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爭論
- 漢祚承唐
- 一色彩羽Aak
- 2369字
- 2024-06-03 22:14:40
韋見素相貌堂堂,黑色的濃眉,臉頰偏瘦,乍一看還是個憂國憂民之人。
劉備的視線往下移動了點,居然看到這位宰相的靴子上,打著樸素的補丁。
劉備也聽過嚴天石曾經提過這位相爺的逸話,說他因生性仁恕、行事公允,在楊國忠在時,名聲還不錯。
但劉備問到底真假如何,嚴天石笑說那都是放屁,韋見素很會裝,然后就不再多言。
剛來扶風城兩天,劉備也是見過他府里堆積如山的禮品。
高力士走出來,平和地說道:“韋相爺平時行事,圣人是知道的,確實也無愧于圣人,楊國忠身前謀反之事,韋相是什么時候察覺的,能否細說!”
韋見素趴在地上,磕頭如搗蒜:“臣死罪!楊國忠在馬嵬驛時,曾試圖與太子勾結,謀害圣人,但圣人洪福齊天,楊逆事敗而身亡。”
聽到這話,大廳里的所有人,包括劉備都面色有些奇怪。
楊國忠勾結太子謀反?這事就和說安祿山真單純想清君側一樣離譜。
“韋相繼續(xù)。”
韋見素信誓旦旦道:“至扶風郡后,我在各軍中慰勞打探,軍中都各有怨言,我多方查探后,有士卒秘告于我,我才知道此等秘辛。”
聽到這話,驃騎大將軍,并封渤海郡公的高力士則沉穩(wěn)的多,他抄著手,伸回身軀,湊到了屏風后座位上的圣人那里,低聲說了兩句。
過了會,高力士走了出來,尖銳的聲音響起:“右龍武大將軍陳玄禮何在?軍中可確實有此等丑聞?”
“臣惶恐,臣愧領禁軍,軍中卻是有怨言,此等怨言皆確是針對楊國忠與逆王李亨,說他們有勾結。”陳玄禮一步跨出說到。
這番話起了作用,韋見素激動起來,雙手高舉,面色激動道:“楊國忠串聯逆王李亨謀反,天下之亂皆因楊國忠與逆王李亨!”
朝堂中眾臣紛紛開始議論紛紛,一些遲鈍的人也意識了這一點——長安俱陷,仗打成這樣,天子將幸蜀中,朝廷總得給天下一個交代的。
怎么給天下人這個交代?
沒有這個交代,圣人怎么好意思下蜀中?
圣人肯定是不會錯的,只是心太軟了。
肯定是下面的人有問題。
楊國忠與李亨雖日常不和,但這正是其居心叵測、圖謀不軌的證據啊!兩人心思陰沉,謀劃隱秘,才騙過了心軟的圣人。
圣人英明神武,誅殺楊國忠,大敗逆太子。圣人是沒有錯的,而揭露陰謀的朝臣們自然也沒有錯。
韋見素這番話,竟讓廳堂中絕大多數人都點頭,看來都很認同他。
“臣還有實證!”
韋見素站了起來,指著旁邊的劉備,說道:“劉將軍營中曾有一將名為閻祥,此人曾與楊國忠密謀,后又投靠逆太子,此兩事都有人證!這閻祥正是乃兩人謀劃時的通聲之人。”
他拱手而道:“而劉將軍陣前單騎斬閻祥,挫敗了楊逆與逆太子的串聯,那陣斬之舉眾目昭彰,劉將軍也是忠心耿耿,劉將軍后來憂心此事,告訴了我……”
分歧馬上出現!
“他也是楊逆一黨!曾與楊逆共謀!”此時,陳玄禮突然走出,指著劉備大聲喝道。
滿堂皆驚!
韋見素在這事上卻不肯讓步,厲聲道:“可有實證?”
“他也曾與楊國忠謀劃!”
“非也,劉將軍未參與此事,否則何苦與逆太子血戰(zhàn)。”
“他在軍中收買人心,居心叵測!”
