease”(其間的租賃協(xié)議)。
此案的爭議點在于:25年的初始期限屆滿后,如果兩份租賃協(xié)議都延期了,曼德爾是否還有義務繼續(xù)支付附加租金。承租人曼德爾認為“thereof”指向的是“初始期限”,這樣,25年后他就無須再支付附加租金。而房屋所有人“第一聯(lián)盟”認為“thereof”指向“their lease”,所以曼德爾的附加租金義務仍將繼續(xù)存在。看來這不僅僅是個純學術問題或者是英語語法問題,答案切實關系到曼德爾的銀子。
最終,美國第七巡回法院判決支持“第一聯(lián)盟”,主要依據是:“第一聯(lián)盟”的解釋會產生“最少的(語言)重復和冗余”(least redundancy and surplusage)。[1]也就是說,在這種解釋下,合同中每個字都有它實在的意義。
兩個案例有同樣的問題。對此,美國合同撰寫學者肯尼思·亞當斯先生評論道:“雖然使用‘thereof’讓合同條款變得簡潔,但必須表明它的具體所指。如果使用‘thereof’只能節(jié)省幾個字,干脆不要用,不管是否會引發(fā)歧義。”[2]
[1] 美國聯(lián)邦法院判例引證索引號:Trustees of First Union Real Estate Equity & Mortgage Investments v. Mandell,987 F.2d 1286(7th Cir. 1993)。
[2] 參見肯·亞當斯“前置詞歧義:‘thereof’”Ken Adams,More Antecedent Ambiguity:“Thereof”,https://www.adamsdrafting.com/more-antecedent-ambiguity-thereof/(最后訪問日期2021年10月15日)。
- 人民調解卷宗文書制作案例示范
- 惠州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立法調研報告
- 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典型民商事案件裁判觀點與文書指導(第1卷)
- 最高人民法院行政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guī)范與法律依據
- 行政審判裁判要旨精粹
- 英文合同起草與審核
- 實用法律文書寫作大全
- 法律文本與法律翻譯
- 環(huán)境行政執(zhí)法文書樣式:制作規(guī)范與法律依據
- 律師文書樣式、制作與范例(第2版)
- 中國民族教育政策法規(guī)匯編
- 法學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十講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guī)范與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卷·上冊)(第2版)
- 律師文書樣式、制作與范例(第三版)
-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文書樣式:制作規(guī)范與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卷·下冊)(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