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7.熱淚盈眶
書名: 李世民穿越高平陵事變作者名: 古今之盛軌本章字數: 2259字更新時間: 2024-05-22 06:30:00
為求速度,曹芳放棄金根車,換上輕便快速的安車。
又讓陳泰與自己同乘,方便商量大事。
陳泰對曹芳今日的做法極為佩服,但感到與司馬懿這般對手對陣,做的還是有些不夠,于是提醒道:
“陛下對臣加官晉爵,關懷備至,臣感激涕零,唯有死報,但還有許多將士亦是不辭勞苦,不顧危險追隨陛下,卻還無任何實在賞賜,臣反復思慮,還是覺得不妥啊。”
“雖說陛下已激發了他們的忠義之心,讓得他們一時斗志昂揚,但臣以為,對大多數凡夫俗子來說,僅靠忠義相激,僅靠一時的激奮,還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陛下應當拿出實實在在的賞賜給予他們,讓他們公心與私欲皆得滿足,如此,才能讓得眾人感恩戴德,舍生忘死,一路相隨?!?
“畢竟司馬老賊遠非一般反賊可比,以老賊的行事,臣估計,一旦老賊得知咱們出乎他的預料,必定不擇手段來讓我方人心動搖,因此我方尤須穩固陣腳,方可安然到達許都。”
當然,他還有未說出口的話。
在他看來,以前的天子一直為權臣所制,從未能掌權,不但使得天子對大臣將士恩威全無,而且也促使大臣將士對天子毫無感情。
即便今日天子賣力激勵將士,但此番倉促之舉,就想要眾人拼死效力,護衛天子東行,恐怕還是難以保證。
因此,為使人心歸附,陳泰便想出了這么個沿途賞賜眾人的對策來,以便引動眾人對天子的感情,加深他們對新權威的認可,從而讓他們為天子竭誠效命。
曹芳聽了連連點頭,他其實也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
他原想先快速前往許都,待到達之后,再賞賜眾將士的,但現在看來,似乎還是不宜延遲為好。
于是正色道:
“朕其實一直對你等舍身忘家為國討賊的忠義之舉而深懷感激,一直想重重答賞卿等,只恨此刻倉促之中,找不到許多財寶可用,唉?!?
陳泰感動之余,又胸有成竹地笑道:
“得益于幾代先帝英明,使得大魏腹地安享太平數十年,因此積累了不少財富,各地府庫之中,糧食布匹,金銀財物為數不少?!?
“臣以為,御駕所經郡縣,可打開府庫,酌情賞賜隨軍將士,到一縣,賞一回,如此,就算心如鐵石者,也不能不感激陛下至誠之意,亦不能不舍身忘死為陛下效命?!?
曹芳還在顧慮眼下正處于行軍途中,此事實行起來多有不便,且耽誤時間,但轉念想到對付司馬懿這般罕見奸雄,晚一步都可能鑄成大錯,為了及時有效的鞏固軍心,縱然千難萬難,也必須將它克服。
于是趕緊吩咐道:
“此法甚好,眼下得力之人緊缺,此事便由你去辦吧,只要到達一郡縣,便開庫發賞,以表朕至誠之意?!?
陳泰見建言得納,極為高興,立即接受使命。
曹芳轉念見遠方漫長空寂,不禁感慨前路難測,感覺君臣兩人像極了孤勇悲壯之士,頗有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
不覺動情地對陳泰道:
“卿便是朕的蕭何、張良,從今以后,朕將與愛卿一起共創大業,卿也將流芳百世。”
陳泰是理性之人,可即便如此,也是不禁感動得熱淚盈眶:
“陛下深情厚誼,微臣感動難言,臣不善大言,唯有竭盡股肱為陛下效力,絕不讓大好河山淪于反賊之手?!?
那視死如歸的氣概,令得曹芳也是再次感動,覺得身邊雖說沒了魏征、房玄齡這樣的名臣,但有陳泰這般忠義之士,也已知足。
御駕隊伍拋棄了笨車及許多無用累贅之后,倍道兼行,時時短歇,加上隊伍盡為騎乘,所以行軍很快。
只是,陳泰之前所憂心的情況,還是發生了。
緊靠忠義與畫大餅,果然還是不足以挽留所有人心。
才轉向許都走了不到六十里,曹芳已經不斷接到有軍士逃亡的消息。
他明白逃亡的將士們不一定是要去投奔司馬懿,但很可能是對前途悲觀失望了。
將士們可能還是不敢相信一個少年皇帝,會是能征慣戰名動朝野的太傅的對手。
也可能還是不愿相信素來德高望重的四朝元老,會真如皇帝所說的那樣是個叛臣。
他們猜測或許皇帝與司馬懿之間只是暫時的誤會,所以他們沒有必要為此犧牲。
他們當然還可能認為這一切純屬內斗,遠不如家人重要。
曹芳不愿再想,他向來寬厚,沒有責怪逃亡將士。
在他看來,當然不能希望每一個人都有堅定的信心和意志,能看到遠方的光亮,敢踏破前路的荊棘。
他只是照舊趕路。
他征戰半生,治國多年,經歷無數,還從未遇到如今這般狼狽不堪的情況。
更準確地來說,就像是喪家犬逃亡一樣。
他看到身旁將士們在這寒冷刺骨的荒郊野嶺快速奔跑,大口哈氣,劇烈喘息,一臉疲憊,似乎隨時都可能跌倒。
刀槍劍戟,衣甲頭盔,叮當不斷,嘈雜不堪,惹人煩亂。
曹芳忽然感覺愧疚和心疼。
他想到諸多將士為了成就自己的大業,舍身忘家,不顧艱險,不計生死,便不禁暗自發誓,日后決不能虧待他們,定要善待每一位有功者。
等到了梁縣縣城,也就是全程的大概一半時,已是次日黃昏。
曹芳清點軍士,發現僅逃亡了數百人,不禁慶幸還好提前做了一番熱血沸騰的動員演說。
否則的話,恐怕就要像當年突出垓下重圍逃到烏江邊上的項羽一樣,身邊只剩下一二十騎了。
梁縣是御駕隊伍到達的第一個縣城,曹芳決定在此稍稍駐蹕歇腳,因為將士們一路奔波過度,已是疲憊不堪了。
梁縣縣令尚不知洛陽變故,見素來不理政事的皇帝忽然來此,不禁驚恐疑慮。
但經陳泰擇要告知昨日之變和皇帝意圖,縣令還是選擇服從朝廷,至少從表面上看是那樣。
縣令于是趕緊為皇帝和將士們奉上飯食。
而陳泰則是以天子之名打開府庫,將其中布帛財物酌量取出,賞予隨駕將士。
他又聲言此后所經郡縣,皆將如此辦理。
當然,他亦說明沿途的賞賜只為表達陛下至誠,所以不會太多,以免大家包袱過重影響行軍,而等到達許都以后,方才會大量放賞。
三軍將士雖每人所得不過百錢,但天子誠意十足,心頭卻是越來越熱乎。
那一張張臉上的熱情,那一雙雙眼中的感動,甚至足以將周圍的寒冰融化。
此后,將士們原本的疲憊、埋怨、頹廢、疑惑……所有這些負面感覺盡皆一掃而空。
他們山呼萬歲,吶喊討賊,再度群情激昂地向許都沖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