“此事陳將軍不可妄語!”韋見素一改怯懦之態(tài)。
韋見素雖然媚上,但唇亡齒寒的道理是明白的。他雖怯懦虛偽,但現在也是朝中一黨的魁首,到這種地步的人,可以是無能之輩,但絕不是簡單之輩!
現在陳玄禮指責劉備,馬上就有人出來指責他。
他直接指著陳玄禮質問道:“陳玄禮你是禁軍統(tǒng)制,逆太子謀反前你未有一點警惕,你可是與逆太子有密謀!”
“韋見素你本就是楊國忠一黨,此時又想與他擺脫干系,你欺上!”一名五十多的官員走出來質問道。
侍御史高適,安東都護高侃之孫,乃清流骨鯁之臣,剛正忠直之名譽滿天下。
“高適,你放肆!”韋見素背后有一官員跳了出來,立馬指責道:“哥舒翰失潼關,且現已失節(jié),還寫信招降我唐將,你曾為哥舒翰心腹幕僚,有失節(jié)之嫌……”
此時,又有一名年輕官員跳了出來,激動地喊道:“韋見素早知楊國忠圖謀,隱瞞不報,該殺!”
“你放屁!”
“陳玄禮不忠,應徹查!”
“都有問題,圣人都應該下獄!”
廳堂之上,突然變成了兩派對罵的局面!眾臣互相指責著,都稱對方有問題。
……
“都閉嘴,你們眼里還有沒有圣人了!”高力士憤怒地大吼,屏風里,一道冰冷冷的視線地盯住了大臣們。
廳堂里突然寂靜無聲。
過了許久,李隆基的聲音出現,聲音里沒有一絲激動的情緒,
“你們想要告訴朕的,朕心里自己明白。”李隆基坐在御座上,他隔著屏風,突然盯向了劉備,冷冷道:
“劉愛卿,有人向朕提到過你,說你披肝瀝膽、忠貞不渝。那現在你告訴我,他們誰說得對啊?”
這是個巨大的難題,是劉備沒有預料到的難題,他不知道李隆基為什么會問他。
而此刻韋見素也對著他頻頻使著眼色,意思是不可以胡亂說話,激得圣人不悅。
劉備抬起頭,看向了御座,此時,他突然發(fā)現,那位楊玉真的女官此時就站在高力士的背后,安靜地盯著他。
她看著劉備,輕輕搖了搖頭。
劉備沉默了一會,朗聲而道:“稟圣人,是逆太子謀逆在先,楊國相串聯在后,馬嵬驛之事非一人之過。”
他又繼續(xù)說道:“韋相稱楊國忠也勸吐蕃人參與他的此事,我可否能與吐蕃人對質此事?”。
一陣沉默后,李隆基說道:“準!”
……
有宦官帶領著吐蕃人進入,次旦桑杰一馬當先大步邁入,看著廳堂內舉著旗幡、節(jié)杖與武器的侍衛(wèi),有些失禮地抬頭看向了極力表現靜穆和威嚴的大唐圣人。
空氣中的檀香太過濃烈,周圍宮娥的太過疲憊,手持金瓜的禁衛(wèi)太過稚嫩。
就像撒馬爾罕那些波斯人宮殿的鑲嵌畫,次旦桑杰不喜歡這種畫,他看過,但就是不喜歡。
這種為了彰顯所謂的威嚴,和皇室的氣派,將所有的華麗東西拿出來,來突出高高在上人物的光環(huán),周邊用絢爛而夸張的東西加以襯托。
但這里已經不是巍峨的長安了。
占據畫面核心應該是絕對的力量,不是細膩的繁文縟節(jié),應該是那種藐視一切壓服他、說服他、恐嚇他的豪邁氣勢。
次旦桑杰抬眼看了下同樣立在“畫面”里的劉備。
劉備表情凝固,四周朝議激烈,眾聲喧嘩,他靜立一旁,雙眼凝視前方,一絲不茍。
次旦桑杰露出殘忍之意,囂張地對劉備眨了下眼,轉瞬又一臉正經起來。
“楊國忠確實向我們吐蕃借過兵!”
他大大咧咧地喊道。