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辯博弈:刑事訴訟技巧與典型案例分析
- 雷彥璋
- 581字
- 2024-05-30 15:33:53
3.訴訟證據與博弈的信息
在刑事訴訟的程序中,舉證、質證是重要的一環,從我國訴訟證據的規范來看,一方面規定了某種事實的存在與否需要確定時(真偽不明的狀態),由一方當事人承擔其不利法律后果的一種負擔,即舉證責任;另一方面規定當事人在訴訟的過程中,要按照法律設定的規則(包括舉證程序、舉證時限、舉證責任分配)進行舉證,并進行證據釋明,否則,就要承擔敗訴的風險。
由此可見,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掌握證據較多,并不能保證訴訟結果就一定滿意,有時舉證過多,給對方透露的信息也較多,更易面臨被質證的不利因素,從而使自己處于不利地位。相反,對于證據較少的一方來說,對訴訟風險了解甚少,因用不著顧忌后果反而掌握了主動,從而能夠放手反駁,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光給指控方挑刺,也能達到推翻指控的目的。
在各種博弈過程中,后行為方更有優勢。因為他們可減少決策的盲目性,有針對性地選擇合理的應對行為。但是,具有較多信息就一定有較好的結果這個結論卻并不總是成立的。從訴訟角度來講,無論是指控方還是犯罪嫌疑人,都可能認為自己是最優化的決策,他自己可能認為獲得的信息越多收益就越大。然而,博弈雙方都千方百計地收集證據,卻可能忽略了取證成本,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忘了證據也會起到反證的不利作用。事實上正是因為能夠揭示諸如“信息多反而得益少”等表面上不合常規的現象存在其根源,才使得訴訟過程中引入博弈的恰當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